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檀:著重於內部市場化國企改革才能成功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1-13 10:33
每經評論員葉檀
資產證券化方興未艾,資產證券化與上市不能劃等號。2014年與2015年是國有資產證券化的高峰期。2014年超過20個省市劃定國資改革路線圖,2015年,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推出的可能性極大。
國企改革都與證券化、股市有關:第一次是1998年的重組股熱潮;第二次是2007年央企資產注入、整體上市;第三次就是目前的混合所有製改革、國資證券化改革。
從地方政府已出台的國有企業改革具體方案看,在資產證券化目標上,各地紛紛列出了企業集團上市計劃:能整體上市的都整體上市,不能整體上市的則考慮部分上市或引進外部投資者。如湖北省提出了明確目標,到2020年,力爭將全省國有資本證券化率提高到50%。資料顯示,湖北國有資本證券化率目前僅13%,增長空間巨大。湖南省的目標是到2020年國有資產證券化率達到80%。
平安證券認為,從各地目前已經公佈的情況來看,各地提出的資產證券化率目標一般在50%以上,目前國有資產證券化率只有不到一半的水平。地方國資爭先恐後提高資產證券化率,如按保守估算,至2015年末,全國地方國有資產證券化規模將比目前增長5.3萬億元,這個增量相當於截至2013年底A股總市值的22.3%,這不是個小數字。
絕大多數地區的國企改革、國資證券化與上市掛鉤,對於股票市場未必是個大利好。如果國企效率高、盈利好,上市之後與投資者收益共享風險共擔,當然是件好事,但從以往國企上市之後的情況看,情況未必如此樂觀。國企行政色彩濃厚、市場禀賦不足,直接表現在股票市場上,融資重於分紅。
統計顯示,1998~2000年間,國有企業上市融資4934億元,3年間上市公司僅支付紅利522億元,國有企業從股市中獲得的淨融資約為4412億元。2006年、2007年的國有企業改革主要是針對國有大企業的改革,核心是大型企業調整重組,央企做強做大,此後A股陷入長期低迷,直到2014年下半年。此次國企改革再出發,會從股票市場融資多少?
證券化是融資交易的一種方式,未必需要通過某種狹隘的方式進行證券化。如經營性、不牽涉經濟安全的地方國有資產,通過證券化之後在股權交易平台進行交易,國資未必需要擁有控股權,獲得控股權的主體可以通過企業改革或者再次併購重組,讓企業獲得新生。而通過證券交易平台重組股東結構,形成新的管理團隊,是與上市之類的證券化方式截然不同的市場化資本運作方式,並且還能通過改良企業內部管理基因,使整個社會的效益獲得真正提升。
目前,國資平台正在“變性”,改變為資產整合平台,如安徽分類推進不同功能的國有企業改革,大力發展各類資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製經濟。對競爭性領域的國有企業,鼓勵引進戰略投資者,鼓勵引入優先股等模式,加大整合重組力度,積極推進國有企業整體上市或主業資產整體上市。廣東支持龍頭企業圍繞主業,按照市場化原則,整合省屬同業企業以及同類業務,支持控股上市公司通過資產注入、非公開發行股票、併購重組等方式,整合省屬二級及以下企業,做強做大主業突出的資本平台。
改革成功的前提,是國資整合平台必須具有市場機制,必須有專業金融人士主導,有嚴厲的規則制約,否則,一個個雨後春筍般出現的國資資本平台,將擠壓目前具有市場色彩的民資資本平台。
國資證券化伴隨國企改革進程,並非新生事物,以往改革過於著重在融資,內部管理體制通常行政僵化,目前的改革如果僅僅局限於融資,將是悲劇,著重於內部市場化改革,才是成功之基。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