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義明再督詳解污染源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10月24日傍晚6時,上海律師嚴義明踏上一組動車。僅3個多小時,他從上海就到達了千里開外的安徽合肥。
數個月前他在養傷,因為延續數年的證券維權公益訴訟,他遭遇了一場人身襲擊。傷好後的嚴義明,繼續始於2008年的環保信息公開申請之路。
第一輪選擇
嚴義明的「第一輪」申請,持續了數月方有進展。
2008年5月初,嚴義明向安徽省環保廳(時稱「安徽省環保局」)遞交信息公開申請,申請事項8項,涉及「污染物排放超過國家標準或地方排放標準」、「污染物排放總量超過地方政府核定的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污染嚴重」的企業名單。
在與安徽省環保廳的數輪函件溝通,及向國家環保部等相關部門申請、「舉報」此事後,嚴義明得到了安徽省環保廳的一些積極信號。
在該輪環保信息公開申請中,嚴義明還選取了河南省作為樣本。「但是他們回復了我一個函件,表示全省符合『污染超標』的企業就1家。」
河南省環保部門這個回復,被嚴義明認定為「有意迴避」,他暫時放棄了該省的申請,選擇了態度更為積極合作的安徽繼續「申請」。
2008年10月,嚴義明再次遞交申請,要求公開污染嚴重的企業名單,標準為「污染物排放總量超過地方政府核定的排放總量控制指標」。
半個月後,安徽省環保廳答覆稱:「尚有部分未報送公開情況,大部分市未報送『污染物排放總量超過地方政府核定的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的污染嚴重的企業名單』。」並緊急通知各市報送。
至2008年12月下旬,該廳對嚴義明的申請作出書面回復,並在附件中,公佈了當年安徽省省級重點監控企業名單(廢水),共132家企業。
再次申請
依照《環境信息公開辦法》規定,被列入「2008年132家省級重點監控企業」名單的企業,應當在環保部門公佈名單後30日內,在所在地主要媒體上,向社會公佈上述「排污數據」。
嚴義明此次赴皖,已經距離上述名單公開10個月。
嚴義明這一次的申請目標,是這些企業「自行公開」的排污數據,包括其主要污染物名稱、排放方式、排放濃度和總量、超標、超總量情況。
「如果企業沒法依法公佈,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規定,縣級以上地方政府環保部門即有權,處以罰款並代為公佈。」嚴義明告訴記者。
此外,嚴義明還要求環保廳公開這些企業刊登前述信息的媒體名稱、公佈時間及對企業所公佈環境信息的核查情況。「只有看到這些排污數據,經過比較,才知道企業排污嚴重程度。」嚴義明表示。
下一步:訴訟?
在這一輪的申請中,對污染企業的後續處理亦成為關注重點。
嚴義明表示,依據《水污染防治法》規定,重點排污單位應當安裝水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測設備,與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監控設備聯網。作為環境主管部門,安徽省環保廳「有義務」對重點排污企業排污狀況進行監測,並採取相應措施。
依據這項規定,嚴義明申請公開對上述企業的「監測數據及整治情況」。
「在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與公益訴訟中,環保涉及的領域最不敏感,也無太多政府機密,可行性最強。這一次,我會考慮依據排污信息,擇取適合的環保訴訟代理對象。」嚴義明稱。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