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銀行:擬主動壓縮高風險外幣債券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信銀行(601998)召開2011年上半年業績發布會稱,該行將加大政府融資平臺貸款退出力度,主動壓縮高風險外幣債券。
8月30日,中信銀行(0998)發布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該行上半年凈利潤150億元,同比增近四成,并實現監管達標,但受央行存款準備金上繳基數調整影響,年內該行因保證金存款計入準備金繳納基數而帶來的上繳資金可能達到300億元。
該行有關領導對上繳基數調整對其的影響、未來融資計劃以及風險規避等問題做出詮釋,并表示下半年暫無融資計劃。
上周五,央行宣布上繳基數調整對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的影響大于國有大行。中信銀行副行長曹國強稱,“保證金存款計入準備金繳納基數,將總計上收我行資金約400億元,今年內會收縮資金300億元,這對資金面和銀行效益都會產生一定沖擊”。
中信銀行董事會秘書羅焱稱,“董事會已經通過該行在2013年底前于香港發行300億元人民幣債計劃,期限不超過五年期,募資用于發放貸款、補充流動資金和其他一般企業用途。”該計劃將于10月19日遞交召開股東大會審批,此發債計劃只為支持銀行發展,并不計入銀行資本金,300億元債券不會一次性發出,并爭取在明年上半年發行。
同時報告披露,截至6月末,中信銀行及其所屬子公司外幣債券投資減值準備金額為0.51 億美元(折合3.32億元人民幣)。其中中信銀行外幣債券投資減值準備0.50 億美元,海外子公司外幣債券投資減值準備0.01 億美元。
截至6月末,中信銀行及其所屬子公司持有外幣債券總額 41.45 億美元(折合268.25億元人民幣),其中中信銀行持有18.21 億美元,海外子公司持有23.24 億美元。
中信銀行中期業績大幅增長,相較之下其在股票市場的表現卻不容樂觀。8月29日,中信銀行港股股價跌破每股4港幣。羅焱稱,“優秀的業績表現的是以前的水平,證券市場投資者看的是預期,這兩者之間并沒有太大的關聯度,大家更多關注的是中國銀行業未來的資產質量,股票市場預期就會產生波動,但未來還是會看好中國銀行業。”
報告稱,中信銀行上半年實現了不良貸款的“雙降”與撥備的“雙升”。截至2011年6月30日,中信銀行不良貸款余額 84.35億元人民幣,比上年末減少0.98億元人民幣,下降1.15%;不良貸款率0.62%,比上年末下降0.05個百分點。
該行撥備余額201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8.8億元,增長10.3%;撥備覆蓋率238.23%,比上年末提高24.72個百分點;存貸比達72.15%,比年初下降1.03個百分點,低于75%的監管紅線;資本充足率達11.40%,核心資本充足率達8.87%。
2011年上半年,中信銀行總資產達2.25萬億元,比上年末增7.9%。客戶存款余額1.87萬億元,比上年末增8.2%;客戶貸款余額1.35萬億元,比上年末增7.2%。(財新網)
(程春雨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