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豐經濟學家稱過早實施退出策略或致雙谷衰退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世華財訊)
匯豐銀行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斯蒂芬·金表示,如果過早實施經濟刺激計劃的「退出策略」,全球經濟可能會面臨「雙谷衰退」的風險。雖然全球經濟出現了復甦跡象,但仍面臨著相當多的挑戰。
中新社援引新華社12月3日的報道稱,匯豐銀行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斯蒂芬·金最近表示,如果過早實施經濟刺激計劃的「退出策略」,全球經濟可能會面臨「雙谷衰退」的風險。
避免過早終止刺激計劃和防止保護主義是關鍵
為了確保經濟復甦的可持續性,金認為應當做到兩點。首先,必須將相對寬鬆的政策保持一段較長的時間。他說:「如果太早收緊政策,就意味著太早撤出『生命保障』措施,其結果是將面臨『雙谷衰退』或較長時間的微弱增長期。」
金預測,2010年發達經濟體的經濟增速為1.75%左右,新興經濟體則有望達到6%。他說:「兩者有著明顯不同的復甦和增長步伐,後者有足夠的資金去做投資,而且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還很低,新興經濟體追趕發達經濟體的空間十分巨大。」
其次,絕不能將世界變成一個保護主義的世界。他說:「這是目前比較令人擔心的事情,這次危機的一個後果就是失業率的大幅攀升。但是,西方國家失業率攀升歸根到底是它們自身的問題導致的。」
在談到目前的世界貿易時,金說,雖然世界貿易還沒有回到兩三年前的水平,但正朝著正確的方面前進,尤其是新興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正在激增,這是個本質性的變化。
金說:「一直以來,大家都認為美國是世界的消費者。其實,世界貿易的流向已經發生變化了,越來越多的貿易是在新興經濟體之間進行的,這種變化早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了。」
在他看來,新興經濟體對世界經濟的貢獻比重已經大於很多發達經濟體,其中尤其是亞洲地區已經成為了世界經濟的重要支柱。
復甦之路存在眾多不穩定因素
金說,雖然全球經濟出現了復甦跡象,但仍面臨著相當多的挑戰。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美國和歐洲一些國家都肩負著巨大的家庭債務和政府債務。金認為,正是由於很多發達經濟體存在巨大的財政困難,它們在實施經濟刺激計劃「退出策略」時,應當優先考慮退出財政方面的刺激措施而不是貨幣方面的。
同時,目前發達國家和地區如美國和歐洲所出現的經濟復甦和增長主要是在一些短期的、特殊的政策作用下取得的。消費支出獲得臨時性增長,但這種增長並不意味著能持續一兩年或更長時間。
金說:「西方經濟猶如『依賴特殊藥物的重症病人』,沒有這些『生命保障』刺激措施,經濟很有可能會重回衰退。問題的關鍵是,如果沒有這些措施,經濟究竟能夠自我復甦到何種程度,這是未來兩三年內西方經濟將面臨的一個巨大的不確定因素。」
他說,在過去幾年裡,美、英等國的經濟增長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房地產泡沫和債務增加,從長遠來看這些都不可持續。不僅2010年,在未來五年或十年內,這些國家的經濟增長步伐可能都將很緩慢,經濟增長的潛力也會比原先預計的要低。
(程曦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