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新興產業發展不能"穿新鞋走老路"

鉅亨網新聞中心


“新興產業的發展絕不能‘穿新鞋走老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馮飛在“2011年省區市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座談會”上表示,發展方式的選擇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核心問題,當前的發展方式不適應新興產業的發展。他提醒,歷史的經驗和教訓值得總結。

馮飛說,從政府的政策來看,目前是世界范圍內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萌芽期”。美國2009年12月出臺制造業復興政策框架,提出了六大新興產業;日本在2010年的6月對外宣布2020新增長戰略,提出了三個重點發展領域;歐盟在2009年12月出臺了2020智慧可持續協調增長的戰略,提出了五大新興產業的發展;中國提出發展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他認為,這輪調整對我國新興產業發展來講是一個重要機遇。基于此,馮飛表示,“在全球新興產業競爭中,我們要避免站錯起跑線。”

馮飛認為,新興產業發展實質上是探索建立新的產業發展方式、新的政府支持和管理模式的過程。他說,新興產業的發展往往發端于重大的技術創新,這就決定了新興產業發展的特點和難點:技術創新頻發甚至顛覆性技術出現,帶來技術不確定;商業模式不成熟,市場化初期成本高,服務配套設施不足,造成市場推廣難度大;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導致現行體制不適應,新興產業體制性碰撞更大。

因此,在這個過程中要重視三個創新。一是技術創新;二是商業模式創新;三是體制、機制創新。


馮飛介紹,技術創新要求新興產業的發展要從引進技術、低端制造轉變到建立在技術體系基礎上的產業發展;商業模式創新要求新興產業的發展要從刺激數量擴張轉向能夠激發全社會創造力、促進創新發展的體制、機制建立。而體制、機制的創新比政府直接投資的支持還要重要。“我個人的看法是,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要和體制、機制創新結合起來,把這些新的領域作為體制改革、制度創新的試驗田。借助新興產業發展來加速推動相關領域的改革非常關鍵。”馮飛說。

馮飛還建議把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目標分為兩類: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產業、生物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培育成支柱產業;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成為先導產業。他同時認為,到2020年,七大新興產業的產值占GDP的比例可能達到15%,而2009年這一數字是3.8%。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