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個股

蘇渝:征資本利得稅是殺雞取卵

鉅亨網新聞中心


正當美股三大股指均創下多年來新高之際,中國股市卻長連陰,連破3000點、2900點兩大關口,蒸發市值1.53萬億元。暴跌源于“B股將試點資本利得稅”的傳聞,這也使B股呈斷崖式“飛流直下”。

不管有關資本利得稅試點的傳聞是否為空穴來風,筆者都認為,在資本市場不成熟、市場承受能力有限的情況下,開征資本利得稅等于殺雞取卵。

首先,中國股市牛短熊長,投資者資本利得具有不確定性。當前資本市場并不存在嚴重泡沫,在這種情況下推出資本利得稅必將打擊中小投資者信心。中國股市的累計漲幅太小,投資者一賺二平七虧,大約70%的投資者處于虧損狀態,特別是中小股民基本上是虧損的,在這種情況下引入資本利得稅有失公平。從目前中國股市里的上市公司來看,缺少投資價值的鐵公雞占了大多數,投資者投資上市公司的總體回報率甚至不如存款的利息率。換句話說,對大部分中小股民來說,中國股市是一個沒有“所得”的市場,既如此,又談何資本利得稅?

其次,推出資本利得稅尚不具備可操作性。資本利得稅帶著一種“不公平”的“要件”,這就是:人家賺錢,你收,人家賠錢,你退嗎?更細化一點,這一筆交易賺了,你收,那一筆交易賠了,你倒貼嗎?從法理上看,目前還未探討到虧損時的投資者補貼問題。如果賺了要交稅,虧了卻不管,很容易引起股民不滿。


第三,即使征,也要區別對待,避免傷及中小股民的利益。資本利得稅作為稅制體系改革,沒有現成的套用模式,需要逐步試行。依筆者看,不全面開征資本利得稅是兼顧分配公平的較佳方案,即應該把獲利較高的大小非和風投首先納入征稅范圍,而不針對廣大散戶。

第四,境外市場的教訓值得借鑒。1973年香港政府宣布征資本利得稅,令恒生指數暴跌93%。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臺灣宣布開征20%的資本利得稅,亦令臺灣股市暴跌67%,其后宣布取消才得以止跌。所以,對于資本利得稅,內地監管層最好慎之又慎,不要輕言推出。

文章標籤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