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主權貨幣漸行漸清晰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國際金融報)
最近央行在一份報告當中提出,要創造一種和主權國家脫鉤,並且能夠保持幣值長期穩定的國際儲備貨幣,這也是中國官方機構第一次明確地提出,關於超主權貨幣的設想。那麼什麼是超主權貨幣呢?在這個時候提出超主權貨幣將對世界的金融格局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超主權貨幣:概念走向行動
今年3月份周小川行長提出超主權貨幣的時候,它還是一個理論,如今各種力量在推動這一理論走向實踐。據《今日觀察》評論員霍德明介紹,當周小川行長提出超主權貨幣後,奧巴馬兩天後作出反應,強調美元還是很強大的。但是接下來,一些歐洲國家如俄羅斯在G20開會的時候,都贊成超主權貨幣機制。最後聯合國把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行的SDR,列為是一個可以考慮的事情。從3月份,到後來金融穩定報告出台的這段過程,可以說全世界正把原來一個理論性的問題,慢慢付諸於行動。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郭田勇解釋了推動SDR向前發展的原因。他認為主要原因是,各國認識到一國獨攬貨幣發行權不利於全球經濟發展。郭田勇分析,作為全球貨幣,它的發行權歸某一個國家壟斷的時候,就有可能會出現為了本國利益,而犧牲別國或者全世界人民利益的情況。這一現象在本次美國救市中體現尤為明顯。「一個國家能不能既為本國發行貨幣,又為全世界來發行貨幣?這本身就是一個悖論,所以現在是到了需要解決這個悖論的時候。」
SDR:超主權貨幣實現形式
改革國際貨幣體系,是否迫在眉睫?國際金融秩序,是否已到了變革的十字路口? 把超主權貨幣推進實踐的是,有一個現成的模式:即特別提款權模式(SDR)。霍德明認為,超主權貨幣借鑒了特別提款權模式。他介紹,SDR目前的成份是美元、歐元、日元,還有英鎊,各佔的比例是美元44%,歐元佔到34%,英鎊跟日元各佔11%。
很顯然,中國現在提出超主權貨幣,將來肯定要改變SDR組成成分。到底怎麼改變?霍德明認為,最終要看各個國家經濟實力。
問題是,超主權貨幣的實現並非一帆風順。郭田勇認為,目前有兩個障礙:一是,美國為主的西方世界反對;二是,操作層面有障礙。所以他認為,未來貨幣發展要麼形成超主權貨幣,要麼發展人民幣,推動國際化,形成對美元制衡。
新金融秩序阻力不小
新金融秩序最大問題是,舊秩序的既得利益者依然強大。中國銀行全球金融市場部研究員譚雅玲認為,超主權貨幣初衷可能會較難實現。譚雅玲認為,超主權貨幣初衷是減少風險,但要抗衡一「幣」獨霸的局面,困難不小。她認為,當下應該以輿論來強化超主權貨幣的勢在必行,同時各國的經濟基本面和經濟實力應該進一步地加強。
霍德明也認為,超主權貨幣意義重大、阻力不小。美元昨為世界貨幣,其發行國理所應當的享受貨幣紅利。但金融危機以後,當美國享受紅利的同時,卻不夠負責任。霍德明也表示,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有責任也有必要在這個時間點提出來超主權貨幣。但也要認識到,超主權貨幣的實踐過程肯定非常複雜,也十分緩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