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醫藥行業洗牌白熱化 抗生素再受追捧(附股)

鉅亨網新聞中心


醫藥流通“十二五”規劃或再推遲,事實上,行業洗牌已經白熱化。此外,抗生素市場又受追捧,原材料高漲,多家企業開始新一輪擴產。分析人士表示,可以關注醫藥板塊相關機會。

綜合媒體4月1日報道,由于各方意見尚未統一,醫藥流通“十二五”規劃或將再度推遲,但這將絲毫不影響未來4年內,中國醫藥(600056)流通行業兼并重組進一步加劇的大勢。

據第一財經報道,昨日獨家獲悉,《全國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年)(送審稿,下稱《綱要》)已經結束最后階段的意見研討。但由于政策本身內容仍需進一步完善,《綱要》公布時間將很可能再度推遲。

記者注意到,在《綱要》中,“支持大型藥品流通企業通過收購、合并、托管、參股和控股等多種方式做大做強,實現規模化、集約化和國際化經營”等已被明確寫入。事實上,醫藥流通行業的洗牌已經白熱化。


對于2015年前的發展目標,《綱要》則提出了量化指標,“形成1~3家年銷售額過千億元的全國性大型醫藥商業集團,20家年銷售額過百億元的區域性藥品流通企業;藥品批發百強企業年銷售額占藥品批發總額85%以上,藥品零售連鎖百強企業年銷售額占藥品零售企業銷售總額70%以上;連鎖藥店占全部零售門店的比重提高到三分之二。”

這就意味著,按照現階段全國醫藥流通行業的座次排名,前三的國藥集團(國藥控股,01099)、上海醫藥(601607)(601607)和九州通(600998)無疑將分別在各自的發展路徑上加速,而排名其后的區域性龍頭間的市場份額爭奪也將進一步白熱化。

來自中國醫藥商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百強醫藥商業企業年銷售總額3964億元,占全國商業銷售總額的60.74%。其中,年銷售規模超過百億元的企業有8家,依次是國藥集團(705億元)、上海醫藥分銷公司(263億元)、九州通(222億元)、南京醫藥(600713)(180億元)、廣州醫藥(145億元)、安徽華源醫藥股份有限公司(130億元)、北醫股份(102億元)和重慶醫藥股份(101億元)。

抗生素市場又受追捧 新一輪擴產高峰來臨

自去年開始,我國抗生素進入新一輪擴產潮。目前國內眾多企業開始集中擴產硫氰酸紅霉素,今年國內該原料藥的市場總產能有望突破萬噸。另外,氨曲南、磷霉素等小品種抗生素藥物也備受關注。這一輪抗生素原料藥和制劑項目投資熱的特征明顯:我國抗生素產業正在全球爭取更多市場份額,打通產業鏈上下游并向下游高附加值產品延伸。

隨著抗生素中間體硫氰酸紅霉素價格的水漲船高,目前國內眾多企業開始集中擴產硫氰酸紅霉素,今年國內該原料藥的市場總產能有望突破萬噸。

3月25日,四川科倫藥業發布公告,將投資39.923億元生產硫氰酸紅霉素(以下簡稱“硫紅”),頭孢系列中間體產品。

3月28日,在四川科倫藥業的股東大會上,公司總經理劉革新介紹說,之所以要進軍抗生素領域,是看到了其廣闊的市場空間。據科倫藥業預測,其伊犁抗生素項目全部達產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68億元,凈利潤14. 84億元。項目總投資利潤率37.17%,投資回收期6.36年(含建設期)。劉革新說,上述利潤預測是經過了兩大“壓力測試”, 即在抗生素產品價格的最低點以及同行業的領頭企業虧損10%這兩項極端條件下計算出來的。

而據上海證券報調查,除了科倫藥業外,還有若干企業正在摩拳擦掌,欲分“硫紅”一杯羹。如山東方明藥業、寧夏太平洋生物制藥有限公司等。

據知情人士透露,山東方明藥業的投資規模為5.36億元,計劃建設1500噸硫紅的產能;而寧夏太平洋生物制藥有限公司也計劃未來打造2000噸“硫紅”新產能,投資規模將達到5.3億元。

“硫紅”市場迅速升溫

據專業人士介紹,硫氰酸紅霉素不僅是新型半合成紅霉素—阿奇霉素、羅紅霉素和克拉霉素的關鍵中間體原料,還是獸用抗生素。數家企業的集體擴產將迅速推動硫氰酸紅霉素市場的升溫。

據健康網原料藥行業研究員周健預測,如果加上今年所有正在擴產企業的新建產能,今年中國“硫紅”市場的總產能規模將突破萬噸。而2010年的國內總市場規模為7000噸,今年的增幅不出意外的話,將達到40%左右。

眾企業為何對“硫紅”情有獨鐘?

據健康網的原料藥每日價格顯示,從去年到目前,“硫紅”的單價一直在穩步上漲。在2010年下半年,“硫紅”的單價還在430元/公斤上下,到3月30日,其價格已經飆升到550元/公斤。

近期硫氰酸紅霉素還出現有價無貨現象。據周健介紹,幾大企業貨源相對短缺,價格上沒有太大變化,目前市場報價在530-550元/公斤,成交價格略低;質量稍微差些的產品,價格雖然相對低一些,貨源也比較緊張。他還表示,今年上半年新投產企業很難出貨。

小品種亦受追捧

事實上,自去年開始,抗生素就進入新一輪擴產潮。氨曲南、磷霉素等小品種抗生素藥物也備受關注。

福安藥業今年3月22日上市。據公司一位人士介紹,該公司擁有先進的氨曲南原料藥工藝技術,2009 年氨曲南原料藥市場占有率為48.09% ,穩居市場第一位。公司計劃總投資12771 萬元新建氨曲南原料藥車間,達產后氨曲南原料藥生產能力由目前的40 噸/年提高到110 噸/年,項目建設期為兩年。

據介紹,氨曲南在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方面的治療優勢使其原料藥銷量從2006 年的4.56 噸增長至2009 年的84.91 噸,增長18 倍。

而自去年超級細菌爆發以來,相關藥企也正在布局磷霉素產業。據相關人士介紹,磷霉素入選衛生部治療“超級細菌”的藥物目錄后,以其安全、優越的治療效果,迅速成為抗生素市場的新寵。在對抗超級病毒的戰役中,磷霉素的需求量開始井噴。

據知情人士介紹,去年底,原料藥生產巨頭東北制藥為應對超級細菌,借整體搬遷投入50億元建立新的生產基地,其中一部分將投向磷霉素原料藥和制劑生產。目前,磷霉素普遍在基層推廣,在社區醫院,鄉村診所應用非常廣泛。在廣大的二、三線市場,存在3億支/年的市場需求。

面對抗生素擴產態勢,醫藥產業資深從業人士表示,目前中國醫藥企業正在承接國際的產業轉移。因為部分抗生素產品很多國外公司已經不再生產了,但在國內市場很大,所以國內相關企業熱衷于擴產。

這一輪抗生素原料藥和制劑項目投資熱的特征比較明確:我國抗生素業正在全球爭取更多市場份額,打通產業鏈上下游并向下游高附加值產品延伸。

據悉,目前哈藥集團為俄羅斯市場建設的首個粉針制劑車間已經正式投產,投產后該車間年生產能力將達到2000萬支抗生素,不僅能滿足俄羅斯國內需求,還可以出口到其他獨聯體國家。

業內人士同時提醒,因濫用等問題,抗生素藥品是去年國家有關部門正在加大監管的對象,并處于不斷降價的態勢。只有做到行業龍頭,企業才能得以良性、健康的發展。

抗生素概念股一覽:浙江醫藥(600216)、健康元(600380)、海正藥業(600267)、聯環藥業(600513)、魯抗醫藥(600789)、華北制藥(600812)、哈藥股份(600664)。

券商醫藥行業投資觀點

瑞銀:醫藥行業估值趨于合理,長期向好趨勢未變

降價從來不是醫藥企業的新問題

從歷史上來看,降價從來都是醫藥企業需要面臨的政策風險,經過近30輪的醫藥降價,醫藥行業過去十年的利潤總額復合增長率仍然超過24%。在我們看來,人口老齡化、新醫改等長期趨勢所帶來的市場容量擴大才是決定醫藥行業增長大趨勢的問題,降價政策只可能是短期因素,對醫藥生物行業的長期增長幾乎沒有重大影響。

估值回落到合理區間

經過了2010年底以來的調整,醫藥股的估值泡沫已經被大幅降低。目前2011年預測市盈率為29倍左右,從2004年股改以后的市盈率來看,該動態市盈率已經處于比較合理的水平,只有05年底06年初以及09年市盈率低于今年的水平。只有05年06年藥品降價導致市盈率低于現有水平,而其中還有反商業賄賂等原因,因此我們認為隨著政策的逐步落實,醫藥行業的估值水平有望在下半年逐漸回升。

維持對醫藥行業看好的投資意見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醫藥行業的整體趨勢依然很好,政策因素只是短期不確定性因素,目前估值水平已趨于合理。我們判斷,隨著政策的逐漸落實和時間的推移,醫藥板塊的投資價值將逐漸體現,下半年醫藥公司估值有望逐步回升,可逐步配置處方藥上市公司。此外,在受政策影響較小的企業中,我們認為醫療器械企業以及特色原料藥企業仍可能存在機會。

東北證券:醫藥行業二季度或將迎來一年中最好的建倉良機

從行業成長性看:隨著國家基層醫療機構覆蓋面的擴大以及政府醫療補助額度的繼續提高,今年醫藥工業整體增幅有望達到24%以上,繼續保持良好的成長性。

從政策面看:由于3 月份的藥品降價只是系列降價中的一個步驟,接下去,國家發改委還將陸續對醫保目錄內的其他品種繼續降價。國家醫改辦主任孫志剛在講話中明確指出,將推行雙信封制的藥品采購招標機制,即在全國推廣“安徽模式”,這意味著藥品生產企業在藥品招標中將面臨著殘酷的價格戰,實際中標價可能會遠低于國家發改委制定的最高零售限價。因此,降價利空政策尚未出盡,市場擔憂情緒仍較強烈,影響醫藥板塊上行的不確定性因素仍未消除。

從估值上看:我們預計醫藥板塊在2011 年的整體利潤增速仍有望達到24%左右,現價對應的PE 大約在33 倍,估值仍舊偏高。考慮到醫藥板塊的長期成長性,以及醫藥板塊估值的歷史均值情況,我們認為醫藥板塊26~30 倍的整體估值是比較合理的價值區間,目前估值已經接近合理區間,再次下跌就是低吸良機。

走勢判斷:由于醫藥板塊的長期成長性仍舊良好,資金仍會長期看好,我們判斷短期內多空雙方仍將勢均力敵,醫藥板塊仍會呈現弱勢震蕩盤整的態勢。如果降價政策超出預期,或者遇到大盤的系統性風險,醫藥板塊可能再次大幅下跌。若無大幅下跌,震蕩盤整的時間可能會相應延長。從時間角度看,二季度有可能迎來一年中最好的建倉良機。

投資建議:建議重點關注四類企業:一是向“大健康”產業進軍、抗通脹能力強的品牌中藥企業,比如云南白藥、東阿阿膠、江中藥業等。二是醫療服務類公司,比如通策醫療、愛爾眼科和馬應龍等。三是擴張或重組類企業,比如南京醫藥、華潤三九、廣州藥業、白云山A 等。四是生物制藥類企業,建議關注智飛生物、華蘭生物、長春高新等,天士力、健康元、華北制藥正在積極開
  拓生物制藥產業,市場對此還未給予應有的重視,建議關注。

(吳蘭蘭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