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對CPI“心理糾結”要對癥下藥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1-06-21 10:34


如今我們越來越多地接觸各種經濟指標,如GDP、人均GDP、CPI、R&D、FDI和節能降耗指標,等等;相對來說,百姓更看重CPI這樣與日常生活關系密切的指標。

中新社援引文匯報6月21日報道,不論“低收入人群CPI”是否出臺,綜合性的CPI總是替代不了的,它是一個主要的經濟運行指標;將CPI控制在3%以下,是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目標。政府部門關于物價的專題報告顯示,對癥下藥,公權力在穩定物價方面可以有所作為。其一是市場調節。其二是市場監管。其三是公共服務

如今我們越來越多地接觸各種經濟指標,如GDP、人均GDP、CPI、R&D、FDI和節能降耗指標,等等;相對來說,百姓更看重CPI這樣與日常生活關系密切的指標。近來,筆者參加市人大常委會一次有關“穩定物價”的審議調查,有幾點感悟。

CPI的警示作用與局限性


經濟指標能夠直觀地反映經濟某個部分在一個時段中的運行狀態,給社會各方明確提示:倘若指標明顯超出了正常的或預期的區位,就會引起人們的“心理糾結”,產生警示作用,促使大家采取措施應對。但是想“控制”指標,使之保持在或回歸到正常、預期的區位,往往“給力”有限,需要應對復雜局面,綜合施力。

CPI是反映通貨膨脹的一個主要指標,當CPI同比增長達到3%-5%,表示進入“溫和通貨膨脹”區域,5%以上為“明顯通貨膨脹”,20%以上為“急劇或惡性通貨膨脹”。今年一季度的三個月里,上海的CPI分別比去年同月上漲4.3%、4.7%、4.7%,4月則為5.1%。居民問卷調查顯示:63.4%的受訪者感覺近期物價“上漲較大”,而24.5%的人認為“很大”。國家統計局6月14日發布5月宏觀經濟運行數據,5月份CPI同比增長5.5%,創34個月來新高。通脹的嚴峻形勢引起各方關切。

我國對CPI統計的制度設計自有考量,把統計項目定為八個系列類(食品、煙酒及其用品、衣著、醫療保健、家庭裝備及維修服務、交通通訊、娛樂教育服務、居住),各項權重各異。比如“居住”類,按國際慣例,房屋交易作為“投資項”,不列入CPI統計,只統計建房及裝修材料費、租房費、水電燃料費、房貸利息、物業費和修理費。我國每5年作一次八項類的權重調整。比如去年底就有一次調整,調低了食品的權重(因為反映食品支出在全部支出中的比例的“恩格爾系數”下落),調高了居住支出的權重等等。然而,目前CPI統計的局限性顯而易見。比如,消費層次已經多元化,富裕階層對綠葉菜多少錢一斤不怎么在意,而大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卻是主副食品價格的變動和支出的增多,為此有專家提出增加統計更有針對性的“低收入人群CPI”,以便更及時、準足地給予物價補貼;又比如,我國自購住房比例很高,支付房貸占了眾多居民家庭支出的大頭,而近年房價漲幅驚人,為什么這部分非得“按國際慣例”不列入CPI統計?并未見有關部門作出有說服力的解釋。

我的觀點是,不論“低收入人群CPI”是否出臺,綜合性的CPI總是替代不了的,它是一個主要的經濟運行指標;將CPI控制在3%以下,是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目標。

穩定物價,政府可以有所作為

1992年,我國正式提出“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當時市場各類商品約90%由政府物價部門定價,約10%由市場定價。過了10年,90%的商品已由市場定價。目前,則95%以上商品和服務實行市場調節價,極少數實行政府定價或政府指導價。但群眾對政府調控物價的期望值依然很高。本市的一項居民問卷調查顯示,59.4%的受訪者認為政府監管“力度還不夠”。

近日舉行的第27次市人大常委會上,政府部門關于物價的專題報告顯示,對癥下藥,公權力在穩定物價方面可以有所作為。

其一是市場調節。主要是把主副食品生產作為扶持的重點,管好生產的源頭。政府重新啟動“菜籃子工程”,明確將實施“工程”的業績與資金的轉移支付相掛鉤,加大農資綜合補貼的力度。同時為防止“菜賤傷農”,上海在全國首先推出“夏淡”、“冬淡”期間綠葉菜市場價格綜合指數保險。市場有趨利、盲目的局限性,導致“菜貴傷民、菜賤傷農”,公權力可發揮作用,以穩定供應來穩定價格。

其二是市場監管。主要包括公用事業價格改革的時間把握,管住醫療收費、教育收費,遏制投機性購房、穩定房價。

其三是公共服務。物價上漲加大居民特別是低收入人群的生活負擔。低收入人群對物價上漲的感覺比高收入人群高出24.1個百分點,88.7%的受訪者感覺消費支出增加。由此,政府有關部門應加緊研究,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經濟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實現居民實際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保持同步;同時適時調高退休人員養老金、最低工資線、最低生活保障線、失業保障金等標準,及時對困難群體發放臨時物價補貼。

(孫業文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