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統計局的CPI請別跑贏民生感受

鉅亨網新聞中心


昨天是第二屆中國統計開放日。國家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馬建堂和統計局相關部門負責人向媒體介紹了國家統計局和統計工作的情況,并就網友關心的熱點問題給予回應。公開解釋關于GPI的種種疑問。不料,疑釋引來的卻是更多的質疑。關于豬肉和CPI之間的關系、以及中國自由住房的居住率等問題的回答把統計局再一次推上了風口浪尖。

一方面公布的數據難以服眾,另一方面相關的解釋也“邏輯不通”。統計局陷入了自身困局。

9月9日,統計局公布中國8月份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6.2%,漲幅比7月份低了0.3個百分點。但是聯想到節節攀高的豬肉等消費品的價格,還是有不少網友對這一數字表示了質疑。

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副總隊長、新聞發言人邢志宏解釋說,這是由于每個人關注點不同,消費能力也不同,都可能對CPI數據的感受有所不同。


但這一說法旋即被網友批評為“邏輯不通”。大公報記者冀萍反問道:為什么認為中國家庭的消費在大米啊肉類啊吃穿等等的消費大不同?難道他家特供,所以不知油鹽柴米?

有調查顯示,80%的公眾對統計局的統計數據表示懷疑。

一直以來“被統計”是一個很讓人糾結的問題。如果我們需要GDP的快速增長,那么這一期的統計數字肯定是,GDP在高速增長。如果我們需要CPI的增速超過GDP的增速,那么這一期的統計數字肯定是,CPI的增速超過了GDP的增速。統計數字簡直成了如來佛的手掌,變幻莫測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統計部門簡直成了吹糖人的高手,弄一個山寨版的小人易如反掌。

CPI的增速超過GDP的增速也好,CPI的增速沒有超過GDP的增速也罷,在老百姓的心里都有一個衡量民生的小九九。統計數字可以代替民意,可是它代替不了老百姓對于民生的感受。讓CPI統計跑贏民生感受的現象,以后還是少一點為好。

(王敏 綜合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