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量產富豪,四季度發起人市值或逾2000億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
創業板「高頻」發審,6個工作日29家公司上會。 與此同時,未來一段時間,伴隨著這些企業陸續過會、發行、上市,新的一場造富運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千萬富翁、億萬富翁將被批量製造。
據一分析師介紹,按今年四季度創業板將上市120家企業、上市價較發行價平均上漲150%計,則總市值將超過2800億,其中發起人股價的總市值逾2000億元。
此外,按照申萬證券對創業板看法的演繹,創業板將會在新股獲利增厚情況下,再次製造一批「市場富豪」。
成批製造富豪
據統計,截至今年4月底,130家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以及創業自然人股東中,至少有140人持股市值超過1億元。
「而今創業板啟動之後,創富效益和規模絲毫不亞於中小企業板。」一位券商資產管理部老總說。
「相比中小板,創業板重啟環境要好很多,大盤處於較合理點位,股市與宏觀經濟結合更加緊密,現在的形勢對創業者和戰略投資人都很有利。」海通證券(600837,股吧)投資銀行部人士對記者如此表示。
「而今創業板啟動之後,創富效益和規模絲毫不亞於中小企業板,而部分公司的規模程度已經足夠達到中小板和主板規模。只是由於各方面原因,才選擇上創業板。」一位券商資產管理部老總說。
以重慶萊美藥業(300006,股吧)為例,發行前總股本6850萬股,擬發行不超過2300萬股,擬募集資金1.44億元。該公司2008年每股收益0.48元,今年上半年每股收益0.26元。參照目前中小板的發行定價指標,按發行市盈率40倍計,每股發行價19.32元。而創業板企業上市溢價可能會遠高於中小板,按平均溢價150%計,上市後的每股股價將達48.3元。雖然這樣高的上市價會令市盈率達100倍,但從美國納斯達克等創業板市場的定價看,由於創業板公司的重要特徵是高成長性和高風險、高收益並存,100倍左右的市盈率會成為普遍現象。這樣重慶萊美藥業上市後的總市值可能達44.19億元。
照此計算,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邱宇持股2063.90萬股,市值將達9.96億元;他的哥哥邱煒持有1609.61萬股,他們兄弟二人合計持有3673.51萬股,合計占比53.63%,合計市值17.74億元。
其後獲益的是風投。重慶風投於2007年3月出資1000萬元入股萊美。如今持股1717.22萬股,占比25.07%,其持股市值可能達到8.29億元,回報率超過80倍。
然後批量製造的富豪是一幫自然人股東。在萊美藥業的發起人股東中,除邱氏兄弟外的其他自然人股東共有41人,其中29人在公司任職,包括公司高管、中層管理人員等。他們中持股數量最多的達322萬股,最少的為2.58萬股,大多數在20萬股以上,20多名千萬富翁將因此誕生。
溫床煉金術
當初,中小板被認為是成批製造億萬富翁的溫床。比較中小板和創業板誰更適合「煉金」時,一位銀河證券分析師對記者說:「作為在資本市場融資的企業,投資人都有暴富神話產生的可能性。」有人將其稱為「溫床煉金」。
中小板公司以金風科技(002202,股吧)的財富神話最具有代表性。2005年9月16日,中比基金以每股5元的價格認購金風科技800萬股,投資金額4000萬。金風科技當年3月大幅送股及轉增股本,公司總股本由1億股增至4.5億股。中比基金持有的800萬股份也相應增加為3600萬股。按招股價格為36元每股,當時中比基金回報至少近13億元人民幣,獲益30多倍。
那麼如何衡量創業板的投資者介入時機和收益?如果說金風科技玩的是上市前的轉配股,正在排隊過會創業板的億緯鋰能的動作則始於註冊資本階段。
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成立之初註冊資本為300萬港元,成立9年間,經過9次增資,兩次股權轉讓,兩次資本公積金轉增股份形成目前的股權結構,到2007年註冊資本為6600萬元。
2007年8月6日,公司實際控制人劉金成和駱錦紅夫婦接手香港晉達持有的26%股權,此後持有100%公司股權。
2007年10月,億緯鋰能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淨資產折為5000萬股,經過兩次資本公積金轉增股份後,最終形成6600萬股。其中,劉金成和駱錦紅夫婦間接持有4003萬股,是時每股成本0.33元。根據億緯鋰能招股說明書擬發行2200萬股,募集20620萬元,單股價格約10元。
「這只能作為一個參考指標,還要看市盈率,未來發行股價肯定要高於這個價格。」一位中信建投分析師表示。如果億緯鋰能股價達到30元,劉金成和駱錦紅夫婦兩個人身價將達到12億元之多,相比2007年的出資資本1215萬元,投資回報為100倍。其戰略投資人所持股份比原來增值12倍左右。
因為億緯鋰能實行股權激勵,持股管理層也因公司上市大獲收益,近半數參與股權激勵的管理層人員將成為百萬富翁。
「不參與經營管理的戰略投資人將在一年限售期滿之後尋找套現機會,管理層也會在限售期滿後進行套現。」一位上海本地券商人士表示。
估值與爆炒
而在創業板企業掛牌交易之時,斂聚財富的方式則是另一番景象,那就是「炒新」。
近日,中小板新股信立泰將「炒新」概念推向了一個新高潮:上市首日漲幅58.2%,次日漲停,三日就一舉成為深市第一高價股。9月17日仍收報76.49元,近80倍的市盈率。
那麼新股不敗神話是否會在創業板重演?
「第一批企業質地會比較優良,畢竟是優中選優。」上海勝道投資董事總經理邱紅光表示,創業板企業的定價比起主板可能會更高一些,「目前新股定價已經偏高,幾乎可以說是一步到位,這樣就使得未來市場爆炒的空間縮小了。」
但滬上一家管理幾十億資金的私募基金負責人卻對記者表示:「創業板出來,遭爆炒幾乎是一定的。但像大的主力資金,比如險資,還有像我們這樣的公司都不會介入,因為規模實在太小了。盤子小,風險大,炒作需要的資金量也很小,即使收益率很高,但在整個資產配置中的利潤貢獻太低了。進去的將多是小資金——小私募、游資等等。」
「創業板的估值,肯定比中小板要高,高成長高收益,風險這麼大,沒有高估值怎麼吸引資金。」渤海證券馬霏霏表示,但具體估值要由市場決定,同時由公司的基本面和成長性及資金怎樣追捧雙方面來決定,此時談估值有點太早了。
對於創業板上市公司的估值,招商證券研究員陳文招認為,當前國內尚未有可靠、統一的評估方法,未來最有可能的情況便是參考A股中小板公司在IPO過程中的定價方法。
陳文招說,目前中小板上市企業IPO後市盈率均在30倍以上,且有不斷上升的趨勢;而新股在上市前後的市盈率均有較大幅度的提升,除醫藥行業的桂林三金和奇正藏藥以外,其餘18家公司的估值水平在上市前後提升幅度均在30%以上。另外,從新股上市後的表現來看,市場對炒作新股的熱情依然不減。新股上市首日,最大漲幅從33%到137%不等。
結合以上兩方面情況考慮,他認為,創業板上市公司的合理估值水平在30至50倍之間。
「50倍市盈率基本就不會考慮了,我們一開始會以觀望為主。」某券商自營部人士指出,「目前中小板打新與二級市場價差在逐漸減小,像最近博雲新材已經有49倍50倍市盈率,二級市場再漲一漲80倍市盈率那已經是股災了。所以對於風險更大的創業板,我們很謹慎,關鍵還是看企業。」
但這些表態都出自浮在水面的機構,不是潛伏的游資。對於創業板,游資的力量誰也不可小視。
島城創業板開戶猛增
第1財金記者劉倩報道 近日,創業板市場10家公司同時發佈招股說明書,將申購時間統一定為本週五,由此創業板市場正式啟航,創業板的火熱也引起了島城市民的廣泛關注。
記者在走訪中瞭解到,近幾日投資者開戶的熱情高漲,記者從中信萬通證券青島標山路營業部瞭解到,這幾天每天來這裡創業板開戶的投資者均達到幾百人次以上。而島城其他證券營業網點也都出現了創業板開戶扎堆的情況,廣發證券青島香港中路營業部客戶經理向記者表示:「這幾天來開戶的太多了,都數不過來了,我和同事忙的連吃飯都顧不上。」
中信萬通標山路營業部營銷總監尹紅告訴記者:「因為根據相關規定,具備兩年以上交易經驗的投資者申請開戶後,將在T+2日正式開通交易權限,而不具備兩年交易經驗的投資者要T+5日後才能開通。由於前一段時間,投資者持觀望態度,而今又想參與本週五的第一批申購,所以出現了扎堆的現象。」
從創業板準備建立之初,就不斷有市民來電詢問關於市場交易流程的問題。據瞭解,投資者申請參與創業板市場的流程大致分為三大步,首先,投資者可以通過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提供的相關渠道,查詢是否符合《實施辦法》規定的基本要求,並自行決定是否向證券公司申請開通創業板市場交易;其次,投資者到證券公司營業場所現場提出開通創業板市場交易的申請;最後,在提出申請後證券公司需要通過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系統核查投資者的交易經驗年限,並詳細瞭解投資者的身份、財產與收入情況、風險偏好等。
「因為需要現場書面簽署《創業板市場投資風險揭示書》,並要求投資者抄錄一段聲明,所以投資者只能到營業網點現場辦理,暫時不能網上開通申請。」尹紅介紹到。同時,尹紅提醒投資者,近幾日是創業板開戶的高峰期,欲開戶的市民應提前到營業廳辦理。
面對投資者參與創業板市場的投資熱情,尹紅提醒投資者,創業板市場與現有主板市場在制度和規則上都有差異,認知不到位的話,就可能造成風險損失。投資創業板最大的風險莫過於直接退市的風險,尹紅表示,「因為創業板市場退市制度與主板市場設計不同,創業板市場上市公司終止上市後可直接退市,不會再像主板市場那樣進入代辦股份轉讓的過程。因此,購買的創業板上市公司一旦發生退市,那投資者將面臨股票無法交易的情況,其本金或將全部損失。」
證券投資業內人士表示,除了直接退市與經驗風險外,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還要注意規則差異可能帶來的風險、股價波動帶來的風險以及技術失敗帶來的風險。記者瞭解到,不少投資者對創業板抱有高成長的預期,但是分析人士認為,雖然創業板市場上市公司的發展潛力非常大,但同時也應注意其創新技術的先進性和可靠性、以及新行業的市場容量與成長空間等,因此,投資創業板市場要謹慎。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