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美聯日菲設反導系統弧形堵華 恐陷一場打不起贏不了的核競賽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2012-09-03 17:31


今年以來,美國加速推進「重返亞洲」及「亞洲再平衡」戰略,決意與日本和菲律賓聯手,大規模擴張在亞洲的導彈防禦系統,包括部署三部 X 波段預警雷達 (X-Band Radar) 系統,在西太平洋形成一個弧形導彈防禦網,遏制中國意圖昭然若揭。不過有美國軍事專家指,華府藉此威嚇中國的意圖很難實現,反而可能促使中國強化發展戰略核力量,令美國陷入一場打不起、贏不了的核競賽。

香港《文匯報》報導,日本自衛隊統合幕僚長 (總參謀長) 岩崎茂 8 月 23 日訪問五角大樓,與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登普西商討亞太區安全局勢及日美聯盟等話題。雙方達成協議,美國將最快在數個月內,在日本南部設置海基 X 波段雷達,地點很可能是沖繩島。


今次計劃是美國未來覆蓋亞洲大片地帶的導彈防禦部署之一部分,在日本南部部署的新雷達,可輔助美國 2006 年在日本北部青森縣部署的一個 X 波段雷達。據報美國還考慮在菲律賓加設第三個 X 波段雷達,若將三處雷達連在一起,將形成一個面向中國的「反導弧」,更準確地追蹤中國發射的彈道導彈。

對於美國擴大亞洲導彈防禦系統,《環球時報》形容「美國反導系統部署到哪裡,就把麻煩帶到哪裡」。中國國防部新聞事務局 8 月 23 日指,「中方始終認為,應從維護全球戰略穩定和增進各國戰略互信出發,慎重處理反導問題。主張各方應充分尊重和照顧彼此安全,避免把本國安全凌駕於別國安全之上」。

美方表示,擴大在亞洲的反導系統,「是為抵禦來自朝鮮的導彈威脅」,而非針對中國。誠然,美國在青森縣部署第一個 X 波段雷達時,有相當程度是用來防禦自朝鮮大浦洞導彈的威脅,但當美國準備在日本南部和東南亞部署第二、三個預警雷達,涵蓋範圍自然遠超防禦朝鮮,而劍指中國意圖不言自明。「反導弧」將使美國雷達監測範圍從覆蓋朝鮮全境,延伸至包括台灣地區在內的中國境內。北京大學國際安全事務專家朱鋒教授說,此舉可能是想加速軍事競賽。

在反導議題上,美國和日本可謂狼狽為奸。華府試圖借助南海及東海領土爭端造成的緊張態勢,趁機推進美國在亞洲的反導系統,形成對中國的戰略威懾,鞏固日本作為其東亞戰略體系的支撐地位;日本則急於利用美國勢力向中國叫板,加劇東亞安全局勢危機。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正研發先進的新型導彈,部分有能力打擊在亞太區執勤的美國航母,以阻止美國進入亞太,並壓制美國反導系統。中國安全事務分析師埃里克森和科林斯在《華爾街日報》撰文稱,「為了不讓中國得償所願」,美國可能陷入一場它打不起、更遑論獲勝的競賽。報道又稱,導防系統無力阻止中國開展「第二次核打擊」的能力。

《環球時報》指出,一旦亞洲「反導弧」完成,美國就可自稱盡了保護亞太地區盟國或夥伴的責任。雖然反導系統不可能對任何國家發動攻擊,卻有助於保護美國東北亞與東南亞盟國或夥伴,讓他們更願接受美國在亞太區的領導。 (接下頁)

[NT:PAGE=$]

這些都是美國在「重返亞洲」戰略下的重要考慮,但亞太區當前已為領土、自然資源爭端和高漲的民族主義情緒所困擾,美國推進反導計劃只會火上澆油,使該區更不穩定。

X 波段預警雷達 (X-Band Radar) 擁強大偵測能力,可識別 4000 公里外飛行、棒球般大小的物體,在實戰時可支援戰區高空防禦飛彈 (THAAD) 等攔截器,更可辨別誘餌導彈彈頭和真彈頭,是導彈防禦系統的重要一環。

著名軍事專家宋曉軍指出,美國雖未公布詳情,但美媒猜測計劃增設的雷達是陸基型的「前向 X 波段式雷達」 (Forward Based X-Band Transportable,簡稱 FBX-T) ,與美國 2006 年部署在日本青森縣的型號相若。

FBX-T 體積相對較小,機動能力強,可經海陸空三路運輸,部署於重要戰略地帶。 FBX-T 擴大美軍攔截器的「作戰領域」,增加整個 NMD 探測、威脅和防禦能力。

除 FBX-T , X 波段預警雷達還有 SBX 海基型。 SBX 設置在大型鑽油台上,可海上航行。 SBX 外形像巨型高爾夫球,高 85 米、重 2400 噸,造價約 10 億美元 (約 77.6 億港元) 。 SBX 由波音公司和雷神公司聯合研製,是美國陸基中途防禦系統 (GMD) 及太平洋「反導牆」的主要部分。

美國計劃大規模擴張亞洲導彈防禦系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副秘書長洪源表示,美國此舉是「進攻性威脅」,更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實質針對中俄的戰略核攻擊力。他稱,中國應認清屬性,強硬還擊。

洪源說︰「朝鮮若攻擊美國,導彈不可能先向南發射,再拐彎飛向美國,美國現有的部署已足夠,無需擴張到日本南部及東南亞。」加上 2002 年美國公布 7 個核打擊對象國,包括伊朗、朝鮮、中國、俄國,洪源認為,美國的軍事戰略一脈相承。

洪源表示,今次美國的「亞洲版」雷達預警系統,將令中國飛行器、衛星及中短程導彈實驗完全曝露。他稱,中國應界定設備的屬性,若為敵對性質應強硬還擊,將防禦網「完全打破」。 (接下頁)

[NT:PAGE=$]

美國早前在歐洲部署反導系統防範伊朗,包括愛國者 -3 、標準 -3 及宙斯盾系統巡洋艦及驅逐艦等。洪源指,今次的布點不同,美國企圖「在政治上獲得合法性,在氣勢上壓倒中國」。

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羅援少將表示,美國在亞洲擴張導彈防禦系統,意在打破地區平衡,遏制中國戰略核力量。他呼籲中國政府切勿掉以輕心,除履行既定發展戰略,還要採取「不對稱」方針,「對手害怕什麼,我們就發展什麼」。

羅援指,今次美國擬在亞洲部署的預警雷達,主要功能為定位,即發現、識別、跟蹤目標,並向攔截導彈提供更長運行時間及來襲導彈的數據參數。美國藉此形成亞洲反導網,對亞洲一些國家實現 24 小時戰略偵查。

他續稱,今次擬部署的X波段的雷達和攔截導彈,在技術上與歐洲反導系統相似,惟對象不同。儘管美軍號稱針對朝鮮,但其實朝鮮的導彈已沒威脅,加上今次在中國周邊部署反導體系,遏制中國的意圖十分明顯。

冷戰後期,由於蘇聯掌握強大核力量,美國害怕「核平衡」被打破,提議兩國簽署反導條約。美國前總統雷根 1983 年 3 月宣布實施「星球大戰」計劃,在外太空和地面部署高能定向武器攔截導彈,防止國家及盟國受核打擊,並要求日本、英國等盟國參與。

克林頓政府 1993 年宣布「星球大戰時代」結束,改以國家導彈防禦系統 (NMD) 和戰區導彈防禦系統 (TMD) 代替。 TMD 主要保護海外駐軍及盟國安全,日本是主要成員,意在遏制朝鮮和中國。

布希 2001 年上台後,統一 NMD 和 TMD 為彈道導彈防禦系統 (BMD) 。同年 12 月 13 日,他宣布退出美蘇 1972 年簽署的《反彈道導彈條約》,把建立歐洲反導問題推上國際舞台。

俄國知道該系統將削弱本土核威懾力,要求北約擔保不會針對俄國,遭拒絕後,決定重取反制措施,在加里寧格勒部署可以覆蓋波蘭全境及德國東部的「伊斯坎德爾」導彈。歐巴馬上任總統後,為緩和兩國關係,轉而在距俄較遠的地區建設新反導系統,將在土耳其、保加利亞及波蘭建設監測系統。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