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市場發難 中國外貿形勢再趨緊
鉅亨網新聞中心
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在中國對新興市場國家出口增長迅速的同時,貿易保護主義火苗也迅速蔓延至這些國家。10月的前半月中,新興市場國家對華髮起的反傾銷及其他類型貿易救濟調查遠高於歐美,15天內各項調查及其裁定的訊息就達22項之多。
昨日(10月16)有消息顯示,墨西哥就中國對服裝和紡織品行業提供支持的問題向WTO提起訴訟。這項訴訟涵蓋範圍廣闊,列舉了中國對服裝及紡織品行業在所得稅、增值稅以及地方稅免除,貸款、土地權以及電價打折等方面進行支持。通過發起法律程序,墨西哥對中國開啟了一個為期60天的窗口期來解決這一爭議,在此之后將要求WTO就這一案件進行裁決,以期迫使中國改變做法。
墨西哥僅僅是新興市場國家對華髮起貿易保護主義的代表之一。印度工商聯合會最近也指出,中國資本和消費品進口突然增加,正在損害該國2/3的中小企業。
中國社科院亞太所研究員趙江林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幾年印度對華頻繁發起貿易救濟調查,主要原因是其工業水平沒有我國高,品不夠物美價廉,出於對本國業保護,印度這種新興市場國家也就向中國頻頻發難。
以印度為例,8月該國進出口貿易額為602.84億美元,連續第四個月全面下滑。與此相反的是,中國開拓新興市場國家的力度卻在不斷加強。環球市場集團營銷總監魏濤表示,新興市場國家成為我國重要出口地,因此這些國家貿易保護手段層出不窮,開始把“中國製造”作為主要打擊對象。“中國正處於業轉型升級期,一些低端高勞動力密集型品便會向這些國家轉移,這也加劇了印度等國與中國的品雷同性,未來貿易摩擦應該會越來越多。”
如何解決這一現狀?魏濤解釋說,中國出口到這些地區的品多數是必需消費品,所以才會發生競爭,中國一方面要利用WTO規則積極應訴,另一方面也要加快升級步伐,並將“賣品”向構建營銷網絡等多渠道延伸,以躲開這些國家的貿易保護措施。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