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機構打新不懼"問題股"?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1-11-14 10:56


“污點”新股八菱科技光棍節放異彩

11月11日,在質疑聲中八菱科技登陸中小板,當日漲幅62.48%,收于27.8元,換手率超過92.15%。而八菱科技的發行價只有17.11元,這意味著網上申購的九成二網上獲配資金載著收獲離開八菱科技。

如果不出意外,網下申購八菱科技的機構照例能夠獲得較好收益,畢竟三個月將62.48%的收益跌去也并非易事。

打新的機構在八菱科技身上很大可能會再次獲得正收益。


事實上,不管這家公司有怎樣的污點,只要過會,總有機構參與,不對等的風險和收益是機構打新的原動力。“我們對媒體對過會公司的爭議性報道會關注,但是不是我們重視的對象。”上海某證券公司資管部門的負責人表示。

爭議公司仍參與

八菱科技的上市之路充滿爭議。

今年4月11日,八菱科技第一次IPO過會。5月31日,證監會下發《關于核準南寧八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批復》。然而,等到三天機構路演結束后,卻只有19家詢價機構參與該公司詢價報價。最終該公司因詢價機構不足20家而中止發行,成為A股首例因詢價對象不足而暫停上市進程的公司。八菱科技的第一次IPO就此夭折。

10月17日,八菱科技二次上會成功過會,隨后順利完成了詢價、申購工作,等待排期上市。然而,在11月4日,再次爆出驚天消息。其公司董事長顧瑜被老工友舉報,早在今年4月14日,南寧市公安局就已經對顧瑜進行立案調查。一時間石破天驚,董事長帶“案”發行引發廣泛爭論。

11月11日,八菱科技坎坷的上市之路終于在今天迎來了“美滿”的結局:網上發行的1514萬股將于今日掛牌,發行價為17.11元,顧瑜憑手中股份身家將超2億,在11月11日收盤后,顧瑜身家升值到3.719億元。顧瑜和丈夫楊競忠合計身家接近8億元。

觀察網下獲配機構,廣發增強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興業國際信托有限公司自營賬戶、湘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自營賬戶、恒泰先鋒1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各獲配94萬股,各浮贏1004.86萬元。

近兩年,過會后的公司只有蘇州恒久、立立電子、勝景山河等少數個股最終未能上市。蘇州恒久是因為專利造假,立立電子因為涉嫌掏空浙大海納優質資產,勝景山河涉嫌銷售造假及其他等問題。

但從機構的熱情來看,這三家公司都受到追捧。

參與蘇州恒久詢價的機構78家,有效申購資金為538928萬元,有效申購數量為25910萬股;參與立立電子網下配售的詢價對象共計57家,配售對象共計152家(全部為在中國證券業協會登記備案的機構)均參與了初步詢價,申購總量為63150萬股,實際凍結資金總額為1371412.80萬元人民幣;參加勝景山河的機構73家,有效申購資金為212211萬元,有效申購數量為6,205萬股。

小風險大收益

為何機構對即便爆出問題的上市公司也趨之若鶩?

辦公地在上海的某券商自營部門負責人介紹,該公司擅長參與打新,旗下產品也因此獲得良好的收益。但對于過會的公司是否存在爭議并不關心。

“我們最關注的是公司基本面,每次打新前,我們都會派研究員前往公司調研,做出我們認為合理的定價;其次,我們關心新股上市的市場環境,如果我們判斷公司上市時市場大環境不錯,我們會加大網下申購的資金比例。”這位負責人說:“對于擬上市公司存在的負面消息,我們會關注,但是只要這種負面消息不改變基本面,我們不太會考慮。”

深圳一合資基金公司的投資總監也表示,該公司雖然對打新的流程把控很嚴,但是并不會根據輿論對某公司的爭議而做出是否參與打新的活動。“只要價格合理,我們就愿意參與。”

另一方面,投資機構參與帶有“污點”消息股的打新,所面臨的風險并不大。

從2008年至今年的11月11日,共計有780只新股上市,其中722只個股的網下或配股解禁。三個月后,出現破發的只有183只,占比25%。另有75%的個股為網下獲配的機構賺了錢。

722只個股三個月后的平均漲幅為31.5%。這意味著,打新獲益是大概率的事件。

從打新的機構名單來看,以獲取絕對收益為主,風險承受能力較差的機構更愛打新,這也說明打新風險較低。從2008年至今年11月11日,全部機構共計參與打新9.59萬次。而前十名的機構名單中,沒有一家是以獲取相對收益為主的基金。保險、社保、企業年金、信托公司是最愛打新的機構。

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參與網下獲配1353次成為所有機構中最愛打新的公司(旗下各類保險產品合計數,下同);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632次打新位列第二。

而基金中,富國天利增長債券投資基金打新363次成為最愛打新的基金。該產品也并非股基,而是固定收益類產品。

退一步而言,機構即便是參與蘇州恒久、立立電子、勝景山河這樣最終未能上市的公司網下申購也不會有太大損失。上述三家公司最后都將凍結資金連本帶息還給了獲配機構。

回到八菱科技。與蘇州恒久、立立電子、勝景山河機構蜂擁相比,只有4家機構參與八菱科技的網下獲配,并不是八菱科技不被機構接受,而是因為八菱科技有次過會失敗的經驗,機構的報價偏低。事實上,共計有37家機構的67個賬戶參與了八菱科技的網下詢價,甚至有一家機構——江蘇瑞華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報出了17.11元/股的發行價格,但未被選中,網下配售股已經獲配完畢。

這也可見機構對公司是否存在“污點”并不在乎。

而八菱科技首日的漲幅也會刺激機構越加不重視所謂的“污點”。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