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進城夢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2-02-01 02:55


龍年春節前,陳操從南寧讀高三回來,先到的是玉林,那是他父母工作的地方,“工作”像是好詞,其實是做沙發家具生意,只能算是個體戶。然后再從玉林乘火車回到桂林的一個縣城,這一次他們家不需要再坐三個小時的汽車、走一個小時的山路回到那個小鄉村,而是徑直住在了縣城——這兒有他們的新家,一座190平方米的復式商品房。

從鄉村外出謀生已經12年,這一對夫妻還有3個孩子終于用購房的方式徹底鞏固了一家人奮斗的結果。也是南方人的十年砍柴去年出了一本書叫《進城走了十八年》,那是他進城的經歷,而這一家子用的是十二年,或許其他人也差不多。

“買房幾乎花光了這么多年的積蓄,首付十多萬元,貸款二十多萬元,裝修還需要十萬元左右。”陳操的媽媽笑著抱怨來年還貸的壓力:一個月要兩千多元,一年三萬多元。夫妻倆去年收入十萬多,相對來說,這些支出似乎并不算多,但是他們還有一對讀大學和高中的孩子,兩人一年花費差不多也要兩三萬元。

陳操說,這么些年沒買房子也沒攢下錢,不如先把房子攢下來。所以,在2010年10月,他們回到家鄉所在的縣城,挑中了這棟新開發的樓。這是這兒比較高端的開發項目,號稱“豪宅典范”。購房時售價1800元/平方米,但一年后收房時已經漲到2700元/平方米,不過最近又調整到了2500元。


“如果還不買房,明年再漲怎么辦?賺的錢總沒有房價漲得快。”陳操的媽媽說,畢竟他們的家具生意也只是去年才特別紅火,前些年則是有賺有賠,龍年的行情如何,他們很難掌控。而房子只要買了,也還是可以等著它增值,至于長住,則可能要過幾年他們需要養老的時候。

其實,不僅陳操家如此,他唯一的姑姑,以及媽媽五個親兄弟姐妹都已經搬離了那個小鄉村:大舅家因工作調動五年前搬到了縣城,三舅家也在十多年前外出做家具生意到了桂林市區,小姨家也在十年前因為姨夫在柳州覓得好職位而離開了鄉村醫生的崗位。二姨家雖然也在玉林打拼,還沒有算離開,不過二姨家的小表哥在柳州開辦的公司發展不錯,很快就在那置業成家了,他們也會去的。

就這樣,十多年間,一個家族就是通過這樣或者那樣的方式離開鄉村、進城了,也許周圍還有千千萬萬個這樣的家庭、家族進城了。雖然這個城,與北上廣的大城市還相差甚遠。不過,就離開農村、離開農業而言,他們是進城了。盡管一定意義上,他們的身份可能還是農民,家鄉還有幾位老人守著那份責任田。

說了這么長的故事,只是試圖用身邊的例子去驗證去年底中國社科院在京發布的那份報告——《社會藍皮書:2012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藍皮書指出,2011年,中國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將超過50%,這是中國歷史上城鎮人口第一次超過鄉村人口。

其實,無需特別報告就可以發現,城鎮化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縣城每一年都有好些新樓盤建成和開工就是明證,2010年,這兒的房地產業增加值有三成的增幅,五年前的商品房銷售額才幾百萬元,而現在翻了十倍還多。當地媒體有報道稱,這兩年來自區外和國外的“候鳥人”買房總數達500多套,占到了近年來新建商品房總數的20%。

或許這也有點夸張,不過在這個縣城大大小小的街道走去,聽到的已經不單單是本地的方言,而是夾雜著一些外地口音,甚至大家都用染了濃濃鄉音的蹩腳普通話才能互相交談。剩下80%的新建商品房估計都是本地人消化了,除了一些炒房投資的,城市化帶來的大量鄉村人口恐怕不是少數。除了商品房,還有那些在縣城中心及周邊彌散開來的自建房。

或許明年再回來,還可以看到更多更新的提法,樓盤的增加就是城市化最顯眼的標志。小縣城在擴容,在發展,在吸納,也在融合,它給許多長久以來都是農民的人圓了“進城夢”,也給那些在大中城市待久了,需要返鄉或者尋覓清凈之地的人們留下一個養老養生的空間。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