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個股

游資炒作肆虐 西藏發展股價暴漲調查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1-06-20 10:35


從今年3月15日西藏發展(000752.SZ)公布了投資2億元參股德昌厚地稀土礦業有限公司(下稱“德昌厚地稀土”)的計劃之后,公司股價從14.41元附近一路上漲,并6月10日創下了38.4元的股價歷史新高,累計最高漲幅達166.48%;即便以6月17日收盤價31.34元計算,3個月的漲幅也達到117.49%。其間滬指從2957點一路下跌至2642點,西藏發展的股價在滬指重挫300點的同時能夠實現翻番成為最近三個月滬深兩市的亮點所在。

記者通過統計發現,在西藏發展這項重大投資計劃啟動前后,其控股股東西藏光大金聯和二股東西藏國資公司不斷通過大宗交易和二級市場頻繁減持,被市場如此看好的項目為何引來兩大股東聯袂競相減持,著實令人不解。

另一方面,從西藏發展最近3個月以來陸續公布的20多次“龍虎榜”(深交所公布的交易成交信息)數據來看,推動西藏發展上漲的力量主要來自于游資力量,而原先提前埋伏的機構資金早已在3月18日西藏發展復牌之后第一個天量成交日順利獲利離場。

那么,僅僅是參股獲得了26.67%的股權的這一稀土礦項目緣何引起游資追逐從而引發西藏發展股價暴漲呢?這一項目究竟價值幾何,作為參股方西藏發展又能夠從中獲得多大的受益呢?記者試圖通過從多個方案來剖析西藏發展進軍稀土之路的全部歷程,以揭開這些不解之謎。


參股稀土項目

對于西藏發展來說,今年3月15日一則公司擬出資參股設立德昌厚地稀土的消息使得其股價一飛沖天。

根據公司披露,西藏發展在今年3月12日和西昌志能實業及德昌志能稀土簽署了《出資協議書》,三方約定共同出資設立德昌厚地稀土。根據計劃,擬成立的厚地稀土注冊資本為7.5億元人民幣,其中西昌志能以其擁有的德昌大陸槽稀土礦的采礦權作價5億元出資,其將持有新公司66.67%的控股權,西藏發展和德昌志能分別出資2億元和5000萬元,分別獲得新公司26.67%和6.67%的股權。

來自四川立誠礦業評估咨詢公司的評估報告顯示,截至今年2月21日,西昌志能擁有的采礦權價值63686.21萬元。

而在新的合資公司成立之后,將向兩家股東西昌志能和德昌志能購買采礦權、現有采礦及選礦成套設備、土地使用權及廠房等固定資產,以實現稀土礦的開采和加工能力。

資料顯示,由于自然人劉國輝各持有西昌志能和德昌志能60%股權,那么其也將成為新成立的德昌厚地稀土的實際控制人。

而在三方簽署的出資協議書上,劉國輝控制的西昌志能和德昌志能承諾,西藏發展本輪投資的2億元的資產年度收益率最低達到15%,且西藏發展本次投資資產的清算價值不低于2億元人民幣;如果上述兩項承諾不能達到,將由劉國輝控制的兩家公司以現金方式補足——這意味著西藏發展的投資獲得了最終的兜底保證。

該消息一經公布,擁有市場炒作熱點稀土礦的西藏發展在兩周內股價近翻番;不過記者發現在推動股價上漲過程之中,此前埋伏的機構在3月18日天量成交中全部出逃,而推動其股價一路上漲的力量主要來自于游資。

此后的3月17日和21日,由于西藏發展股價一路放量上漲,上市公司先后在股價異動公告中先后披露了對于上述參股稀土項目的補充資料。

首先是在17日,西藏發展表示擬成立的德昌厚地稀土“目前處于初創階段,稀土礦的回收率尚未達到評估報告預計的水平”;此前的投資公告中,評估報告采用的精礦綜合回收率則達到75%。

21日,西藏發展再次提示三點風險,一是稀土項目的采礦許可證需要經過有關部門批準后才能轉移至新公司;二是采礦許可證的有效期截至2016年,能夠續期也將影響到該項目的投資價值是否大幅貶值;更為重要的是,該稀土礦雖然經過多年經營建設,但從未實現過“連續正常生產”。

不過,這些澄清并沒有影響西藏發展的股價進一步爬升,在經過4個交易日小幅盤整之后,其股價在3月25日和28日再次連續漲停,上市公司不得不在3月29日申請臨時停牌進行核查。

然而4月1日,西藏發展僅僅是披露德昌厚地稀土在3月25日按照計劃如期設立,但對于該項目的澄清內容和此前披露的并無差異;同時公司還否認了將繼續追加稀土礦投資和大比例送轉計劃。

此后西藏發展股價小幅縮量盤整4個交易日之后在4月11日再次拉升至漲停,次日創下了30.24元的短期股價新高。不過從成交回報來說,11日買入的不少資金在12日被迫割肉出局。

經過一個多月的震蕩走勢之后,西藏發展在5月23日開始了第二波上漲之旅。當日,在滬指暴跌84點的背景之下,西藏發展強勢上漲4.33%;次日,西藏發展強勢漲停。

雖然其后西藏發展股價隨著滬指在5月26日和27日回落近10%,但在5月30日再次漲停,此后股價一路飛奔,直至6月10日創下38.4元的最高價。

事實上,推動這輪股價上漲的主要力量則是西藏發展參股德昌厚地稀土的計劃有了新的進展。

從3月25日設立時開始,德昌厚地稀土就在謀求申請將兩個股東西昌志能和德昌志能的采礦許可證轉移給自己,但兩個多月以來,這項工作并沒有出現實質性的進展。

為了加快項目進度,德昌厚地稀土三家股東共同協商決定直接由劉國輝以其持有的西昌志能股權作為出資投入的德昌厚地稀土礦業公司。

即,西昌志能的股東劉國輝、馬克勤和成都廣地綠色開發公司以其持有西昌志能78.0745%的股權作價5億元出資額出資投入德昌厚地稀土;此后,德昌厚地稀土以現金方式將西昌志能剩余21.9255%的股權收歸囊下。

由于西昌志能的主體資產為德昌大陸槽稀土礦采礦權,因此完成上述重組之后,西昌志能將成為德昌厚地稀土的全資子公司,其擁有的采礦權隨之進入德昌大陸稀土,因此也省卻了采礦權的轉移手續。

值得一提到是,在這過去的2個多月中,西昌志能的股權結果已經發生變化。在3月15日的西藏發展披露的公告中,劉國輝持有西昌志能60%股權,劉漢武、胡旭等5名自然人持有剩余40%股權;但在6月8日的公告中,劉國輝持股比例下降為21.4744%,另一名自然人馬克勤持有27.3222%的股權,一家新的法人機構成都廣地綠色開發公司以51.2034%的持股比例成為西昌志能的控股股東。

不過,雖然劉國輝的控股股東地位表面上被取代,但其依然通過控股成都廣地綠色開發公司60%股權間接控制著西昌志能。

完成上述全部重組之后,西藏發展憑借2億元現金出資持有德昌厚地稀土26.67%的股權,劉國輝個人直接持有18.34%,通過其控股60%的成都廣地綠色開發公司持有25%,通過控股60%的德昌志能持有6.66%,這意味著劉國輝直接和間接控制了德昌厚地稀土50%的控股權,西藏發展和自然人馬克勤分別持有26.67%和23.33%股權。

從德昌厚地稀土的董事會構成來看,西藏發展占據了5席中的兩席,劉國輝、馬克勤和成都廣地綠色開發公司共同推薦兩席,剩余1個席位由德昌志能推薦。

6月8日,西藏發展公布了避免轉移采礦權的變通方式之后,公司股價再次強勢漲停。

和公布參股稀土礦公告前機構埋伏類似的是,這次一家機構席位在5月30日第二輪股價上漲的階段底部再次提前買入933.59萬元,獲利不菲。

股東競相減持

在西藏發展介入稀土項目前后,其控股股東四川光大金聯和第二大股東西藏國資公司卻開始了大規模的減持之旅。

其中大股東四川光大金聯的減持主要集中在2010年12月31日至今年1月24日,合計減持3756萬股套現約3.635億元;而股東西藏國資公司自2009年持有股份解禁以來就開始逐步減持,不過其中絕大部分股份集中在去年11月至今年5月間。

據披露,從2009年9月28日至2009年11月10日,西藏國資公司通過競價交易系統減持了西藏發展276.3498萬股,此后又分別在2009年11月11日至2010年8月12日和2010年8月13日至10月31日兩次通過二級市場先后減持了270.192萬股和101.3112萬股。

記者根據西藏國資公司減持的大致區間估算出其三次減持約套現金額為2300萬元、3100萬元和1200萬元,合計在1年多的時間內減持647.853萬股套現約6600萬余元。

此時,西藏國資公司持股比例已經從原先19.6%減持至17.54%(4624.3684萬股),不過作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四川光大金聯在2010年10月30日突然也表示計劃在未來半年內減持公司股份,減持比例或將達到或超過總股本的5%;當時控股股東持有西藏發展7756.3658萬股,占總股本的29.41%。

不過,還沒有等到控股股東開始減持,二股東西藏國資公司在2010年11月15日通過大宗交易繼續減持了500萬股,記者查閱深交所大宗交易成交數據獲悉減持價格為每股12.1元,這一成交價格甚至高出當日收盤價12.03元。據記者調查了解,這是西藏發展兩大股東自2009年9月解禁以來首次通過大宗交易平臺進行減持,西藏國資公司亦憑借此次減持再次成功套現6050萬元。

此后,西藏國資公司依然一路減持,其中在2010年11月16日-今年1月18日累計減持169.5002萬股,今年1月19日-3月21日累計減持113.557萬股,今年3月22日-5月30日累計減持110萬股,這些減持均通過二級市場競價交易系統實現。根據記者大致估算,上述三次減持合計約套現6400萬元。

今年5月30日,西藏國資公司再次通過大宗交易減持400萬股,成交價格為每股26.44元,約套現10576萬元。

根據上述減持記錄,記者粗略估算出西藏國資公司在2009年9月28日至今年5月底合計減持1940.9102萬股,累計套現約2.96億元。至此,西藏國資依然持有西藏發展3740萬股,約占公司總股本的14.18%。

和西藏國資相比,作為控股股東的西藏光大金聯的減持節奏則要快得多,在從2010年12月31日至今年1月24日不到1個月的時間內,西藏光大金聯通過大宗交易和二級市場合計減持了3756萬股,使得其持股比例從原先的29.41%一舉下降至15.17%。

記者統計發現,在西藏光大金聯的全部減持中,僅僅在今年1月5日通過競價交易減持了28萬股,其他減持均通過大宗交易實現。

其中,去年12月31日西藏光大金聯一次性以每股10.11元的價格減持了1290萬股,此后分別在1月10日、1月21日和1月24日先后三次分別減持了1318萬股、464萬股和656萬股,成交價格分別為10.41元、8.51元和8.6元。據統計,西藏光大金聯通過這四次大宗交易減持分別套現13041.9萬元、13720.38萬元、3948.64萬元和5641.6萬元,合計套現金額36352.52萬元,算上二級市場減持的28萬股,合計套現約36352.55萬元。

由于四川光大金聯的減持主要集中在股價處于相對低位,因此合計減持的3756萬股平均每股減持價格僅為9.678元/股;相比之下,二股東西藏國資公司減持周期較長,而且有500多萬股減持在西藏發展參股德昌厚地稀土消息公布之后,其股價已經一路飛漲,尤其是5月30日大宗交易減持的400萬股,套現價格高達每股26.44元,因此總體來看西藏國資公司減持1940.91萬股平均每股減持價格

達到15.264元,高出控股股東減持價格50%以上。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西藏發展控股股東四川光大金聯和二股東西藏國資公司的減持過程中,雙方配合相當默契。

應當說,在減持之前,作為二股東的西藏國資公司持有股份達到5170.91萬股,約占西藏發展總股本的19.6%,這一持股比例較之完成減持之后的控股股東西藏光大金聯目前持股比例15.17%要高出4個多百分點;無論這意味著如果西藏國資公司如果改變連續減持的策略,那么西藏光大金聯的減持幅度遠不會達到這么大。

值得留意的是,根據西藏發展披露的數據,經過接連減持之后截至今年1月18日西藏國資公司持有公司3853.557萬股(14.61%);而在1月24日西藏光大金聯通過大宗交易再次減持656萬股之后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減至4000.3658萬股(15.17%),雙方持后股比例僅相差不到1個百分點。

此外,雙方較為默契的合作則是,二股東西藏國資公司從解禁后一路逐步減持,甚至在股價一路上漲至30元附近在高位減持;而控股股東西藏光大金聯則選擇了低位減持,當然后者的控股股東的身份決定了其在重大投資事項公布之后減持行為可能遭到市場的質疑乃至監管部門的關注。

其實,歷經了股價一路暴漲之后,雖然控股股東西藏光大金聯減持的3756萬股僅僅低位套現了約3.635億元,但依然持有的4000.3658萬股股份市值卻得以大幅提升,以6月17日收盤價31.34元計算,這部分股份市值約為12.537億元,這還不包括作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的溢價。

推動資產整合

對西藏發展來說,最近3個月以來進軍稀土的計劃顯然密謀已久。

一個很好的證明則是,在今年3月15日公司公布這一重大投資事項之前,西藏發展的控股股東西藏光大金聯(2010年12月四川光大金聯更名為西藏光大金聯實業有限公司,下稱西藏光大金聯)在完成了大規模減持之后的2月18日公布了一則關于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變更的消息。

公告顯示,西藏發展的實際控制人早在2005年4月份就已經變更為自然人范志明;而在此前近6年多的時間中,根據西藏發展披露自然人王健通過持有四川光大金聯81.25%的股份成為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和王健不同的是,范志明持有西藏光大金聯100%的股權。

根據西藏發展披露,公司沒有及時披露實際控制人變更的消息是“出于對西藏地區企業職工穩定的考慮”,上市公司也僅僅表示對于上述控制權變化未及時披露“深表歉意”。

而在對于西藏發展實際控制人被隱瞞長達6年這一行為,截至目前公司也未披露監管部門對此進行形式的調查和懲罰,此前江蘇三友(002044.SZ)和浪潮信息(000977.SZ)均因為涉嫌隱瞞實際控制人變更的事實被相關證券監管機構進行調查。

另一方面,為了配合公司進軍稀土產業,西藏發展在去年就開始了相關資產的清理。

去年4月19日,西藏發展和北京卓豐投資簽訂股權轉讓意向協議,擬將其持有成都蜀漢酒店100%股權作價6223萬元轉讓給后者。該酒店是2004年公司將其持有東莞銀河資訊19%股權置換給深圳銀河的交易對價,此后這家酒店被西藏發展承包給北京天域佳音經營,后者每年繳納120萬元的承包費用;上市公司披露的數據顯示該酒店2009年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762.7萬元和-90.76萬元。

當年12月21日,西藏發展又將其持有的西藏銀河信息95%股權和西藏藏紅花生物科技95%的股權作價2322萬元轉讓給成都楠府科技公司。

不過,西藏發展2010年年報顯示,上述轉讓股權計劃截至今年4月26日均尚未實施。

同樣還沒有實施的計劃還包括,西藏發展在今年4月20日和北京匯智投資簽訂的股權轉讓協議,擬向后者轉讓其持有的西藏天緣科技發展公司94%的股權,轉讓價格由中介機構核實后的凈資產作為股權轉讓價格的基準。

根據西藏發展在2010年年報中披露,公司推動的資產整合,旨在進一步清理公司下屬的多年無業務運營的子公司,加強公司對外投資項目的管理和運營,為公司的長遠發展創造新的利潤增長點。

值得注意的是,在處理一些短期無法為上市公司貢獻利潤的資產的同時,西藏發展同樣沒有放棄對外投資。如去年12月21日公司就和西藏高原之寶牦牛乳業簽訂了增資入股意向書,公司預計對后者增資6000萬元獲得其約40%的股份。

從增資計劃來看,西藏發展以約每股1.5元的價格對于高原之寶進行增資,增資完成之后西藏凈土鮮食品開發公司依然以50.01%的持股比例為高原之寶的控股股東,西藏發展同樣只是參股而不具有控股權;據記者了解,這一增資計劃截至今年4月末尚未正式實施,最終是否會因為公司參股德昌厚地稀土的投資機會而擱淺不得而知。

究其原因,記者發現西藏發展目前的現金流并不寬裕。

截至2010年年末,西藏發展合并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僅2億元;而在2009年末,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還高達3.548億元之多。

記者查閱公司當年現金流凈額、投資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和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均為負值,分別為-924.32萬元、-9029.57萬元和-5438.27萬元。

而在今年3月25日如期支付了2億元投資款之后,西藏發展賬面資金并不寬裕,因此這一背景之下再次出資6000萬元參與投資牦牛奶項目的概率并不大。

西藏發展股價暴漲調查

最近一年來西藏發展的股價最低價是在今年1月25日盤整創下的8.62元,此后其股價隨著滬指一路展開了為期1個多月的反彈,截至3月10日停牌前報收于14.41元。

不過,此后西藏發展的股價一飛沖天,其中第一波上漲是在參股德昌厚地稀土消息放出之后股價在短短10個交易日內上漲至28.38元,漲幅達96.95%;此后其股價在20-30元之間盤整了大約1個多月時間之后,德昌厚地稀土合作順利推進的消息再次刺激西藏發展股價展開第二輪上漲,從5月18日至6月10日,西藏發展再次迎來56.65%的漲幅,并在6月10日創下了階段新高38.4元,這較之停牌前14.41元漲幅累計達到166.48%。

由于西藏發展在最近3個月的股價上漲過程中時常拉升漲停或逆勢上漲,因此其在屢屢登上深交所披露“龍虎榜”。記者試圖從這20多次上榜中披露的營業部信息中來揭開游資炒作路徑。

總體來看,在西藏發展最近3個多月走勢中,游資大幅介入并參與炒作主要集中在3月15日-4月12日和5月23日-6月8日兩個階段。

在第一階段之中,3月15日西藏發展剛剛公布方案當日,華泰聯合深圳益田路營業部在漲停板上幸運的買到了2934.79萬元,再加上其在當月17日和18日陸續買入的一些籌碼,最終該營業部在3月21日全部套現賣出約5296.28萬元,估算收益率在30%左右,這也是在西藏發展復牌之后第一只成功大賺的游資。

3月17日,在連續兩個“一字板”之后成交量放大至1億元,當日殺入的游資力量主要來自于杭州,五礦證券杭州中山北路和廣發證券杭州天目山路兩家分別買入4062.23萬元和2805.84萬元,這些資金在次日3月18日均順利獲利出逃;另一力量建銀投資廣州番禺南路17日買入的2047.27萬元在18日并未賣出。

或許是為了順利保證17日拉板資金撤退,上述三家營業部在3月18日再次大舉買入西藏發展,五礦、廣發和建銀買入金額分別為4246.59萬元、3829.43萬元和4670.27萬元;其中前兩家買入資金分別在3月22日和3月28日撤離。

而來自建銀投資廣州番禺南路的資金在西藏發展復牌之后的半個月內介入較深。除卻3月17日和18日連續買入合約6700萬元之后,在3月23日股價開始小幅拉升中撤出部分資金(4654.05萬元),在3月25日漲停板中繼續賣出6833.49萬元。其實,在3月25日和28日連續兩個漲停板之中,該營業部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算上此前的3月24日,這家營業部在3個交易日中累計買入6605.69萬元,賣出10058.9萬元,其在西藏發展一役可謂完勝而退。

需要指出的是,在3月18日,西藏發展復牌后首現天量的交易中,還有兩撥游資力量浮出水面,其中在當日買入5279.85萬元的中信金通杭州延安路營業部次日獲利181.57萬元后隨即撤離,收益率約為3.44%;而另一只當日買入金額最高的中信金通淄博美食街營業部在吸籌6448.28萬元之后,在3月25日的漲停板中才開始撤退,同時這一營業部還在4月11日和12日交易中現身,分別賣出7639.83萬元和2454.83萬元,盤面來看淄博這家營業部的獲利顯然遠在延安路之上。

在這期間,一些試圖通過超短線狙擊的游資則面臨著或賺或賠的命運。如3月22日集中殺入的海通證券上海合肥路、中信金通杭州慶春路和國海證券防城港貴州路在次日均小幅獲利離場;而在4月11日漲停板中參與投機的光大證券深圳深南中路和銀河證券寧波翠柏路則鎩羽而歸,分別損失164.54萬元(約5.08%)和27.48萬元(約1.36%)。

相比之下,那些持有籌碼相對長一點時間的游資非但沒有虧損,而且獲得了更大的收益。如華西證券達州朝陽中路營業部在3月21日首次殺入西藏發展之后,在3月24-28日陸續賣出約4100萬元的同時買入了3723.1萬元,直至5月23-25日股價再次漲至28元附近才賣掉最后4600萬元籌碼。

在西藏發展從5月下旬啟動的第二階段股價上漲過程中,并沒有絕對突出的游資主力,其中買入力度較大且連續介入的分別是中信證券東方路和招商證券成都西一環路,而諸如廣發證券遼陽民主路營業部則通過“一夜情”式的超短線投資獲利離場。

值得關注的是,在西藏發展長達3個月的股價上漲過程中鮮見機構身影。

其中,第一次出現機構是西藏發展復牌之后首放天量的3月18日,賣出前5名營業部之中竟然囊括了3家機構身影,合計賣出資金約為2.058億元,而當日買入前5家營業部合計買入金額也只有2.577億元。

由于西藏發展在2010年十大股東中出現過廣東證券和新價值2期的身影,兩家機構分別持有53.83萬股和45.82萬股,即便按照3月18日均價21元測算賣出市值僅約2000萬元左右,這意味著在西藏發展停牌前就已經有一些先知先覺的機構資金提前完成埋伏;而盤面上來看,西藏發展在今年2月10日至停牌前確實走出了連續小幅放量上漲的走勢,這意味著復牌之后出逃機構的收益率在45%-60%左右。

截至今年3月末,西藏發展披露的十大股東名單中已經無一機構身影,去年第四季度大舉殺入1290萬股的自然人陳學東也獲利離場。

而在這3個月中第二次出現機構身影的則是西藏發展第二輪拉升之中的5月30日,當日滬指收綠,但西藏發展錄得9.92%的漲幅,主要買入力量來自招商證券深圳東門南路營業部,而一家機構席位也在當日小幅買入933.59萬元,不過其是否在此后西藏發展第二輪拉升過程之中拋出外人不得而知。

究竟價值幾何

根據西藏發展在3月15日公布的投資公告,德昌厚地稀土第一期已登記儲量合計1528.89千噸,約合REO(金屬氧化物)81556噸,這是構成目前評估德昌大陸槽稀土礦采礦權的最基礎的數據。

東興證券的有色金屬行業首席分析師林陽據此認為西藏發展根據26.67%的持股權擁有2.17萬噸的權益儲量,同時參考公告中給予稀土精礦價格1.91萬元/噸計算公司此舉投資資源價值量為4.14億元;以其此前測算過礦業借殼公司資源價值量和市值重估比例中推算,基本金屬一般在0.4-0.8,鑒于稀土資源的戰略價值和稀缺性,因此林陽給予將這一比例定為2,則意味著資源價值對應的重估市值為8.28億元,相對公司37.98億元市值提升空間為21.85%。

不過,如今西藏發展的股價已經從停牌前的14.41元一路上漲至31.34元,西藏發展的市值也一舉提升至82.66億元,雖然由于西藏發展投資的稀土礦的預估儲量是目前儲量的4倍多,但如今西藏發展的市值也已經遠遠超過了林陽當初的估算值。

而根據西藏發展在6月8日公布的投資進展公告,該稀土礦的評估主要參數則來自于截至去年12月底的保有資源儲量139.62萬噸,其中金屬氧化物量(REO)為74608.2噸,平均品位為5.34%。這一數據略低于西藏發展此前公布的登記儲量REO約81556噸。

據了解,西藏發展投資的德昌大陸槽稀土礦評估價與資源價值量的比例達到40.91%(6.37/15.57),在較之其他基本金屬的礦業權價值,此前公布的雄震礦業(600711.SH)和*ST偏轉(000697.SZ)這一系數均低于5%。

一個不可忽視的事實是,今年以來各類稀土價格的暴漲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西藏發展的股價一路飛奔。

來自中信證券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10日今年以來輕稀土標桿產品氧化釹的漲幅接近400%,其他諸如氧化鑭和氧化鐠的漲幅也分別達到413.8%和221.5%。

另一方面,重稀土的價格也在5月下旬以來迎頭趕上,在5月28至6月3日,氧化銪和氧化鏑一周漲幅分別為30.1%和32%;而在6月4日-10日的一周內這兩個重稀土品種價格再上漲539.和21.2%,今年以來氧化銪和氧化鏑的累計漲幅竟然達到571.4%和467.6%。

兩個代表著稀土礦價格走勢的中釔富銪礦和碳酸稀土礦截至6月10日的報價已經分別達到38.75萬元/噸和9.49萬元/噸,今年以來累計漲幅達到203.9%和362.9%。

如今看來,今年3月中旬西藏發展建立在估算基礎上的稀土精礦價格約22000元/噸早已經和目前市場稀土價格相去甚遠。

從這一角度來看,西藏發展通過參股德昌厚地稀土擁有的權益資源價值無疑需要在原有基礎之上得以大幅提升。

不過稀土價格在短期內的上漲使得西藏發展同樣面臨兩個可能會出現尷尬的局面。

其一則是德昌大陸槽稀土礦的實際控制人劉國輝的坐地起價,此前這一現象曾經出現在大元股份計劃收購金礦的重組之中。畢竟,目前雖然西藏發展和德昌志能對德昌厚地稀土的2.5億元現金出資已經到位,但西昌志能的3個股東通過股權出資按照計劃要在2012年3月25日前繳足;而且此次注入的僅僅是西昌志能78.0745%股權,剩余21.9255%股權依然需要德昌厚地稀土通過現金收購。

其二是短期內各類稀土價格瘋狂上漲的走勢是否存在泡沫,尤其是在短期上漲之后價格是否會出現回落,這也將最終影響到市場對于西藏發展的投資價值判斷;當然,也有機構人士以目前價格遠遠低于上個世紀60年代為由認為稀土價格仍存在一定的上行空間,相對于其他已經創出歷史新高的金屬與大宗商品價格而言,其泡沫化程度并不高。

當然,對于西藏發展股價估值的另一個方式就是市盈率。

數據顯示,西藏發展2010年每股收益約為0.019元;而今年1季度上市公司更是出現了1236.89萬元的虧損,這和去年全年的凈利潤1276.92萬元基本相當。

而對于其投資的德昌厚地稀土項目,根據西藏發展此前公布的數據,在以每年生產稀土精礦1.27萬噸,稀土精礦售價1.91萬元/噸,噸成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及財務費用約221.65元和25%的所得稅率的基礎上,計算出德昌厚地稀土全年收入約2.42億元,凈利潤1.48億元,公司對應權益為3947萬元,預計增厚公司每股收益(EPS)0.15元。

另一個可以佐證的數據則是以劉國輝為代表的合作方承諾西藏發展將獲得不低于15%的資產年度收益率,以2億元投入計算,即每年收益不低于3000萬元。

這意味著即便以西藏發展自身業務0.1元的每股收益計算(2009年),那么31.34元的價格對應0.25元每股收益市盈率也已經超過120倍。

即便考慮到如今稀土精礦售價的不斷上漲的走勢,可以使得其為上市公司貢獻業績有所增厚,但截至目前德昌厚地稀土才剛剛獲得了采礦權,其今年能夠如期實現20萬噸的原礦處理量(折合約1.27萬噸稀土精礦)還未為可知。

6月17日,受累于滬指創下去年9月以來新低,西藏發展當日以跌停價31.34元報收,另一只稀土板塊領頭羊包鋼稀土(600111.SH)同樣報收于跌停。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