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接連警示風險兩新股仍遭熱炒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7月10日,A股市場熱情迎新。
IPO重啟後的桂林三金(002275.SZ)和萬馬電纜(002276.SZ),上市首日分別錄得81.87%和125.48%的漲幅。
分析人士認為,二者分別高達81.87%和85.51%的換手率顯示,申購資金幾乎全線出局。
屢次警示風險
7月2日,深交所發佈《關於完善中小企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上市首日交易監控和風險控制的通知》。停牌計算指標由「盤中漲幅與開盤之差達到±50%或±90%」,被調低為「盤中成交價格較開盤價的變動幅度達到20%或50%」,停牌時間則從15分鐘延長至30分鐘。
7月10日上午9點42分37秒和9點47分48秒,萬馬電纜和桂林三金分別因盤中成交價較開盤價上漲達到或者超過20%,被先後停牌半小時。
「對於參與新股首日上市的炒作資金來說,也不是沒有空子,完全可以通過做高開盤價使第一次停牌價盡量達到高位的目的,」申銀萬國上海一家營業部負責人對記者表示,「不過總的來說,比原來的停牌指標要科學一些。」
此外,《通知》還將盤中換手率達到80%發佈風險提示公告的規定取消。實際上,桂林三金和萬馬電纜在上市首日的換手率均突破80%大關,分別達到81.87%和85.51%。
深交所相關人士介紹稱,《通知》凸顯臨時停牌措施在警示和控制股票上市首日風險中的核心作用;通過調整停牌指標達到縮短停牌時間,更尊重股價的市場形成機制。
不僅如此,深交所還強化上市首日交易監控和對重大交易異常賬戶的處理力度,包括對大筆集中申報、連續申報,或頻繁撤銷申報等方式影響交易價格和交易量的賬戶,採取限定交易採取限制交易、提請證監會稽查提前介入或立案調查等措施。
深交所金融創新實驗室的研究發現,2006年6月「新老劃斷」至去年6月間發行的223只中小板股票交易中,近54.45%的投資者在發行價漲幅超過300%後追漲買入,形成典型的「羊群效應」;而此後的20個交易日,上市首日買入的投資者虧損比例過半,10萬元市值以下的賬戶虧損金額達1.97億元。
估值仍偏高
截至收盤,三金藥業和萬馬電纜分別收報36.01元和25.93元。
「從基本面看,無論是三金還是萬馬,首日收盤價和同行業公司比都高估不少。」一位參與新股申購的券商集合理財負責人表示,「下周可能下跌,我們中籤也不多,上午全部賣掉了。」
以桂林三金為例,國泰君安6月26日發佈的詢價定價分析報告中給出18.5-20.7元的估值,同時認定詢價區間在14.8-17.8元,這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不少機構的看法。
然而,包括華夏和嘉實等參與詢價的基金機構,由於報價過低錯失網下配售機會,最終桂林三金的發行價被確定為19.8元。
儘管考慮到資金炒作因素,不少賣方機構預計上市首日桂林三金會「沖高至30元」,但最終股價創下39元的高價和36.01元的收盤價仍出乎意料。
國信證券分析師賀平鴿認為,「若上市後股價達到2010年PE30倍以上,則股價已透支未來增長,選擇賣出」,以公司2009-2011年每股收益0.75元、0.88元和1.01元計算,桂林三金首日收盤價36.01元的價格,則意味著按2010年市盈率達41倍,即使是2011年市盈率仍有35.65倍;如果以2009年業績計算,桂林三金48倍市盈率較同類OTC公司平均31倍市盈率高估不少。
賣方機構對萬馬電纜2009年和2010的每股收益平均在0.49元和0.62元左右,這意味著以25.93元的收盤價計算,對應2009年和2010年的市盈率已高達52倍和42倍,估值水平遠高於同行業。
華泰證券更建議投資者上市後直接拋出萬馬電纜,理由是其11.5元的發行價對於2008年每股收益已達30.88倍市盈率,「即使以動態市盈率看,也算不上低估」。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