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行業

危局雙匯:倒下去還是站起來?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1-04-06 13:23


3月31日上午10時,位于漯河市西頭的漯河市體育館,一場名為雙匯集團職工大會的會議正在這里舉行。

實際上,這是一場匯集雙匯全國各地員工代表、供貨商、經銷商、金融單位、機構投資者以及政府人士的會議。據雙匯方面的信息顯示,此次會議總計有萬人參加,包括全國各地數十家新聞媒體人員。

早在會議前,這場被稱為“雙匯萬人大會”的活動就已經“名噪”社會各界——因為在過去的15天時間里,“瘦肉精事件”持續升溫發酵,風暴眼中的雙匯在產品市場、資本市場遭受重創,消費者認同感極速下滑,評論界甚至有人認為,雙匯或許將如同三聚氰胺事件中的三鹿一般,轟然倒地。

“損失難以估量。”號稱中國屠夫長的雙匯集團董事長萬隆稱。而據其當天公布的數據,“瘦肉精事件”中,雙匯能夠計算的損失已經超過121億元。


據本報記者了解,在過去的十多天中,面對緊急情勢,萬隆曾一遍遍以“雙匯沒做壞事,也不要怕事”來安撫職工。但在當天的萬人會議上,這位被人稱為強勢不服輸的“屠夫長”坦言,“這是自己職業生涯中面臨的最大一次危機”。

“刻骨銘心的教訓,生死攸關的考驗。”在會議主席臺背景墻上,雙匯集團如此表述。

萬隆介紹稱,截止到3月30日,根據媒體公布全國61個地區政府執法部門的抽檢結果顯示,雙匯集團產品合格,并沒有檢測出瘦肉精。

“我們已經找到了原因,也會整改,雙匯的發展也不會減速!”會場上,萬隆多次起身道歉,希望以此帶給合作伙伴,帶給投資者,帶給整個市場最大的信心。

眾多經銷商對萬隆的發言給予了掌聲,并以集體口號的形式表達對雙匯的支持。一位來自遼寧的經銷商甚至連聲高呼:“萬總萬歲!雙匯萬歲!”

據本報記者了解到,就在雙匯“萬人會議”召開的同時,之前在一些地區撤柜的雙匯食品已經開始重新上架銷售。雙匯總經理游牧也表示,瘦肉精事件發生后,雙匯肉制品產量大降,但截至3月30日,已經恢復到2500噸/天,接近原計劃的50%。

這些跡象似乎意味著雙匯已經開始逐漸走出“漩渦”,但疑問和擔憂依然存在。歷經食品安全之痛的消費者,同樣遭遇突然打擊和重大損失的投資者,他們是否還會重拾起對雙匯的信心?會場上,幾位明確表示長期看好企業的研究人士,私下也在互相探討著,雙匯的市場究竟何時能回暖?

“刻骨銘心的教訓,生死攸關的考驗”,“萬人會”主席臺的背景墻上,雙匯如此表示。

據萬隆當天介紹,雙匯面臨的損失最為迅速而巨大的是在資本市場上。在央視爆出“瘦肉精”事件的3月15日當天,雙匯旗下上市公司雙匯發展(000895.SZ)以跌停報收。雙匯發展隨即停牌至今。

雙匯表示,僅3月15日這天的股票跌停,就致使雙匯市值蒸發103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前100名流通股中持有雙匯股票的22只基金均發布了調整雙匯估值的公告,并基本給予了一個跌停的預估。華安基金則給予了兩個跌停的估值。

資本市場對于雙匯股價的判斷,來自于這次事件對雙匯市場銷售和品牌影響的考量。而自3月15日之后,雙匯產品就在全國范圍內遭受到下架風潮。

以上海為例,3月20日前后,記者走訪上海市一些超市發現,部分超市已經不見雙匯產品蹤影;而部分有其產品的超市,則都貼出了降價促銷的標簽。

與此同時,在全國很多主要城市的部分大型超市內,雙匯的產品也沒有了蹤影。

有雙匯負責銷售的內部人士告訴記者,下架的行動,最早從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開始,隨后蔓延到全國的二、三線城市。

據該雙匯銷售人士透露,相比以往雙匯每天5000-6000噸產品的銷量,這段時間最低谷時,雙匯在全國的銷售僅有1000噸左右。

而在雙匯的兩大類產品肉制品和冷鮮肉中,前者遭遇到的損失最大。事實上,查出問題的雙匯濟源工廠,其主要產品為冷鮮肉,肉制品數量極少。但前述銷售人士的解釋是,遭遇下架的都是在商超渠道中銷售的肉制品產品,而冷鮮肉因為保質期短,在市場中很容易消化。

根據雙匯發展(000895.SZ)2010年半年報,在目前雙匯發展銷售中,肉制品的比例仍遠高于冷鮮肉。據記者計算,2010年上半年,雙匯發展肉制品產品占整個銷售收入的60%,而冷鮮肉為33.35%。

但以銷售冷鮮肉為主的雙匯連鎖加盟店,也受到巨大沖擊。有媒體報道,一些地區的部分加盟店,在“瘦肉精”事件后,已經“易幟”,成了其他品牌的代理商。

萬隆在“萬人大會”上也坦言,“有競爭對手積極策反我們的經銷商、加盟商”。

而游牧則在報告中稱,有鮮凍品的特約門店因此事關停,并要求各地經銷商“要積極協調終端店主盡快開門營業”。

一周之前,雙匯公布的數據稱,“瘦肉精”事件影響雙匯銷售十多億元,而根據雙匯在“萬人會”上公布的最新數據,從3月15日起截止到3月31日,“瘦肉精”事件已經影響到雙匯銷售15個多億。目前,影響還在持續。

此外,雙匯表示,當前,濟源雙匯處理肉制品和鮮凍品的直接損失預計3000多萬元。此前,按照雙匯聲明,已經“要求濟源雙匯收回在市場上流通的產品,在政府有關部門的監管下處理”。

“雙匯的品牌美譽度受到極大傷害,雙匯用20多年時間鑄就的放心肉品牌受到質疑,損失難以估量。”在萬隆看來,這更是“不能承受之重”。

121億:不是損失的全部

雙匯的損失不是數據能計算的,而是長遠的。在萬隆看來,雙匯品牌美譽度受損,更是不能承受之重。

事實上,3月15日央視關于“瘦肉精”的節目播出后,正在北京參加“兩會”的萬隆就已經預感到了事態的嚴重性。

16日凌晨2點半,萬隆從北京緊急趕回到漯河,立即主持召開全集團高管參加的專題會議,會議一直持續到清晨6點。與會者透露,當時的氣氛十分凝重。

會議決定,立即發表聲明,第一時間向消費者道歉。同時,責令濟源工廠停產自查,并派出集團主管生產的副總及相關人員進駐濟源工廠進行整頓和處理。

17日,雙匯再發聲明,除表示將收回濟源工廠產品,并對相關負責人進行免職處理外,還提到,自3月16日起,對下屬所有工廠的生豬屠宰進行“瘦肉精”的在線逐頭檢驗。

其后,3月23日、25日,雙匯又分別召開了幾千人參加的全國經銷商大會和供應商大會,安撫穩定經銷商與供貨商。

有意思的是,從經銷商大會開始,此前一直在媒體面前保持緘默的萬隆及雙匯,開始邀請門外蹲守的記者入場旁聽,萬隆也在媒體面前首次開腔稱,“我們不會成為下一個三鹿!”

事實上,此次“萬人大會”上專門所設的媒體問答一項,也是萬隆提議的。雙匯內部員工曾提議將媒體問答會單獨轉移到一個會場進行,但會議臨開始前,萬隆否決了這個提議,并要求,就在這萬人會議中接受媒體的提問。

有分析稱,萬隆想借“萬人大會”之機,改變一直以來外界對于雙匯“不透明”的指責和看法。

媒體的問題集中反映了目前市場上對于雙匯的看法和疑問。此前,外界看來,造成雙匯“瘦肉精”事件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企業在擴張產能的同時,對上游養殖業缺乏應有的掌控力。雙匯的“問題豬”,正是由農戶提供。

雙匯顯然有備而來。記者注意到,無論是萬隆,還是其后發言的游牧,在其報告中均多次提到,未來,“雙匯集團將加快養殖業發展,進一步完善雙匯的產業鏈,提高企業對產業鏈上下游的控制力,確保產品安全”。

按照游牧的說法,下一步,雙匯的“屠宰加工廠建到哪里,養殖場就跟到哪里”,圍繞工廠配套建設年出欄50萬頭的養殖基地,并配套建設年產20萬噸的飼料加工廠,實現對上游生豬資源的安全控制。

萬隆稱,未來自養生豬占全部屠宰生豬的比例要達到約30%。

據記者了解,目前雙匯唯一一個自建的商品豬養殖基地位于漯河葉縣,規模為20萬頭,于2009年建立。雙匯集團養殖事業部總經理郭凱告訴記者,其實,在“瘦肉精”事件前,集團也有了大規模復制葉縣養豬場模式的考慮。在“事發地”濟源,彼時也正在修建一座50萬頭規模的養殖場。

游牧還表示,除自養外,雙匯今后的采購重點還將向規模化養殖場轉移,與其簽訂長期合作協議。

“萬人大會”上,雙匯集團還宣布成立了雙匯食品安全監督委員會,萬隆本人擔任主任一職,并引進中國檢驗認證集團作為第三方質量檢驗機構。

15天:雙匯逐步“漂白”?

“萬人大會”上,雙匯集團宣布成立了雙匯食品安全監督委員會,并引進中國檢驗認證集團作為第三方質量檢驗機構。

3個多億:站起來的代價?

雙匯對于當地財政收入的貢獻占到了60%以上。而在萬人大會上,漯河市市長、副市長等悉數出席。

從逐頭檢驗等一系列安全管控措施,到發展上游的戰略規劃,這些,能否讓雙匯擺脫“三鹿”的命運?

以增加的安全管控措施而言,直接帶來的成本壓力,是否會讓雙匯雪上加霜?據萬隆介紹,由于“瘦肉精”改為逐頭檢驗,全年預計增加“瘦肉精”檢測費用3個多億。

這3個多億怎么消化就是一個問題:如果轉嫁到下游,帶動產品價格提高,將進一步影響到雙匯產品的競爭力。

“我們自己能消化的盡量消化。”萬隆說。此前,他也不否認,會有一部分轉嫁到下游。

與此同時,發展上游也是對企業資金實力的巨大考驗。據業內人士介紹,每10萬頭豬投資在6000萬元左右。而雙匯所稱未來要建的每個50萬頭規模的養殖廠,投資當在3億元以上。

但萬隆表示,自建養豬場最大的難點,不在資金,而在征地。相比工廠,養殖用地,且屬于農業用地,拿地較難。此前,雙匯曾與日本攜手投資了一個5000萬頭肉雞的養殖項目,光拿地就拿了整整兩年。

“未來我們養豬場發展重點會在山區、丘陵,這些地方的土地好征,也都歡迎我們去投資。”萬隆說。

除此之外,雙匯面臨的還有市場信心的恢復這個最大的難題。無論是投資者還是行業研究員,都對記者直言,該事件在未來一兩個月內對企業都有直接影響。但他們也同時表示,雙匯的市場會逐漸恢復。

而雙匯自己的預期是,到今年4月底銷售能基本恢復。根據游牧公布的企業生產經營的啟動的階段性的計劃,雙匯屠宰業在4月15日要達到1400噸/天以上,4月底要達到1500噸/天以上;肉制品業4月15日要達到3500噸/天以上;4月底要達到5000噸/天以上。

游牧表示,按照公司原定計劃,去年產銷175萬噸,今年的目標是200萬噸,而3、4月肉制品每天的銷售計劃應該在5000-6000噸左右。“我們之前的會議上也提到3月底肉制品要恢復至2000噸。我們對4月底肉制品銷售基本恢復正常有信心。”

記者從相關渠道處獲悉,在此前的經銷商大會上,雙匯給經銷商派的定心丸是,今年5月1日前生產的產品,如因“瘦肉精”受到的損失,企業均負責承擔。“也就是說,雙匯預估的銷售影響,是到5月份。”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基金研究人士告訴記者,目前看來,他認為,雙匯走出危機是時間早晚的事情。他提供了幾點理由。首先,此次國務院調查報告已經有了定論。結果顯示,政府調查和打擊的重點都在上游制造銷售添加瘦肉精的環節,對雙匯企業并無涉及。

其次,在他看來,當地政府也對雙匯給予了力挺的態度。他同時認為,增加的3億多元成本,雙匯自身應該能消化1億多。“這幾個月的損失,應該有一些方法可以彌補。”

在漯河,雙匯對于當地財政收入的貢獻占到了60%以上。而在萬人大會上,漯河市市長、副市長等悉數出席。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