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財證券:市場風格或轉向中小盤股
鉅亨網新聞中心
湘財證券認為,目前A股的“跟跌不跟漲”反映了市場當前的弱勢特征,A股短期仍將延續震蕩,市場風格可能將由大盤股轉向中小盤股。
據中國證券報4月22日報道,近兩個交易日,外圍市場異常熱烈,A股市場則相對平靜,“跟跌不跟漲”反映了A股市場當前的弱勢特征。我們認為,市場運行的根本決定因素在其自身,外圍影響只是引發市場調整的導火索,在突發事件暫且停息后,A股短期仍將延續震蕩,市場風格可能將由大盤股轉向中小盤股。
外圍市場持續走高
標普將美國信用評級前景從“穩定”調降至“負面”,以及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再度惡化,令市場情緒受挫。周一美國股市全面收低,道指創下3月16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但美國財長蓋特納批駁標普調降美國信用評級前景的決定推動歐美股市在之后的兩個交易日大幅反彈,周三道指更是創下近三年的最高收盤水平。
由于大宗商品持續高位運行,全球通脹問題日趨嚴峻,控通脹抑或保增長,不僅是國內面臨的經濟問題,也是全球關注的焦點。是否退出寬松貨幣政策將是歐美即將面臨的課題。
從美國近日公布的數據看,英特爾與IBM等多家科技企業的財報使投資者對企業盈利前景感到樂觀。與此同時,美國二手房銷售數據超出預期,經濟數據提升了市場情緒。這說明全球經濟依然處于緩慢復蘇進程中,目前面臨的問題只是復蘇過程中需要克服的挑戰。
緊縮難成重大沖擊
從基本面看,當前經濟與通脹的核心問題是供給沖擊而非需求沖擊,具體體現在勞動力增速下降、原材料與糧食瓶頸、節能減排和內部經濟結構化矛盾四個方面。其結果是更多行業逐漸從自由競爭向少數寡頭壟斷過渡,產業集中度提升。這使得企業傳導通脹能力加強,從而推高了通脹水平。另一方面,也延長了周期股的業績景氣持續性,而由于壓力被轉移至下游以及政策性價格管制,非周期股面臨的風險上升。
政策面上,政策核心依然是適度緩步緊縮并著重于控制市場通脹預期。當前央行缺乏足夠的工具和能力來對全社會融資量加以調控,因此單純數量型調控措施難以扭轉高增長高通脹的趨勢。全社會整體資金流動性并不緊張,利率雙軌制仍將延續,短期小幅加息或者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不會對市場構成重大打擊。
綜合而言,我們認為A股市場面臨的真正風險不在于政策調控本身,而在于一旦投資者也意識到高通脹會持續出現,那么在通脹預期失控的狀態下,可能迫使政府最終使用更為有效但也是經濟殺傷力更大的緊縮手段,這將對A股市場形成真正沖擊。
消費行業或現機會
近期市場熱點快速切換。鋼鐵、金融、房地產、石油化工、公用事業板塊輪番表現,農林牧漁、紡織、造紙、餐飲旅游、醫藥生物也時有表現。經歷了周二的大跌后,近兩日市場處于股指逐漸企穩修復的過程中。成交量的持續萎縮說明市場目前處于下跌有限、上漲乏力的兩難境地。我們認為,市場短期難以擺脫震蕩格局。
在震蕩格局下,藍籌股的修復行情可能會大打折扣。藍籌股的上漲需要充足的資金推動、高漲的市場情緒以及后期持續良好的業績預期,而目前市場情緒謹慎,在存款準備金率持續上行的背景下,藍籌股短期難有大的作為。
鑒于市場的蹺蹺板效應,未來中小板的投資機會或將顯現,消費行業或將受到資金青睞。值得一提的是,個稅起征點上調有利于提高低收入階層的購買力和工作積極性。增加1090億的購買力,分別相當于270家百貨店、900家大型綜合超市或家電賣場的年銷售收入。這有利于緩解工資上漲的壓力,提升板塊估值水平,大眾定位的服裝鞋類以及渠道下沉優勢品牌最為受益。此外,品牌服裝板塊因其整體業績增速的一致性和強勁性(2011年平均凈利潤預期增長40%以上,快于2010年34%的水平),有望在各消費板塊中獲得反轉的先機。而零售行業中,中低收入人群稅負降低將帶動民生改善以及大眾化消費市場崛起,各類零售商普遍受益。
(雷東升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