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林證券:負利率格局不變 結構性牛市延續
鉅亨網新聞中心
華林證券認為只要負利率的結構不改變,流動性風險偏好就不會改變,A股的結構性牛市格局就會持續。
據證券時報3月25日報道,不可否認,當前市場的確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一方面,國際形勢不確定性凸顯,對國內市場構成負面影響;另一方面,國內經濟出現了一些調整信號,讓市場悲觀者看到經濟的前景不容樂觀。對此,我們認為政策緊縮更多的是短期影響經濟增速,而不會改變經濟增長的大趨勢。而國際形勢的不穩定也不能成為看空市場的主因。只要負利率的結構不改變,流動性風險偏好就不會改變,A股的結構性牛市格局就會持續。
每次牛市的啟動都是在危機之后。自然災害、戰爭因素或特定事件都是市場遭遇不確定的特點因素,但不是影響市場走向的根本原因。如果忽略了市場的內在本質,而放大了不確定性,往往容易產生恐懼感,而放棄了堅定持股的信心。當前市場面臨的困境猶如牛市長征過程的艱難險阻,盡管危險重重,但仍要相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當然,要堅定牛市的信心,則需要對影響市場的各種因素做確切的分析和判斷,找到影響市場的主要矛盾,最終判定市場的發展方向。
當前市場的主要矛盾是負利率狀況下的風險偏好過高。當前資產市場的主要矛盾不是來自于外在環境的變化,亦不在于政策的擾動,而在于風險偏好。簡單而言,在負利率的現狀沒有徹底緩解之前,市場流動性仍將追求高風險高收益,而這種高風險高收益的風險偏好必然會推升資產價格上漲。因此,當前控制通脹的壓力與流動性沖動之間形成了博弈。我們認為,當前控制通脹的貨幣政策猶如枷鎖一般,要套住流動性猛虎,最終還得數次采用利率工具。
自2003年房地產投資總規模從3萬億元上升至2010年的21萬億元,7年投資總規模擴大了6倍,但盡管房地產供給龐大,在非理性的投資偏好推動下依然顯得供給不足。各項銀行存款自2003年的17萬億元上升到2010年71萬億元,期間漲幅3倍有余,而對應的居民儲蓄從2003年的9萬億元上升至30萬億元左右,漲幅僅2倍多,與此同時,7年間居民收入增幅亦不足3倍。因此,在房地產看似供給不足的情況下,其實負利率才是中國資產價格上漲的背后推手,老百姓為避免存款遭受損失而過于追求高風險高收益的風險偏好,才是資產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我們預計,在負利率沒有徹底改變之前,過剩的流動性仍然會以大宗資產作為主流配置的方向。而當前低估值的A股藍籌其實是居民資產配置的主要方向。
盡管抑制房市投資的行政政策越來越嚴峻,但只要負利率的結構不改變,流動性風險偏好就不會改變。即使房價不漲,其他替代資產一樣會遭受流動性沖擊,包括股市與債市已經成為主流游資重新配置的標的物。因此,在2011年當下的A股市場上,資金驅動的市場本質不會因為特定事件而改變,除非改變負利率的局面,否則A股結構性牛市的格局仍將持續。
免責聲明:投資論壇是世華財訊提供各領域專家共享投資分析與知識交流的專業財經園地。所載資料純屬作者或作者所在機構言論及觀點,世華財訊不予以編審,同時對該資料及因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