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發展新興產業,我們有優勢"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報:很多人說江蘇沿海規劃像是為連雲港量身定做?

唐國海:江蘇沿海開發,是一個好的項目,是歷史的必然。因為沿海在全國經濟發展當中的龍頭帶動作用,不言而喻。過去,蘇北沿海相對於其他沿海地區來講發展滯後了。

連雲港是我們江蘇沿海開發的一個龍頭城市,有很好的資源稟賦,既沿海,又有大片的河堤、鹽田,自然資源條件非常好,另外連雲港開發區是國家級開發區,有很好的產業基礎。

這一次在黨中央國務院,加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下,江蘇沿海開發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我覺得是歷史的必然。它不僅僅是連雲港的問題,也不僅僅是江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問題,因為它在全國大局中,有重大的意義。


經濟觀察報:規劃當中提出,江蘇沿海要到2020年,要超過中國沿海經濟發展的平均水平,這是一個很高的要求?

唐國海:對,機會非常好,希望非常大,但同時也感到壓力特別大,責任也特別重。

如何抓住這樣一個機遇,連雲港、尤其是開發區有幾個東西要去抓一下。首先要充分利用規劃,要學習好、理解好、對接好、落實好這個規劃。目前要搞好規劃的對接,要研究這個規劃當中的政策措施,爭取國家部委、省裡對沿海、對連雲港政策的支持。

現在我們市委市政府,開出了一百多個規劃政策,研究怎樣和省裡、國家各部門對接,使這些規劃能具體化,併力爭擺到省裡、國家「十二五」的盤子裡面去。你有了規劃只提供了可能,沒提供政策,政策要靠我們積極去爭取,這個非常重要的。你看像我們深水航道的建設、沿海高速公路的建設、空港的建設,包括將來連雲港到南京的交通建設,所有重大基礎設施,都依賴於政策,否則規劃就沒法落地。

第二,從連雲港的發展來看,我覺得還是要產業對接。在沿海開發過程當中,我們在保護好環境的前提之下,重點要發展技術型的產業,我們沿海船舶製造,包括裝備製造等一些重型的裝備製造產業要落實到位。

在大力發展這些技術產業的同時,我們要和蘇南形成錯位競爭,就是要發展新興產業,包括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新型裝備製造業的「四新」產業,應該說這幾年我們通過努力嘗到了甜頭,產業鏈在逐步形成、拉長和壯大。而且我們在保增長的過程中,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這三大板塊增長在30%~40%。

經濟觀察報:你剛才說產業的選擇,第一是考慮發展的持續性,我們知道開發區這邊提出 「四新」的一個概念,「四新」產業在連雲港的產業基礎、資源稟賦怎樣?

唐國海:新醫藥方面,我們圍繞國家新醫藥政策發展產業。我們醫藥企業最大的特點就是創新。現在恆瑞、康緣、豪森幾個企業每年的研發經費佔到企業收入非常大的比重,每一個企業每年要拿出一兩個億的研發基金。他們培育的新品種的投入週期也很長,一般要八到十二年的時間。

新材料,我們有幾個大的項目,包括碳纖維、複合材料、電子封裝材料等。其中最大的、具有萬噸規模的中復神鷹碳纖維企業,已經投產運營。依托中國水晶之都——東海的硅資源,相關產業正向多、單晶硅、光纖材料、集成電路後道封裝產品等高精深方向延伸。

經濟觀察報:您剛才也提到招商引資要考慮的,一個是產業的可持續性,另一個是產能佈局,包括現在蘇南和浙江一些紡織業小機電,他們實際上出現兩頭在外、產能過剩的局面。現在蘇北地區也是被定位為國家新能源戰略中的風電三峽。現在也有人擔憂,如果說各個地方都競相上風電項目,是否也會形成類似的局面?

唐國海:我想風電這個問題,各個地區要很好地做規劃,特別是一些風場的規劃,你有多大的容量,適合發展什麼產業。

當然,就像你講的,它一定會造成未來優勝劣汰的情況,我們也注意到這個問題,搞好規劃、搞好佈局很重要,要在產業規劃的指導和調控下去發展這個產業。但是作為一個新興產業,還是有一個發展的過程,企業要經歷市場的洗禮。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