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高漲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在倫敦金融城加油站,雖然每公升1.29鎊的標價有點刺眼,但53歲的瑞士人傅賽對此卻滿不在乎。他急著趕到泰晤士河邊的喬治圣保羅酒店,主持發布荷蘭皇家殼牌公司2010年的財年報告。
作為全球最大的能源公司之一殼牌的總裁,傅賽正在經歷他職業生涯中最興奮的時期:在他的帶領下,上一財年殼牌全年盈利達到180億美元,比前年增長了56%。傅賽2009年前上任時為殼牌制定了3年的戰略計劃,目前看起來效果很顯著。事實上是飆升的油價幫了傅賽的忙。兩個月來,北海布倫特原油價格一直穩定在每桶100美元上方,本月更是突破了115美元關口。
雖然這樣的油價讓商人傅賽樂開了花,但匯豐的首席經濟學家史蒂芬·金卻深表擔憂,他甚至認為油價不斷攀升對全球經濟構成的威脅可能比日本地震和海嘯的影響還要大。這位梳著刺猬頭的經濟學家言辭和發型一樣尖銳,他把油價稱為“警鐘”,因為每次油價上漲,“百分百會導致GDP下跌”。
如果以史為鑒的話,金的說法還真有點道理。因為高油價所導致的不僅是通貨膨脹,還有經濟衰退。比如3年前油價一度升至每桶147美元的歷史高位,緊接著就是一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再往前看,上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導致油價倍增后,也有經濟衰退如影隨形。
雖然全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日本發生的地震和海嘯災害曾在最初幾天生生把油價往下打壓了一截,但由于人們對核能的恐懼情緒開始蔓延,從西班牙到德國,從英國再到中國,大家都開始對核電站進行重新審視,或者延后建造新核電站的計劃。而核能發展受到阻礙,最大的得益者無疑是傳統能源,因此日本的災難從長期看無疑給高漲的油價火上澆油。
倫敦卡斯商學院的資產管理學教授安德魯·卡萊爾稱,如果油價升至每桶150美元的水平,那么對至今尚未完全恢復元氣的經濟帶來的打擊不啻于另一場破壞性極強的金融海嘯。按照他的模型,原油價格上漲10%——恰如年初到2月份市場上已經出現的情況——將把全球經濟增長率拖低0.2個百分點。0.2%看似不多,但問題是油價目前仍像脫韁的野馬,近一個月又漲了10%,而且更可怕的是仍看不到剎車的跡象。
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行長默文·金就在為此撓頭,因為在油價高漲的帶動下,英國的消費物價也隨之大漲。在英國經濟艱難復蘇、步履維艱的當前,油價飆升導致的通脹給經濟復蘇前景蒙上了厚厚一層陰影,也給英國央行調控經濟增加了難度。
可不管經濟學家們怎么擔憂,總會有市場規律對油價進行調節。因為對于石油這樣成熟的大宗商品來說,很難有力量可以操控市場進行惡意炒作。即使由于中東北非出現政治動蕩,受地緣政治影響油價上行也只是短期行為。當投資者回歸理性,終將是供求關系決定油價的走向。然而從基本面上看,在新興市場國家旺盛需求的帶動下,在原油產量不可能大規模提高的情況下,油價似乎只剩下上漲一條路可走——當然還要加上美元不斷貶值這個推波助瀾的因素。
到2050年時,全球石油需求將比現在增加三分之二,為滿足需求開采成本將變得更高,而這不可避免會導致更高的油價。這是殼牌對展望未來油價時得出的結論。照這么看,能源巨頭還會繼續笑下去,而經濟學家的焦慮癥也將延續。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