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資族"上市路徑陷兩難
鉅亨網新聞中心
雖然車企上市的目的之一是為了再融資,但通過借殼上市則一時達不到這一目的,如廣汽集團通過兩次借殼實現了H+A整體上市,但兩次均沒有募集資金。
專業人士指出,對于大型汽車企業集團來說,實現整體上市能實現更大規模融資,相對于借殼,IPO是首選。但這也會受到會計準則和上市規則的制約,對于主要利潤來自于不具有控制權的合資公司的車企集團來說,這基本不能成行。
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33號——合并財務報表》的規定,投資企業對于與其他投資方一起實施共同控制的被投資單位,應當采用權益法核算,不應采用比例合并法。但是,如果根據有關章程、協議等,表明投資企業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應當將被投資單位納入合并財務報表的合并范圍。而根據證監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管理辦法》,發行人最近1個會計年度的凈利潤主要來自合并財務報表范圍以外的投資收益,屬影響持續盈利能力情形。因此,受這些規定的限制,主要業績來自合資車企的集團公司的IPO難以成行。
分析人士指出,這將使利潤主要來自不具實質控股權的合資車企陷于兩難:如實現整體上市,只能通過借殼而放棄首次大規模融資;如果IPO,那么只能以盈利能力少得可憐的自主品牌為主導來實現,此后再注入其他資產。后一情形之下,IPO既要經過漫長的等待,還要面臨難以避免同業競爭而存在IPO被否的可能;即使成功,因盈利能力不足,融資額也會有限。相較之下,借殼上市相對簡單,且能抓住當前行業景氣的機遇,在上市后迅速獲得再融資資格。不過,“四大”、“四小”中尚未實現整體上市的一汽集團,目前旗下擁有一汽轎車、啟明信息、一汽富維、一汽夏利等多個融資平臺,整體上市需整合旗下公司。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