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偉領銜華夏系出動 近6億滿倉駐守廣電網絡
鉅亨網新聞中心
廣電網絡自3月下旬來圍繞11元寬幅波動,量能極度萎縮;7月底至今幾無漲勢可言,昨日尚處在王亞偉增持成本區間內。
在癡迷廣電網絡(600831)長達三年后,王亞偉終于發起了“總攻”。
據廣電網絡最新中報顯示,二季度末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華夏系占據7席,整體增持至5367萬股、占流通盤的9.53%,幾乎已達可配置比例的上限。換句話說,以王亞偉為首的華夏基金在該股上已幾近“滿倉”,斥資規模也推至5.73億元。
5.73億元!華夏系“滿倉”駐守
2008年二季度末,華夏大盤首度現身廣電網絡前十大流通股東,持825萬股;同期華夏紅利新進919萬股。自此之后,華夏系的癡迷之情從未斷絕,操作上更逐步“排除異己”,至今年一季度末,該股前十大流通股東中6家機構已全部為華夏系,合計持4376萬股。但這居然還不是華夏系的加倉終點。
中報顯示,前十大中已有8家機構,華夏系獨霸7席,合計增持991萬股至5367萬股,占流通盤的9.53%,對應期末持倉市值高達5.73億元。鑒于A股中,同一基金公司的產品對單只個股的最大比例不能超過流通盤的10%,因此,即便未知前十大之外是否還有其他華夏基金,但僅此7只產品的配置比例已顯示,華夏系已幾近上限,換句話說,華夏系已“打滿”了倉位。
此外,中信信托-建蘇723新進878萬股,居第三大流通股東。有趣的是,截至昨日中報,該產品僅現身兩家公司,另外一只東方鋯業(新進281萬股),也同獲華夏系(2只基金合計持1138萬股)以及孫建波(467萬股)重倉。
在華夏系吹響“總攻”的號角下,廣電網絡二季度末股東數環比再劇減21%,同比去年則減40%,連續5個季度籌碼趨向集中。
波段精準
王亞偉增持近800萬股
更為重要的是,二季度對該股的做多主力,正是“一哥”王亞偉。
二季度間,華夏大盤增持500萬股至2001萬股,對應期末持倉市值2.14億元;華夏策略則增持274萬股至400萬股,對應市值7734萬元。以二季度間成交均價11.52元計,王亞偉再耗資近9000萬元,二季度末廣電網絡也“上位”成為其第八大重倉股。
此番王亞偉不僅在規模上領銜,也是同門中最擅于捕捉“波段”者。
統計顯示,剔除送轉部分,王亞偉自入場來大幅增持的紀錄僅3份(不含今年二季度):2009年四季度華夏大盤驟然增持292萬股至1292萬股;2010年一季度該股有一波飆漲,最大漲幅超60%,當季華夏大盤減持492萬股;2010年三季度末,華夏大盤與策略再合計增持285萬股,次季度股價再度拔高,區間最大漲幅超30%;今年一季度末,沉默一個季度后王亞偉再大規模加倉(合計增持300萬股),二季度股價一度創出近三年來新高……
蹊蹺的是,5月下旬后該股陷入“補跌”,連王亞偉也坐了一輪“過山車”。這就給市場留下了疑問在二季度創新高之際,王亞偉為何不兌現漲幅,反而大幅增持并率華夏系將倉位“打滿”?近三年來第4次大幅增持,又將為該股帶來怎樣的行情?
業績平穩
資產整合預期強烈
與大多數“王亞偉概念股”類似,廣電網絡的業績并不突出。上半年營收6.95億元、凈利潤6975萬元、每股收益0.124元,分別同比增長21%、28%、29%;產品毛利率同比增2.6個百分點至15.83%;期末貨幣資金3.62億元,同比增21%。公司表示,業績增長主要得益于用戶規模持續增長。從單季看,二季度公司凈利潤3891萬元,同比增41%,環比增26%。整體上應屬平穩,但并未呈現爆發性增長。
那么,王亞偉相中的是什么?
事實上,與大多數“王亞偉概念股”類似,廣電網絡存在強烈的資產整合預期。
作為我國唯一擁有“省域廣電網”資源的上市公司,最大看點便是當地廣電資源整合下的資產整合預期。年初陜西已著手推進省級廣播電視體制改革方案,實際控制人被納入陜西廣電網絡產業集團公司的整合標的。
此外,“三網融合”的政策暖風無疑也利好其現有的多元化業務發展。中報表示,高清電視是三網融合背景下差異化制勝之道,而下半年將全面啟動高清互動項目推廣。
(新快報)
(雷東升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