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保險行業:內含價值估值審慎可靠

鉅亨網新聞中心


險估值框架系列報告之一

近期發現不少客戶對保險股估值的合理性存在質疑,對內含價值、新業務價值的計算不信任。保險股走勢近一年來持續低迷、股價甚至大幅低于最悲觀假設下的保險估值(新業務價值0增長),市場正在經歷估值信任危機階段。

懷疑情緒可以理解,但全面懷疑估值邏輯是非理性的。本系列報告嘗試梳理保險估值的框架,用直白的語言解釋針對保險估值的質疑點。
D
針對保險股主要質疑點的分析

EV計算中不應該包含凈資產?


市場習慣將EV與股票定價中的現金流折現模型對比,后者的估值中只考慮未來現金流折現,EV估值顯然破壞了這一規則。實際上EV是在不考慮公司未來新業務的前提下對現有公司業務的估值,即某種意義下的保險公司“清算價值”,清算時凈資產當然要包括。這也是其他行業估值看P/B,而保險公司看P/EV的原因。

實際投資收益率低于EV假設,后果很嚴重?

EV假設中的投資收益率是指投資凈值增長率。EV假設是針對長期業務而言的,將時間窗拉長來看,考慮通脹等因素后,5.2%的投資收益率仍然是謹慎的。而且從經營差異分析來看,除平安受08年投資富通導致巨虧影響投資回報差異為負,國壽和平安的投資回報差異均是正差異。

這說明,根據實際結果檢驗的EV投資收益假設是審慎的。

EV假設是估值結果人為操縱的手段?

不排除保險公司在EV假設的調整里包含一些估值管理手段,但是基于正常的商業信任,這些調整應該都在合理的范圍內而不是操縱。內含價值評估報告均由獨立第三方出具獨立精算審閱意見,而且從經營假設差異分析來看,運營假設、精算模型假設均在合理范圍之內。

(東方證券)

(衛強 綜合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