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因素繼續施壓 弱震蕩難有改觀
鉅亨網新聞中心
4月份通脹數據略超預期,引發市場對貨幣政策進一步收緊的擔憂,導致近日市場再現調整態勢,指數出現殺跌。昨晚央行宣布提高存準率0.5個百分點,再度表明央行控制通脹的決心,流動性緊縮局面短期難以緩解。引發本輪A股調整的主要因素包括對于國內經濟放緩的擔憂、政策進一步緊縮的事實、海外市場避險情緒上升和國內機構投資者倉位過高四大因素,目前看,這四個因素的負面影響依舊在左右著市場情緒。
大宗商品全線下挫
美國上周初申請失業金人數意外上升至八個月最高,德國3月工廠訂單意外減少,凸顯出全球經濟復蘇前景堪憂。同時,受歐洲央行行長言論以及普遍的避險舉措拖累,美元對歐元匯率上升2%,ICE美元指數創下去年11月以來最大的單日漲幅。
經濟擔憂以及強勢美元,令市場擔憂原油需求,引發大宗商品全線下挫。據美國原油庫存數據顯示,在原油進口量下降的同時,原油庫存卻在增長,這反映市場需求已經受到了高油價的抑制。受對美國石油需求下降擔憂的拖累,5月11日NYMEX6月輕質低硫原油期貨結算價下跌8.6%,創下自3月16日以來的最低收盤價以及2009年4月20日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其他大宗商品也大幅下跌,白銀期貨結算價跌8%,自4月29日以來已累計下跌超過25%,銅期貨2011年以來首次跌破每磅4美元,黃金期貨結算價也跌破每盎司1500美元,創下三周低點。
盡管在地緣政治沖突仍存、原油供應面存在變數的背景下,中期而言原油價格不排除再次上探新高的可能,但是短期來看,在大宗商品回調、美元走強的背景下,原油價格及大宗商品仍有進一步回落的空間,將對A股市場走勢產生負相關效應。
調整誘因并未改觀
從宏觀面看,盡管目前經濟出現大幅下滑的風險以及國內政策超調的風險并非很大,但是市場投資者所期望的貨幣政策放松預期也可能落空。4月份通脹數據高于此前市場預期,雖然價格上漲的勢頭得到了初步遏制,但是物價上漲的壓力仍然較大。國內有關生產資料、勞動力成本、原材料價格上漲的趨勢短期內難以得到根本扭轉,價格上漲壓力不可小視。
由于4月CPI5.3%的同比增速仍然維持高位,因此政府針對物價的緊縮性政策將難以放松,二季度再度加息仍是大概率事件,存款準備金率仍有上調的空間。在緊縮政策壓力之下,大盤的估值水平將難以出現有效提升。4月份的經濟數據顯示經濟增長出現放緩,其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較3月份大幅回落,顯示工業生產的增長勢頭明顯減弱,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7.1%,也較3月份的17.4%略有回落。我們從4月份的PMI數據以及上市公司的一季報都發現工業企業的庫存壓力在上升,如需求難以保持旺盛,那么二季度企業或面臨新一輪的去庫存壓力,部分工業產成品價格將出現盤整或下滑,這將對股價以及市場一致預期的盈利增速構成負面影響。
貨幣緊縮預期仍是困擾市場的主要因素。央行5月12日決定,從2011年5月18日起上調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央行年內第5次、去年以來第11次上調,提準后大型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率升至21%的歷史高位。每月一次的提準頻率,表明央行控制通脹的決心,后續貨幣政策的持續緊縮將成事實,流動性緊縮局面短期難以緩解,這對本已弱勢的市場無疑是雪上加霜。
可見,目前市場的確難以出現較大的上漲動力和契機。賺錢效應的缺失使得場內的做多資金難以將指數推高,大部分中小型股票目前估值較高而且盈利整體也略低于預期,使得市場整體估值重心還有進一步下移的空間。在經濟增長放緩、調控仍未放松的背景下,短期市場難以有效企穩。
綜合來看,投資者不必對指數過于悲觀,經過前期大幅下跌宣泄悲觀情緒后,短期市場可能以弱勢調整為主。但同時必須注意到,以中小板創業板為代表的估值較高或盈利增速下滑較為明顯個股的調整風險依然存在,控制倉位依然是目前最佳的投資策略。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