天寶系4.5億美元海外并購恐接通用包袱
鉅亨網新聞中心
天寶系日前受到銀監會貸款風險警示,但在監管層高壓下,天寶集團卻與國資背景的亦莊國際聯手以4.5億美元共同收購了通用旗下汽車轉向業務NEXTEER公司,分析認為天寶集團或為通用接包袱。
據證券日報12月7日報道,日前,一份由銀監會下發至全國銀行系統的貸款風險警示,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和焦慮,而此次被預警的對象正是自金融危機以來資金鏈異常緊張的天寶系。
據消息人士稱,通過全國客戶風險預警系統生成的關聯企業群,銀監會查詢到以周天寶(北泰創業集團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為實際控制人的34家主要企業成員,并在預警文件中將這個關聯企業群稱為“天寶系”。而天寶系又被細分為偉業系、中順系、恒巨系(2家公司)、銀通系(3家公司)和北泰系(5家公司)。
目前,天寶系關聯企業群的授信額度為160.66億元,貸款余額為56.76億元,形成不良貸款和逾期貸款共計32.86億元。其中,群內總擔保金額達25.64億元,兩企業之間互相擔保金額8.76億元。以此計算,天寶系的不良貸款率已高達58%。
在監管層的高壓下,周天寶卻于11月29日高調亮相底特律,與國資背景的亦莊國際聯手以4.5億美元共同收購了通用旗下汽車轉向業務NEXTEER公司。
敏感時期的闊綽出手,此次海外并購將為風雨飄搖中的天寶系扳回一絲勝算還是一次無謂的掙扎?
兩家上市公司接連失守
推倒危險的多米諾骨牌
1985年,周天寶成立了以建筑材料、電機產品的制造和貿易為主業的安徽工貿公司,天寶系也隨之邁出了歷史的第一步。
隨后,周天寶通過注冊數十家公司,運用金融杠桿,使天寶系的資產呈現幾何級數遞增的趨勢。經過25年的發展與復雜的股權變更,天寶系企業群的業務囊括了從零部件、整車到終端銷售的汽車產業鏈。鼎盛時期的天寶集團,曾被譽為國內零部件傳奇企業,而在2008年的胡潤富豪榜上,周天寶也憑借9億元的身價名列第821位。
讓天寶系的資本運作尤為惹眼的,還有其旗下橫跨內地和香港的兩家上市公司——北泰創業(2339.HK)和ST松遼(600715)。
2003年10月,北泰創業在聯交所上市時,曾在招股說明書中表示,未來將在北京北泰將建立以總裝為主要業務的5—8條生產線,不過直至現在,當初許諾的5—8條生產線也沒有實現。雖然承諾遲遲未能兌現,但資本流動活躍的香港市場還是讓北泰創業賺了個盆滿缽盈。
而同樣是在2003年,由于彼時的*ST松遼內部紛爭不斷,周天寶通過二級市場操作順勢成為了公司的實際控制人。雖然此后,周從未將優質資產注入ST松遼付諸行動,但ST松遼的汽車生產目錄卻成全了天寶系的汽車業完整產業鏈,而通過將ST松遼股權反復質押,周能在其捉襟見肘之際屢屢獲得融資。
“愛什么就死在什么上”,時隔多年,老舍先生的話依然發人深省,此前巧妙地資本設計,使天寶系在金融危機時,終獲教訓。
由于2,400萬美元的外匯合約虧損及合作伙伴3.3億元的債務追償,北泰創業股票于2009年1月被暫停買賣并隨之進入臨時清盤程序,至今尚無復牌音信。
而ST松遼也因受累于參股天寶系旗下的沈陽中順汽車的資本安排,2009年累計虧損額擴大至5.34億元,而公司已于2009年10月全面停產。
由于天寶系關聯企業群間頻頻相互擔保,幾家甚至一家企業亮起財務紅燈都可能出現“一損俱損”的整體財務危機,何況彼時失守的是企業群內資本運作的兩只巧手,天寶系精心堆砌的多米諾骨牌開始被推倒。
彼時,中信銀行和招商銀行相繼因天寶系旗下公司逾期貸款而將其推上法庭,涉及金額共計1.3億元。
周轉不靈的天寶系于斯時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2010年4月,天寶集團將其持有的55,827,200股ST松遼股權轉讓給國資背景的亦莊國際,從而套現約4.9億元。
飲鴆止渴的方式雖然暫緩了天寶系的燃眉之急,但至此,天寶系幾乎斷絕了從證券市場獲得融資的可能,在其實業業務一蹶不振的背景下,天寶系只能更加小心翼翼的依靠銀行的輸血維系脆弱的資金鏈條。如果沒有奇跡閃現,其甚至在等待著其汽車王國的轟然倒塌。買不來的國際化
天寶或為通用接包袱
那么,此次天寶集團此次以4.5億美元的高價并入通用旗下的NEXTEER公司究竟能否成為天寶系的救命稻草?
此前,市場曾對此項海外并購頗為樂觀,有聲音稱此項并購符合北京建設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的規劃,且NEXTEER的“輪到輪”轉向系統,在傳統的汽車傳動系統和液壓助力轉向系統兩大領域內,位列業界前三位,占全球市場份額約10%。在能效和電動轉向系統(EPS)方面,擁有全球領先的核心技術,已成為全球第四大電子助力轉向系統供應商,占全球市場份額的9%。而根據目前的預測數據,公司2010年的營業收入將達到21億美元稅前凈利潤將達到約1.4億美元。NEXTEER公司加盟天寶系,將為公司不忍卒讀的報表添上頗為亮麗的一筆。天寶集團也將借此走上國際化的道路,提升其研發能力。
但一位券商研究員對記者表示,按照產業本身的發展規律,零部件產業應是依托龐大的汽車產業群,在物流價格適中、企業交流較方便的情況下而自然發展的,而并非以“另立中央”的模式被規劃建設。況且目前北京也不具備建立零部件產業群的市場基礎,雖然北汽、長安相繼擴大其在北京周邊的產能,但兩者都已培養出其穩定的配件商,至少在短期內很難轉向NEXTEER。
而對于NEXTEER的資產質量,該分析師稱,在此次并購中,只能說通用做的太漂亮了。通過擊鼓傳花的方式,通用將所有前途未卜的“包袱”都甩給了汽車工業的后起之國。
“所謂NEXTEER轉向系統技術位列業界前三位,占全球市場份額約10%,其實公司的技術水平在業界也就是第三、四位的水平。另外,公司的技術也并非什么高精尖的技術,也無法代表汽車業未來的發展方向。而類似于此的購買資產是買不出什么國際化的,因為NEXTEER的研發中心依然留在國外,
這樣的海外并購行為不僅對企業個體,而且對汽車工業的整體發展都沒什么好處。”該分析人士稱。
(毛崇才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