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芝藥業指強生不當競爭 海南工商藥監介入調查

鉅亨網新聞中心


時下對“尼美舒利”種種用藥安全的質疑和爭議,將康芝藥業置于風口浪尖。而康芝藥業則指責美國強生策劃并引導了針對尼美舒利的攻擊。

中新社援引重慶晚報2月23日報道稱,作為“尼美舒利”國內最大的生產企業,時下對“尼美舒利”種種用藥安全的質疑和爭議,將康芝藥業置于風口浪尖。而康芝藥業則指責美國強生策劃并引導了針對尼美舒利的攻擊。

小規模“國際論壇”醞釀風波

與會者透露論壇贊助方正是強生公司


尼美舒利不良反應事件起于去年底。2010年11月26日,“2010年兒童安全用藥國際論壇”在北京召開。會議規模不大,主題也只有一個:介紹兒童解熱鎮痛藥物的利弊,推薦布洛芬和撲熱息痛兩類藥物。

1998年,尼美舒利首次在中國銷售,至今已13年。程耀翔表示:“國家藥監局在5年監測期內沒有發現嚴重不良反應,我們也一直在收集數據,也沒發現問題。如果按照說明書的指導來服藥,沒有問題。”

尼美舒利制劑一直是處方藥,布洛芬和撲熱息痛則大部分屬于非處方藥。但現實中,國內藥店常常無需處方就能買到處方藥。

上述論壇正是直指尼美舒利肝腎毒性大的問題,宣稱國外禁止給兒童使用,并推薦撲熱息痛和布洛芬。強生的兩款兒童退燒藥泰諾林和美林的成分分別為撲熱息痛和布洛芬。

一位與會者透露:“該論壇的贊助方正是強生公司,贊助費用為100萬。除了專業媒體以外,強生還請到了某中央級電視媒體。”會后,正是該媒體對尼美舒利不良反應的連續報道,才導致卷起現在的風波。

康芝指責強生不正當競爭

海南工商局藥監局已介入調查

面對鋪天蓋地的質疑和指責,康芝藥業股價連續數天下跌。

“這個品種占到康芝藥業80%的利潤,影響不可能不大。”一位證券分析師表示,對于康芝藥業可能是滅頂之災。

19日,海南康芝藥業向海南工商局提交“強生公司通過不正當競爭手段打壓海南醫藥龍頭企業的投訴信”。目前海南工商局已經正式受理此案,海南藥監局也開始介入調查。

康芝藥業提交的申訴材料中稱,強生公司在本次“尼美舒利兒童用藥不良反應”事件中,“有歪曲、夸大事實、蓄意推波助瀾、惡意打擊對手等不良競爭行為”。康芝藥業稱,公司還保留進一步訴諸法律的權利。

上述人士稱,康芝藥業已經與藥監局方面作溝通,愿意將瑞芝清和美林做藥物安全性評價比對,進行科學的評估。“如果結果證明瑞芝清的不良反應高于異常,公司愿意主動撤市。”

強生至今未對“策劃攻擊”一事作出任何表態。

本組稿件均據21世紀經濟報道

雙方是同業競爭者

目前,在國內兒童退熱藥市場上,以尼美舒利為主要成分的“瑞芝清”、以布洛芬為主要成分的強生“美林”、以對乙酰氨基酚為主要成分的強生泰諾林一直占較大市場份額,是解熱鎮痛藥物的主打品種。

一直以來,美林主要在大城市和三級醫院等高端市場使用,瑞芝清的主要陣地還是在二三線市場以及基層醫療機構。康芝藥業方面表示,目前,瑞芝清(尼美舒利顆粒)細分市場占有率達50%以上。

不良反應確有爭議

值得一提的是,對尼美舒利的不良反應爭議,長期在業界存在。各國存在很大的爭議,但也有停售后重新上市的情況。

西班牙和芬蘭在2002年停售尼美舒利后,歐洲藥品管理局人用藥品委員會對尼美舒利作出積極評價,兩國于2004年恢復尼美舒利的銷售。

在美國,尼美舒利在兒童中的使用從未得到過批準。

(雷東升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