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新生代台幹西進 最近2年高峰 業務內需服務業比重漸增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中國市場對全球資金和人才具有磁吸效應! 104 資訊科技集團調查,台灣上班族第一次到大陸工作的時間點, 2 成 1 發生於 1990 年代, 6 成 6 集中於 2000~2010 年, 1 成在最近 2 年。登陸從事的產業以電子製造業居多,但 30 歲以下新生代從事內需服務業比例漸增,擔任業務 / 貿易 / 客服的比重也高於工程研發、以及生產 / 品保 / 資材。

104 資訊科技集團行銷處協理陳力孑說, 30 歲以下「新生代」,由於時間年齡的自然因素,將近 4 成 8 最近 2 年才首次登陸,明顯晚於「中生代」,不過,相對於「中生代」最常因公司外派而登陸,「新生代」相對主動, 2 成 5 透過人力銀行一圓神州夢,曾拒絕大陸工作的比例也最低。他提醒,中國市場人才濟濟,上班族西進仍應評估自身競爭力、以及產業的機會與挑戰;生活上,必須面對健康醫療、以及與家人情感疏離等調適。


104 資訊科技集團進行「2012 年西進大陸求職意向」調查, 2576 位無大陸工作經驗, 1271 位曾有大陸工作經驗;有大陸經驗的受訪者, 30 歲以下占 5.59% , 31~35 歲占 10.31% , 36~40 歲占 17.78% , 41 歲以上占 66.33%。

受訪台幹第一次登陸, 45.1% 從事一般製造業, 28.8% 為電子資訊相關,兩者合占 73.9% ,其餘為批發零售業 6.4% ,建築營造不動產業 4.7% ,住宿餐飲業 2%。

交叉分析世代差異, 30 歲以下「新生代」從事製造及電子資訊的比例降至 52.1% ,投入內需服務業的比重提高,批發零售業占 8.5% ,住宿餐飲、一般服務業、文教相關各占 5.6% ,法律會計顧問研發、運輸物流倉儲各占 4.2%。

西進從事的職務也有世代差異! 30 歲以下「新生代」擔任業務 / 貿易 / 客服的比例 35.2% ,明顯高於其他職務; 31 歲以上台幹大多擔任工程研發或生產 / 品保 / 資材。陳力孑說,中國從世界工廠轉形成世界市場,年輕台幹登陸時點,剛好搭上中國經濟因「人口紅利」而引爆的內需商機。

上班族透過什麼管道獲得大陸工作機會?不分年齡,將近一半、 49.4% 因公司外派, 19.8% 親友推薦, 12.5% 透過人力銀行, 6.8% 企業網路招募, 4% 透過獵人頭。

交叉年齡, 30 歲以下新生代,受限於年齡及年資,公司外派機會較少,人脈也不豐沛,轉而透過人力銀行主動尋求登陸機會占 25.4% ,加上企業網路招募 7% ,合計 32.4% 新生代「顯性」而主動,其他年齡層多因公司外派而西進。
  
新生代決定登陸的前 5 大因素為增加個人歷練、市場潛力大、薪資較優渥、搶先卡位、以及大陸國際化;另有將近 1 成的新生代認為「兩岸一日生活圈形成,工作已無時空隔閡」,比例高於其他年齡層。比對 41 歲以上的資深上班族,公司外派、以及台灣工作機會少,擠前登陸的前 5 大因素。(接下頁)

[NT:PAGE=$]

再分析「沒有大陸工作經驗」的受訪者,「曾有機會、但卻拒絕」的比例,也以 30 歲以下的年輕族群最低、占 10.9% , 31~35 歲占 20.7% , 36~40 歲占 32.4% , 41 歲以上占 30%。

陳力孑說,新生代較無家累包袱,對於台灣人才前往大陸工作的樂觀度高達 64.8% ,高於其他年齡層樂觀度介於 38.9%~49.9% ,中國市場對年輕族群仍有高度吸引力。

調查指出, 7 成 8 大陸台幹薪資高於在台灣的薪酬,平均是台灣的 1.51 倍,不過,隨著大陸薪資調漲、大陸人才崛起、以及新生代較無年資和經歷的優勢,新生代薪資溢價幅度已縮減至 1.38 倍,低於其他年齡層。

老中青三世代登陸,在時間、情境、以及樂觀度皆有差異,唯獨在大陸工作期間最大的衝擊是「健康與醫療問題」,貫穿三世代,同時高居第一,平均占 62.9% ,其次是「與家人感情疏離」占 43.7% ,「難融入當地生活 / 無生活品質」占 35.3% ,「個人安全問題」占 34.3% ,以及「文化適應問題」占 26.9%。

以上資料來自於「2012 年西進大陸求職意向調查」,由 104 資訊科技集團執行,調查期間 101 年 5 月 1 日到 5 月 8 日,對象為 104 求職會員,有效樣本合計 3847 份,在 95% 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 ±1.58% 。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