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急用忍 期待變盤那一聲槍響
鉅亨網新聞中心
浮云蔽日《紅周刊》:兩周前,你說過要“忍手靜觀”。當時,滬指點位在2300點上方。而今,最低已跌到了2149點。大量個股出現了斷崖式下跌,可見“忍手”是對的。你認為此種走勢還將持續多久?
安陽:我們可以看到日K線已經連續6個交易日橫盤了。這種由急跌到“打橫”,我們視為在“轉勢區間”逗留,目的在于蓄勢待發。要么伺機上攻,走出沼澤,要么隨著量能的進一步窒息再往下“突一次”尋找新底的支撐。故而在此區間,從操作策略上說,只能暫時“戒急用忍”。依據我的經驗:冬至一過,歷年都會有一些不甘寂寞的個股,以之為契機,走出一波行情。今年的冬天比較寒冷。眼下正是“浮云蔽日”,期待“春蕾綻放”之際。
《紅周刊》:應該如防范新股操作風險呢?
安陽:嚴控風險是我的新股理論中核心內容之一。在量能、振幅、機構進場、價格區間、基本面等所有的技術細節里,我都添加了從“安全”角度的考量。新股的實盤操作,在某種意義上講,并非只有買進并獲利才可稱為成功。有時候,退卻也不失為勝利。
《紅周刊》:聽起來似乎有些難度,能否深入闡述?
安陽:若你能在第一時間,就快速地判斷出來它不能介入,從而就避免了因買入后下跌所造成的損失。“分時技術指標”、“三分鐘倍量指標”,甚至提前到開盤競價時段的量能考核指標以及對首筆、第二筆成交量高下的考量等等,都是用來控險的重要方法。我從不同的角度和深度,令炒新股理論構建在防范風險的基點之上,也使得整套新股理論更趨于客觀事物發展變化的內在規律。
《紅周刊》:聽說明年初你將在《紅周刊》開課了!大家對你前期文章里提到的方法很感興趣,能否再介紹幾種,讓大家先睹為快?
安陽:原本想把懸念放在開課之前,既然你特意提起,那就透露一兩把吧。且以新股上市首日的操作技巧中,我特殊強調過的“分時振幅”可以達到避險目的應用為例吧。
開盤后,只要這只新股的漲幅超出了技術限定的程度,就必須罷手了。分時振幅的優勢在于,我們將其量化在分時K線這種小級別的范圍內,可以隨時監看,時時警覺。我們強調“分時振幅”要實現“完美無瑕”,就是從防范風險出發,把新股股價合理限制住,避免炒手一時心血來潮,胡亂追高的一道金光閃閃的“緊箍咒”!
《紅周刊》:如何運用這一招式呢?
安陽:以本周上市的新股“榮之聯(002642)”為例進行分析:該股開盤價30元,距離發行價的25元漲幅20%,在目前市道下,明顯開得偏高。這就意味著潛在的危險;退一步而言,如果此價格市場也能認可,那就將會表現為“買盤如潮”,倒也能化險為夷。但我們除了沒見到其倍量換手之硬傷外,還見它的分時K線在5分鐘時即已轉陰了,而15分鐘時仍為陰線。這就是向我們提示風險大于機會。
《紅周刊》:感覺細節性因素很多啊!便于理解與掌握么?
安陽:指標看似瑣碎,其實是從不同角度去卡位。我們需嚴格要求每一只新股必須充分實現以下條件:第一,有足夠的動力支持;第二,有實力的機構大舉介入,并能較好地控制盤口的漲跌節奏;第三,認真審度并給出最接近市場認可的“首日合理價格區間”;第四,具備經營壟斷性或者惟一性等等特點。當上述重點細節都向我們展示其漲升的“確定性”高時,這才是我們的出手打擊點。從而,最大可能地避開風險,使我們的新股操作處在一個最大勝率保證的氛圍里。
溫故而知新
《紅周刊》:上期文章你提到了上市新股首日的換手率,一位讀者想請教你怎樣運用此法剖析最近上市的“新華保險(601336,股吧)”?
安陽:這只新股最顯著的特點:第一,它的開盤漲幅距離發行價僅有7.53%,符合我們預先給定的合理價格安全區域;第二,它的股票競價首筆換手率居然高達10.87%,第二筆換手率12.32%。不僅高出首筆,且這樣的高換手率為主板新股近年所罕見。這說明機構在哄搶籌碼。事實證明該股上市的2天時間里,就有9家次機構席位登榜,鎖定流通籌碼高達20%!在其最初上市的4個交易日里,股價漲幅即超過10%。在眼下市道,這已經是斐然成績。而其安全的起點,就是價格的相對合理以及安全到足以令人放寬心的換手率。(證券市場紅周刊)
(馮巖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4006744482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