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土地一級開發收歸「國有」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世華財訊)
2009年12月4日 11:15
北京市土地儲備中心常務副主任王兵透露,各區縣存量土地進行一級開發時將不再直接上市「招拍掛」確定開發主體,而是改為政府主導的市場化運作。
據北京日報12月4日報道,儘管在業內還存在著不同聲音,但北京來年的土地儲備一級開發繼續執行「政府主導」卻已是板上釘釘。在北京市國土局3日舉行的土地供應發佈會上,市土地儲備中心常務副主任王兵透露,各區縣存量土地進行一級開發時將不再直接上市「招拍掛」確定開發主體,而是改為政府主導的市場化運作,即由政府作為開發主體投資,委託企業具體實施。
在解釋這一變化時,王兵還特意強調,土地一級開發的概念不同於開發商房地產開發,它包括土地上市出讓前的征地、拆遷、環評等多個環節,因此外省市將其稱為「前期整理」或「做地」。而上述兩者的最大區別在於,工程利潤率相差懸殊。
根據國土資源部的規定,一級開發企業的利潤率不得超過8%,即便是區裡或地塊所在鄉鎮的企業,也只能多獲得占合同金額2%的管理費。
「做一級開發的企業基本掙不到錢,很多實力平平的開發企業做一級開發的動力是希望能借助一級開發,幫助其在二級市場獲取土地開發房地產,但土地交易畢竟是價高者得的遊戲規則,空歡喜的一級開發商逐漸喪失了參與的熱情。」一位土地一級開發商說,除了安靜地退出外,一級開發企業牟取利益的另一套做法便是跟土地整理部門「耍賴」,如故意延期交地,坐等土地交易市場上地價攀升之機或土地儲備緊俏時提出一些不合理要求,以求抬高價碼。
據王兵介紹,目前北京尚有6,000多公頃土地處於非政府主導的一級開發狀態中,土地整理部門會督促其盡快「交活兒」。有了前車之鑒,本市2009年1,000億元土地儲備開發投資範圍內的一級開發項目92%採用了市區兩級土地儲備機構投資的政府主導模式。如今,這一任務已經完成,預計全年可完成一級開發的土地面積約4,300公頃,其中約3,000公頃為住宅用地,其餘為商業服務業用地。
從一般操作看,政府主導一級開發模式為:由政府作為授信對像向銀行爭取授信,銀行向其發放貸款,貸款打到賬戶後,就可以用這筆錢作為拆遷補償款,發放到拆遷戶和拆遷單位的手中。之後,受到政府委託的區縣開發企業開始整理土地,土地整理完畢後,根據區域規劃和經濟發展的需要確定每塊土地的用途,通過市場公開出讓。
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表示,土地一級開發收歸「國有」後,可以使土地交易市場更公平、更透明,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主要表現為一級開發后土地能否及時滿足市場對房屋的需求。
(徐志嬌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