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不斷加快與央企合作步伐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證券時報)
與京滬渝三地政府大規模推動國有資產整合不同,同樣擁有大量國有資產的深圳卻一直表現得很低調。
「這主要與深圳國有資產已經大量進入資本市場有關。深圳市現有沒有進入資本市場的優質資產已經很少,同時深圳市之前的國資整合市場化的程度很高,因此國資委直接進行資產整合的空間很小。」一位熟悉深圳資本市場的私募人士對深圳國資整合的「低調」如此評說。
上述說法不無道理,據記者從深圳市國資委瞭解,深圳市目前直接控制以及間接控制的國資公司主要有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等19家大型公司,涉及上市公司20餘家,其中包括在香港上市的深圳控股有限公司等知名公司。而且深圳國有資產大多集中於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和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競爭性經營資產相對比較少。
深圳國資委公開的信息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深圳市國資委直接監管的市屬國有企業總資產2727億元,國有淨資產1019億元,大部分集中在基礎設施、公用事業等重點領域,這些領域中國有淨資產占比57.4%。而且,早於國內其他地方國資,深圳市國資系統在2005年底就完成了旗下國有公司的整體改制改組,旗下主要國有資產要麼已經進入上市公司,要麼已經引進外國戰略投資者,完成了股權的多元化改革,基本上不可能再進行國資整合。
「不過,這並不是說深圳國資在整合旗下資源上沒有想法。實際上深圳國資旗下有很多上市殼資源可以利用。」該私募人士認為。
這種觀點與深圳資深產業整合與企業併購研究人士劉國宏的想法有相似之處。劉國宏認為,深圳市政府目前的思路就是利用旗下控制的上市殼資源引進央企,利用央企資源帶動產業整合。
他判斷的依據是,今年以來深圳市政府與央企合作的步伐不斷加快。如今年2月20日深圳市政府與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在深圳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3月1日由深圳市、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與哈爾濱工業大學聯合成立的深圳航天東方紅海特衛星有限公司正式揭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五研究院所屬515所即將整體搬遷至深圳。
劉國宏認為,這些事件表明深圳引進央企,利用央企資源帶動產業變革的趨勢越來越突出。另一方面,深圳國資還存在一些殼資源可利用。
上述私募人士認為,深圳國資下屬的多家上市公司都存在主業發展不振的問題,都有面臨整合的可能性。尤其是特發集團和賽格集團的整合預期比較高。
據記者從深圳有關知情人士處瞭解到,深圳有關政府部門確實在推動國資的重組,但是有關方面有意保持低調,對於重組方面的有關內容諱莫如深。不過儘管如此,有據可查的是,深圳市副市長張思平在今年7月底召開的深圳市屬國有企業上半年經濟運行分析會上明確表示,今年深圳國企下半年要落實好各項改革工作,包括董事會試點、三項制度改革進一步完善、企業重組和改制等等。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