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台股表格

金融時報:三大支柱力量開始動搖 西方不再自信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1-14 17:35


英國《金融時報》14日發表專欄作家吉迪恩•拉赫曼的評論文章稱,民主、市場和美國實力,支撐起冷戰後的世界格局,但近年來發生的一系列標誌性事件,讓西方世界對這三大支柱的信心開始動搖。雖然思想的風向可以瞬息萬變,但重拾自信之路卻可能很漫長。

中新網14日報導,文章稱,在作者的前半生,國際政治格局是由冷戰決定的。柏林墻的倒塌終結了冷戰時代,開啟了另一個時代:全球化時代。如今,25年過去,人們似乎正再次見證一個時代的結束。


這種世事無常的感覺在意識形態領域最為強烈。在過去幾年裏,西方對支撐起冷戰後世界的三大支柱的力量失去了信心,它們是:市場、民主和美國力量。

這三種觀念的成功當然是相互關聯的。冷戰一結束,人們自然會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西方制度獲勝了?最明顯的結論是,民主的、基於市場的制度就是比計劃經濟和威權政治好。套用當時的流行說法:「自由成功了。」結果是,美國不僅成了唯一屹立不倒的超級大國,它還享有觀念霸權。

柏林墻倒塌後,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在全球的傳播煥發了新的活力。世界銀行(World Bank)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所倡導的那種自由市場共識被稱為「華盛頓共識」,這個名稱是恰如其分的。

與華盛頓共識對應的政治共識是:相信民主最終會獲取勝利,不止在東歐,還將在全世界。上世紀90年代,南非、智利和印尼等差異巨大的國家,確實都成功完成了向民主的轉型。支撐這些經濟和政治動向的是一個客觀事實,即美國是無人可以挑戰的全球超級大國,佔據全世界——從拉丁美洲到東亞、中東和歐洲——軍事和戰略體系的中心。

從很多方面而言,人們依然生活在這樣一個世界。然而西方對支撐冷戰後世界的三大觀念——市場、民主和美國力量——越來越懷疑。對於每一個觀念,都有一個標誌性事件足以動搖人們對它的信心。

2008年的金融危機和隨後的經濟大衰退(Great Recession)——迄今沒有真正恢復——嚴重動搖了人們對自由市場的信心。雖然許多人所擔心的全球性衰退沒有發生,但人們不再對自由市場有能力提高全世界生活水準抱有強烈信念。在西方世界大部分地區,主導經濟辯論的反而是關於收入不平等的討論,在歐洲,還要加上兩個令人擔憂的問題——歐元和高失業率。巴西、印度等新興市場之星已經失去了活力。對於存在一個基於市場的標準方案、可供所有明智的政策制定者採納的信念,即「華盛頓共識」,已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全球性的缺乏共識。

2011年抗議浪潮席捲中東,但除突尼西亞以外,美國推崇的西式民主沒有在任何一個經歷了變動的國家紮下根來,動搖了西方「政治自由必將推進」的信念。

全球化時代的第三個支柱是美國的實力。這一點看起來似乎也沒有10年前那麼可靠,就這一點而言的核心事件是伊拉克戰爭。

一開始,薩達姆•侯賽因(海珊)被掃地下台,這場小布希總統發動的戰爭似乎成功證明了美國的實力。但美國努力多年,仍無力讓伊拉克或阿富汗恢復穩定,證明了美軍雖能在數周內摧毀一個敵對政權,卻不能為一個穩定的戰後安排打包票。在巴格達陷落10多年後,美國眼下又重返伊拉克戰場,而整個中東都正處於暴力無政府狀態。

文章最後稱,即便如此,應該記住的是,柏林墻倒塌的時候,許多美國人正糾結於日本的崛起。人們應引以為戒,記住觀念氛圍可以轉變得多麼迅速,流行的偏見可以消失得多麼快。不過,雖然今年年初美國經濟已出現復甦的跡象,想恢復西方世界的觀念自信看起來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