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境外投資進入風險高峰期 國資委給央企打預防針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國務院國資委日前發布了《關于2012年中央企業開展全面風險管理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央企警惕地緣政治變動等風險,加強對未來風險總體形勢的研判。專家認為,受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的影響,央企境外投資正進入風險高峰期。央企在加快“走出去”步伐的同時,風險防范應放到更重要的位置。

今年以來,主權債務危機蔓延、地緣政治更趨復雜、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持續升溫,國際市場競爭更趨激烈。包括央企在內的國內企業在境外投資的風險防范問題日益凸顯。雖然不可否認,央企近年來“走出去”有很多成功案例,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但一些企業也交了不少“學費”。審計署今年5月發布的一組公告顯示,多家央企境外投資出現虧損。

據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袁鋼明(博客)分析,上一次央企面臨較大的境外投資風險是在2008年。當年,不少企業境外投資出現了決策失誤或虧損。今年以來,隨著歐美債務危機的加重以及中東、非洲等地區政治形勢的動蕩,央企境外投資再次進入風險高峰期。此次風險不亞于2008年金融危機,并且不會在短期內消失。以往被認為很安全的投資項目可能變得“危機四伏”。

這并不是國務院國資委今年第一次對央企規避投資風險提出要求。今年6月,國務院國資委發布了《中央企業境外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和《中央企業境外國有產權管理暫行辦法》,并于7月1日實施。兩個《辦法》明確了境外國有產權管理的責任主體,并在具體規范中予以體現。“一系列文件的相繼發布說明規避央企投資風險的體系正在完善。央企既要全球化、實現‘走出去’,又要重視制度建設和改革,二者缺一不可。”袁鋼明說。


對于2012年央企投資面臨的形勢,國務院國資委在《通知》中稱“仍將十分復雜”。這對央企的應變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此,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王志樂認為,央企應加強“自我診斷”,多從自身找原因。袁鋼明則建議,針對央企境外投資,今后要制定更嚴密的制度和規則,建立系統的關于投資決策的制定、上報、審批、回饋、落實、問責等一系列程序。(上海證券報 )

(曹文明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