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台股

〈萬寶週刊〉生技第三波買點來了

鉅亨網新聞中心


緩漲急跌乃是多頭特性,逢低承接具國際競爭力的新藥股

承業日線圖
承業日線圖


生技10月以來相對大盤強勢,上週終究抵擋不住籌碼越趨紊亂的壓力,急跌拉回,市場人氣最旺的電子跌跌不休,不少資金轉戰生技,也因此攪亂生技籌碼,急殺不失為把短線投機浮額洗出的好方法,以上週剛掛牌的承業(4164)為例,新股增資才1.1萬張,第一天上市成交量就高達1.6萬張,各方搶破頭的情況下,股價大漲84%,但這其中至少超過一半以上並不是真的看好生技,也不懂承業的價值,只因前面智擎掛牌後從86元一路大漲翻倍到202元,投機買盤讓承業掛牌前5天,高低震盪達3成,承業基本面在掛牌前與掛牌後並無改變,變的只是股票籌碼換到誰的手上,等短線籌碼流進長線投資人手裡,現在看到的高點就未必是高點。

混水摸魚籌碼被洗出

图片说明
智擎日線圖

生技股急跌緩漲勢多頭特性,漲多拉回洗盤不足為奇,混水摸魚的籌碼洗出後,留下的自然就是中、長線,真正看好生技的籌碼,這對生技股是好事,但這波的洗盤也洗出了生技股的差異,有些體質比較差的生技股,股價跌下去整理的時間恐怕會很長,體質比較好且沒有融資套牢籌碼負擔的生技股,這波拉回是相當好的切入點,以醫藥公司為例,新藥、原料藥、學名藥都是藥,新藥爆發力最足也才能享高本益比,新藥也分很多,有些才剛做動物安全性實驗,未來核准上市的機率僅0.1%,即便開始做人體臨床試驗,也要經過三個階段的臨床試驗成功,才有新藥上市的機會,一款新藥從頭到尾開發到成功上市,花8~10年的時間不足為奇,期間失敗的新藥公司多的是,找到真正貨真價實的新藥公司才是投資生技的王道。

[NT:PAGE=$]

新藥股不能亂挑

新藥公司要能大獲利一定得新藥研發成功,通常進入3期臨床,新藥成功上市的機率已經高達70%,但這還不夠,如果真有市場價值,必然會獲得國際藥廠的關注眼神,就像王建銘、陳偉殷這些具有潛力的棒球國手,被重金挖到美國打大聯盟一樣,國內新藥股不少進入到3期臨床,如果又獲得國際藥廠授權金,等於讓國際藥廠幫大家篩選出有潛力的新藥股,近年國內有新藥成功授權的案例包括已經上櫃的基亞(3176)、智擎(4162)及目前新櫃年底將轉上櫃的醣聯(4168)、臺微體(4152),這四檔股價都超過百元,目前以智擎獲得總授權金2.2億美元最高,成為新藥股王實至名歸,這波拉回到投信最初進場成本160元以下旋即反彈,顯然已具長線投資價值。

【完整內容請見《萬寶週刊》992期】

(撰文/王榮旭)(來源:《萬寶週刊》,992期)

【本期封面故事】財報放大鏡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