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生活

胃腸道基質瘤新救星!標靶輔助降低復發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2-03-01 18:12

胃腸道基質瘤是罕見的胃腸道惡性腫瘤,由於缺乏明確的病徵,患者往往當腫瘤大到一定程度,才會有出血、腹脹痛等症狀,晚期患者可能無法以手術清除;即使可以手術,仍有高復發率的風險。醫師表示目前可使用標靶藥物來輔助治療,除了增加手術清除的機會,最新追蹤證實,術後輔助標靶使用至3年,可幫助降低53%疾病復發風險。

胃腸道基質瘤癌友與醫師切蛋糕,感謝健保局給付標靶藥物。(攝影/張雅雯)

林口長庚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葉俊男表示,胃腸道基質瘤從食道到直腸都可能發生,又以胃部為大宗佔50%,根據最新的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國內每年約新增300名胃腸道基質瘤患者,發生的人數遠比其他癌症少,但多數患者發現時都已經是晚期。

葉俊男指出,高達2成的胃腸道基質瘤患者沒有明顯症狀,這是疾病不容易早期發現的主因,即使有些患者出現胃腸出血、腹脹痛或吞嚥不順,也可能誤為其他疾病而忽略進一步檢查。過去沒有標靶藥物的時候,若腫瘤已經轉移導致無法手術者,即使接受化療或放療都無法有效治療,加上復發率高,因此中位存活期僅不到1年半。

台大醫院一般外科醫師楊卿堯表示,輔助治療胃腸道基質瘤的標靶藥物推出10年以來,統計顯示患者整體的中位存活期延長至5年,主要是標靶藥物使用1年,可降低65%術後復發風險;他指出國外最新研究更顯示,若此術後輔助治療可使用達3年,效果良好,可降低53%復發風險。

楊卿堯提醒,手術切除仍是最佳治療胃腸道基質瘤的方法,腫瘤未轉移的患者,手術後除了輔助標靶藥物治療,更應持續每3個月回診追蹤病灶;若腫瘤已經轉移而暫時無法手術的患者,使用標靶藥物的半年至1年內,應再次評估是否有手術的機會。

目前健保給付胃腸道基質腫瘤6公分以上患者,可使用1年術後輔助標靶治療來控制病情,醫師也希望健保局若經費有餘裕,可考量延長給付年限。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