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金融震蕩還會來 超級繁榮擋不住

鉅亨網新聞中心


分析人士指出,近兩年國際主要金融市場回升過快而出現的虛假繁榮,會通過自身的調整加以整固。這是金融市場風險釋放的內在要求。而新興國家主動收縮政策,對發達國家既定政策以及金融市場預期,構成了實質性的挑戰。

證券日報3月19日分析文章指出,近兩年國際主要金融市場回升過快而出現的虛假繁榮,會通過自身的調整加以整固。這是金融市場風險釋放的內在要求。而新興國家主動收縮政策,對發達國家既定政策以及金融市場預期,構成了實質性的挑戰。同時,新興國家抗通脹的累積效應不久將集中呈現,其經濟增速放慢會對世界經濟復蘇產生些許負面影響;通脹壓力的過快蔓延將導致歐美不得不暫時停止超級寬松的貨幣政策,歐洲央行已率先做出考慮加息的決定;中東局勢的巨變加速了國際油價的牛市進程,日本地震海嘯加上核泄漏一系列經濟影響將次第顯現……諸多合力作用下的國際金融形勢昭示著不可避免的動蕩。

美國“賴賬戰略” 會點燃下一輪超級繁榮

金融掠奪是比戰爭更符合美國利益的戰略選擇。美國的“賴賬戰略”將繼續主導未來十數年的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世界金融市場因此將維持“繁榮”。這個必將達到史無前例“繁榮”程度的金融未來,可以稱之為“賴賬戰略驅動下的超級繁榮”。


地區動蕩導致原油價格即將失控,全球通脹也形勢嚴峻,事態的進展對美國而言是始料未及的,美國加息時間表可能被迫提前。不過,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仍然辨稱:美國雖已無通縮之憂,但亦無通脹之患。這種態度很容易理解——美聯儲必須把6000億美元的QE2(第二輪量化寬松)實施完畢,這符合美國的核心利益。一旦美國把QE2實施完畢,伯南克很有可能立即改口并加息,否則美國自己點燃的通脹之火,就將燒到自家后院。至于具體時間,筆者推測應該就在今年6月前后的某個時間。一旦美國加息,短期虛火過旺的主要金融市場將隨之出現系統性的動蕩。

過度舉債其實就是潛在的通脹。超發貨幣不僅僅符合美國的利益,更可怕的是,它幾乎符合所有國家政府的根本利益。負債率超過200%、財政赤字超過GDP10%并剛剛遭遇地震海嘯破壞的日本,以及債臺高筑的歐洲諸國,都需要在未來多發鈔票來減輕政府債務或維持社會繁榮。現在我們看到,日本大規模的流動性注入已然開始:為穩震后經濟與市場,短短3天內日政府已向市場注入達31萬億日元的資金。

事實上,許多國家早已加入跟隨美國的行列,2008年的危機救助舉措就是全球一致行動的結果。可以想見,以后五至十年的通貨膨脹,恐怕只會有過之而無不及。十數年,也許財富路徑和金融邏輯不會發生太多變化,未來市場終會選擇向上繼續發展,幅度也一定會更大,可持續時間也會更長。

中國應成為金融沉浮的受益者

自2010年上半年以來,中國政府主動調控房地產,使得飛揚的房價得以抑制。2010年下半年以來,中國央行又未雨綢繆地3次提高利率并8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使得國內經濟并未呈現整體過熱。中國股市沒有像美國和其它新興國家的股市一樣“忘乎所以”,而是一直憂慮重重地蜷伏在3000點以下的安全地帶。如果接下來真有歐美加息導致的金融震蕩,中國將再一次幸免于大難。這是一個很令西方主要發達國家頭疼的問題,綜合這些年的經濟博弈情況來看,中國的競爭對手們不得不承認:中國其實很難對付。越是這樣,美國越是會苦心孤詣地執行“賴賬戰略”,那么,本文以上對金融遠景的長期判斷就越是有其合理性。

未來的這一輪超級繁榮,對于中國的影響和作用,不亞于2001年中國加入WTO。因為WTO,中國成為全球貿易自由化的最惠國,進而有了中國排除萬難、持續高速發展的十年。然而應該看到,目前的“中國制造”正不斷勢微,中國亟需找到未來數十年新的發展模式,亟需改變金融弱勢的不利地位。這都有賴于世界金融市場的發展和繁榮。如果預期不錯并且假設處理妥當,那么“超級繁榮”必將成就中國的金融夢!考慮這一輪超級繁榮對人民幣國際化的自然推動,中國的整體金融實力和金融本領,應該會接近或超越美國。只有這樣,中國才真正具備問鼎世界第一超級大國的資格和實力。

當然,并非所有的國家和地區都將受益于未來的金融大繁榮。僅從目前情況看,歐洲以及那些金融觀念較為僵化的國家可能為其所害。歐元區2011年通脹率約為2.5%。即使油價持續保持在120美元,歐元區通脹率才上升0.5%,而美國通脹增加逾1.5%。但歐洲央行已按捺不住加息沖動。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3月初關于“最快下月加息”的表態,說明歐洲兩大央行加息在即。歐洲金融家缺乏度量和遠見,他們似乎尚未意識到全球經濟早已進入了一個十分特殊的歷史階段,常規的邏輯往往意味著風險。歐洲的利率提升空間到底有多大?歐元區應該反思歐元升值過快的害處。

站在未來十年的財富總水平上來看,目前房價的下跌幅度不會太大。當然,房地產市場能否同步進入其后的“超級繁榮”,取決于諸如地區限購和房產稅等政策是否會被取消。在某種時候,不排除政府再次需要房地產來拉動經濟增長。總體來看,目前的形勢昭示著中國金融資本有可能在接下來的“超級繁榮”中成為最受益的隊伍之一。

自然,“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我們不妨再嘗試放眼更遠處來探討:“超級繁榮”并非沒有盡頭,更不是毫無節制,只是在曲折的前進中,越來越多的貨幣會把商品與資產的底部陸續抬高。直到有關國家能夠順利收網或者不再需要“賴賬戰略”。“超級繁榮”之中,也許有其它因素帶來干擾,使得這一進程被打斷或因主要國家的策略出現轉變而暫時中止。

(嵇南濤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