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周評:單邊下跌?唯黃金受避險需求支持收高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國內商品期貨本周(5月3日至5月7日)全線走跌,歐洲債務危機升級導致金融市場集體下挫,黃金繼續受避險需求支撐逆市走高。
國內商品期貨周初即顯露弱勢,房地產調控以及信貸縮緊導致工業品價格下跌,歐洲債務危機升級令市場情緒轉空,金融市場均出現大的調整,美元上漲加重了商品負擔,商品價格接連走跌,銅連續兩周跌幅累計超過5%,農產品跌勢燒緩,但未能幸免。分析師認為,商品市場氛圍趨空,波動加劇,歐洲債務問題仍會在一段時間內對商品構成負面沖擊。
唯一受益的是黃金,避險需求推動國際金價重回1,200美元/盎司,國內金價也創下年內新高,全球黃金ETF持有量出現明顯增長,截止5月7日,最大黃金基金SPDR?Gold?Trust黃金ETF持有量達到創記錄的1,186噸,有分析認為,動蕩時期投資組合加入黃金可避險,并預測金價會繼續沖高。
預計黃金對表現仍會優于其他商品,金融市場正經歷利空對集中期,金屬和能源價格會繼續下調,農產品有望企穩。
基本金屬全線下跌
滬銅本周單邊下跌。本周銅價呈現單邊下跌走勢,中國央行年內第三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導致銅價在5月4日下跌0.95%。受歐元區債務問題影響,滬銅在5日下跌2.23%。同時中國央行在6日繼續發行3月期和3年期央票,合計收回資金1,240億元。這促使市場加大期銅拋售力度,擔憂中國緊縮的貨幣政策會導致市場對期銅需求減弱。本周能給銅價帶來利好的因素主要是,中國、美國和歐元區4月份PMI繼續保持增長,但市場關注度似乎主要集中在美元走勢上。
滬鋁本周震蕩下跌。本周滬鋁雖然呈現震蕩下跌走勢,但跌幅為基本金屬中最小一個。LME鋁庫存本周持續減少縮減鋁價跌幅,同時鋁價更逼近企業生產成本,導致期鋁下方支撐較強。
滬鋅本周大幅下跌。本周鋅價跌幅位于基本金屬之首,這主要受銅價及中國股市下跌影響。另外LME鋅庫存自4月30日至5月6日累計增加19,950噸,表明市場精煉鋅供應充足,這也加大鋅價下行壓力。
能源化工連續下挫
國內化工品期貨本周(5月3日至7日)整體呈現震蕩下滑態勢,受國際油價連續下挫的拖累。不過,大連PVC期貨主力1009合約在成本提高的支撐下,周五(5月7日)小幅下探后震蕩反彈,最終報收于7,720元/噸,上漲25元/噸,而LLDPE期貨和PTA期貨均全線收跌。
上游原油期貨連續三個交易日暴跌,對國內化工品市場利空影響較大。大連LLDPE期貨本周震蕩下滑,周五更是在隔夜國際油價收盤重挫的利空心態打壓下跳空低開。可以說,原油期貨下滑是主導本周LLDPE期貨走勢的主要因素,市場心態受到重創,加劇了市場低迷觀望氣氛。同時LLDPE市場需求面情況也并不樂觀。進入5月份以來,隨著農膜生產旺季的結束,下游工廠對LLDPE的需求出現明顯衰退,現貨市場整體成交情況較差。不過成本面和供應面起到了一定的支撐作用,乙烯單體價格維持高位,國內石化廠家5月份掛牌價格基本與4月份持平,穩定了商家心理價位。而且石化廠家庫存量顯著下降,鎮海煉化百萬噸乙烯裂解裝置4月底因故停車,其下游配套的45萬噸全密度新PE裝置也已停車,開車時間預計為5月12日。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市場下行的空間。因此LLDPE市場供需面多空參半,對于后期走勢仍需密切關注國際油價動態。
PVC市場成本面支撐依然強勁。電石因西南干旱、國家淘汰落后產能及電價優惠取消導致供應緊張,價格持續被推漲,另外發改委曾表示第二季度水、電、油和天然氣價格將會出現一定幅度的上漲,這導致PVC生產成本不斷提升。多數PVC生產企業仍維持定價堅挺,因此市場行情得到一定的支撐。總體上,在國際油價接連暴跌,廠家庫存壓力增加,政策利空但生產成本不斷攀升的情況下,預計PVC市場短期內將維持震蕩態勢。
PTA市場基本面情況有所走軟,原料對二甲苯亞洲市場價格本周先揚后抑,截止周四收于1,027.25美元/噸FOB?韓國和1,045.25美元/噸CFR臺灣,較上周四下跌15美元/噸。下游聚酯產品價格高位有所回落,對PTA需求仍有待改善。受成本支撐減弱、下游需求不旺及大宗商品期貨及股市整體走軟的拖累,本周鄭州PTA市場接連跳水下行,周五盤中期價創09年底以來新低。現貨內外盤市場行情平淡下滑,國產料市場商談價格下跌至7,800-7,850元/噸之間,外盤市場實盤商談下跌至945-970美元/噸之間。而且國際油價大幅下跌,也另PTA市場承壓,因此,預計短期內PTA市場將持續下行態勢。
農產品震蕩走低?
本周(5月4日-5月7日)國內農產品先漲后跌,周邊商品大幅下挫以及外盤回落的系統性風險加重了國內農產品盤面壓力,特別是臨近周末兩個交易日農產品集體走弱。盡管國內農產品受消費需求提升及政策面的利多支持,但是難以對抗全球糧食供應增長的基本面。同時宏觀經濟環境受挫以及國家收緊流動性的政策壓力也促使農產品價格回調。?
本周經歷了五一假期,國際商品一度出現上漲。受此提振,周初農產品市場表現強勢,除了鄭州白糖期貨受到國際原糖價格持續走低的影響未能止住下跌步伐之外,豆類及谷物市場均出現沖高走勢。特別是在本周三,國內豆類期貨集體走強,大豆、豆粕大幅增倉上揚,主要受到國家將繼續延續收儲政策的消息及種植延遲憂慮的影響。但是市場并沒有延續升勢,隨著國際農產品因歐洲債務危機導致商品大幅走軟,受其影響,國內豆類主力多頭大舉出逃,導致價格出現暴跌,一舉扭轉多頭趨勢。?
目前的利空主要體現在系統性空頭氣氛以及部分品種短期供應壓力較大的因素上。本周歐洲債務危機呈現擴大態勢,歐美股市均出現暴跌,宏觀經濟一時陰云密布。而歐元下挫導致美元指數大幅飆升,進而令整個商品市場承壓。同時國內糧食供應存在短期供應壓力增大的問題。特別是進口大豆貨源充足,商務部數據顯示,4月份進口量仍將保持在400萬噸以上。這對短期市場形成壓力,不利于價格反彈。另外,國家加強對市場的宏觀調控,貨幣政策也進一步收緊。在五一期間央行宣布上調銀行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使得流動性進一步收緊,商品利空增加。?
?
對于后市,金融市場表現仍對農產品走勢產生影響。不過市場有望逐步回歸自身的商品屬性。由于各品種自身基本面存在差異,各品種走勢可能也會進一步分化。分析師認為,在外部環境企穩的前提下,受現貨面支撐較強的品種,如玉米、棉花等可能保持較為堅挺格局。而像大豆、豆粕、白糖等品種,因受外部因素影響較大,可能延續回調,不過預計空間將有限。隨著調整的深入,市場出現超跌反彈行情的要求將增大。
(張金云?編輯)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