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視點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證券時報)
市場資金面臨考驗
光大證券理財產品部:週三股指震盪走低,成交量明顯蔞縮,上證指數和滬深300指數再度收於半年線下方。從宏觀面看,目前宏觀數據處於真空期,投資者對維穩期間宏觀數據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容易產生分歧,同時,由於宏觀經濟向好的預期已部分反映到前期股價中,如果沒有新的刺激性因素和超預期經濟增長,投資者對未來宏觀經濟支持股市的力度產生了疑慮,這樣導致了權重股弱勢。
同時,擴容壓力有所增強。在上半年信貸增速放大,並使得部分資金向虛擬經濟流入,而目前的擴容和對銀行的審計將使得資金的流向形成逆轉,造成資本市場的流動性偏緊來回補實體經濟。值得注意的是,本周新股發行進入一個高峰期,除開將於週五進行申購的10家創業板的公司外,中國國旅也於昨日申購。申購新股資金並不能兼顧,所以短期內二級市場資金面臨一次嚴重考驗。
股指下行空間有限
海通證券研究所:我們認為,大盤在多條均線密集匯聚處搖擺不定的格局很可能在節後明朗。目前股指在此膠著的狀態一方面來自於個股的活躍、另一方面也因為前期新發基金建倉。而權重股的反彈無力也反映出新老基金可能存在的換倉動作,這種動作的延續將導致權重股和大盤股指繼續箱體波動。盤面上個股漲停板家數減少,節日概念板塊有所退潮,但確定性增長的一些板塊如白電、重卡等表現較強,總體上體現出市場的防禦性思路。
我們認為,在新基金建倉的背景下,權重股的波動區間不會太大,股指下行空間有限。
關注三大新興產業
聯合證券研究所: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1日和22日召開三次新興戰略性產業發展座談會,聽取經濟、科技專家的意見和建議。我們認為,這是中國政府部署新興戰略性產業的前奏,中國政府在10月份出台相關政策的可能性很大。
全球每一次大的經濟危機都會伴隨著科技的新突破,進而推動產業革命,催生新興產業,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本輪金融危機加劇了全球經濟競爭,更將加快新興戰略產業的突破性發展。這對處於轉型關鍵時期的中國經濟而言,擴大出口、刺激消費、提振內需固然重要,但在調整產業結構、推動產業升級的過程中,加強新能源、節能環保、電動汽車、新材料、新醫藥、信息技術等新興戰略性產業的部署,更是國家戰略層面的需要。我們預期,10月的高交會前後,結合創業板掀起的創新熱潮,市場對新型戰略性產業的關注將迎來新的高潮。建議重點關注新能源、信息技術、節能環保產業。
仍將維持震盪反覆格局
長江證券理財部:近期市場運行面臨著長假臨近參與熱情受限、融資壓力沉重等不利因素,股指連續回落。如無利好信息,我們預計後市仍然維持震盪反覆的格局。本周在匹茲堡召開的G20峰會有涉及重新平衡全球經濟的議題,會中涉及到各國經濟政策的消息均可能引發國內外市場出現波動,這令A股市場觀望氣氛明顯。不過,關於低碳經濟的相關政策可能引發市場資金繼續關注新能源題材股,投資者也可適當關注相關板塊、個股。金融股在連續調整之後出現止跌跡象,由於金融板塊整體估值不高,後市表現值得投資者密切關注。
擴容不會改變市場趨勢
招商證券研發中心:近期創業板、國際板、萬科A的再融資、一些大盤股的發行傳言、可預期的銀行再融資等等,使得投資者擔心擴容壓力。但我們認為擴容壓力並不會改變市場趨勢,市場缺信心並不缺錢,悲觀預期未來4個月擴容壓力在2000億元左右,但如果投資者對市場有信心,儲蓄分流到市場2000億元以上應該問題不大。操作上,我們建議可適當提高倉位,短線可重點關注出口復甦受益和中遊行業,如機械和化工。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