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電聯行平台讓失信者沒機會擠占誠信者資源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8-28 13:20
現代社會治理如何實現「善治」的目標?行事高效的政府、相應適宜的治理手段和高度配合的民眾基礎,是三個缺一不可的影響因素。其中,與時俱進的治理手段是保證社會治理做到公平、公正,保障公共利益最大化,確保政府治理以人為本、從「善」出發並達到「善治」的關鍵。8月26日,一直深耕於大數據應用領域的金電聯行公司在北京柏悅酒店隆重舉行了全新升級的大數據社會治理平台媒體見面會。會上,金電聯行鄭重推出應用於社會治理領域的兩項全新升級的重磅產品——大數據社會化治理平台和數控金融監管服務平台。
見面會現場
社會治理,是古今中外歷朝歷代的首要任務。以龐大繁冗的統計工作為代表的傳統治理工具,隨着時代的變遷,在漸漸失去效用的同時也不斷經歷着更替換代。在互聯網時代,信息如浪潮般在社會中涌動,體量大、更新快。這雖然給社會治理增添了干擾和難度,但也給政府治理、決策提供了新視角、新手段。
以數據的挖掘機制為根本,將數據價值應用於不同場景來滿足不同用戶需求,則是發掘數據價值的意義所在。喚醒沉睡的海量數據,剝離掉與應用目標無關的數據,讓數據「為我所用」,是大數據應用的終極目的。大數據社會化治理平台致力於為社會管理者提供綜合性的數據服務,為他們的經濟管理、社會服務工作提供智能化的手段。而數控金融服務監管平台則側重服務於政府金融監管,尤其是針對管控難度較大的新金融領域,使金融監管部門的監管行為能夠做到直達病灶、有的放矢。
「數據」是社會活動的痕跡,是社會治理的客觀依據。但是,對數據的認識和技術處理方式、水平,直接影響着數據價值的開發。目前,大多數市場主體已經意識到數據在經濟活動與社會管理中的重要性,但對「如何充分發揮數據的作用」仍未找到切實可行的辦法,甚至一籌莫展。金電聯行研發的兩大平台產品視「數據」為有生命的信息載體,用大數據、雲計算技術對海量數據進行(授權)采集、挖掘、清洗,並利用人工智能進行深度分析和應用,用機器自學習技術讓數據處理自動運轉起來。這一產品設計的核心思路為發掘數據價值提供了良好范本,更為現代社會治理工具創新打下了基礎。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副會長、金電聯行董事長范曉忻在見面會上全面講述了金電聯行在征信、金融、產業發展等領域的大數據理念和創新科研成果。他強調,大數據應用已經深入覆蓋中國多地地方建設與產業發展之中。在此大環境下,以大數據的「有用」和「易用」為科研的出發點,金電聯行產品的獨到之處是基於多維數據的精確拼圖進行數據分析。它的智能數據處理體系既包括評價主體間的橫向數據和以時間為維度的縱向數據,也包括全國性的「條」數據和區域性的「塊」數據,從而不僅囊括了全行業的數據,而且涵蓋了細分的全產業鏈數據。這種多維數據拼圖技術大幅提升了數據分析和處理結論的有效性和針對性。此外,他就金電聯行在建立大數據標准、建設智能化數據工廠等新興領域的創新思想與所取得的突出成績進行了介紹。
清華大學信息技術研究院教授鄭方在會上對金電聯行向社會奉上的社會治理「大餐」表示大力支持,對金電聯行的大數據理念與技術創新深表認同,並對金電聯行在大數據領域多年的辛勤耕耘給予極大的贊許。他向與會嘉賓和媒體人士深入講解了當今大數據對科學技術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對大數據技術應用於社會治理、金融服務、產業建設等諸多領域的發展前景表達了樂觀態度且進行了深刻展望。他與范曉忻向與會者鄭重匯報:為將清華大學的大數據科研成果與金電聯行的雲數據挖掘、雲信用計算、雲結構服務三大核心技術優勢相互融合以尋求更大的科研突破,清華大學與金電聯行聯合成立的「金融大數據研究中心」已獲得清華大學校務會的批准,並已建設、裝修完畢,下月正式啟動。
「善治」不能呆板,客觀而又不失靈活,切合社會治理需求才是設計治理工具的出發點。大數據企業信息檢索、大數據信用動態跟蹤、大數據風險量化分析等一系列細化的大數據應用為社會治理達到「善治」成效,提供了多元化的組合應用方式。
金電聯行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首席科學家朱志偉在見面會上談到,此次升級推出的社會治理平台是IT與DT數據技術相結合的產物。經他的介紹,可以認為,金電聯行研發這兩個平台產品是將其原有的成熟平台,諸如大數據風險量化平台、一站式征信平台、信用信息雲服務平台等多個功能相對獨立的平台,進行智能整合,「一站式」滿足當前社會治理的綜合性需求。通過數據采集、數據拼圖、API接口服務、數據轉換等技術加工數據原材料,輸出以數據檢索、信用跟蹤為主的情報服務、數據體檢服務、信用應用服務、社會環境服務、數據專家服務,是平台搭建流程和產品類型。更具創新意義的是,金電聯行的科研團隊將大數據社會治理平台從工具型升級為應用型,直接為政府提供具體的應用場景,將操作門檻降到最低,以保證平台功效得到最大發揮。
「充足的數據、科學的算法和人工智能,以及品牌、口碑,構成金電聯行的三大優勢。」朱志偉在會上如是說。他從政務信息、政府決策、城市管理、民生建設四個需求分類出發,深入解析了金電聯行挖掘數據服務市場需求的邏輯及產品研發思路上的「樹形」結構。他表示,園區管委會、招商局、金融辦等政府監管部門對社會治理的大數據分析服務有着極為迫切的「強需求」。為滿足社會各領域健康發展的數據應用需求,以規范化、規模化和流水線化為特征的「智能數據工廠」是加工、提煉數據價值的最佳途徑。
「數控金融監管服務平台是大數據社會治理的重要應用。」金電聯行項目規劃總監馬潔說。為了應對中國某些新金融企業在運營過程中發生的違規、違法行為和由此導致的金融風險問題,以金融辦為主要監管執行者的政府監管部門對大數據應用於金融監管服務具有迫切需求。目前,數控金融監管服務平台落地「數谷」貴陽,已經為大數據根植於金融監管服務提供了成功范例。就技術層面來看,馬潔談到,綜合解析爬蟲技術抓取的互聯網數據、企業填報數據、API接口傳輸的數據及金電聯行的自有數據,協助監管部門,為其提供企業金融產品運營排查、企業操作合規排查、企業風險經營管理排查等系列服務,建立諸如新金融企業信用評級和「黑名單」機制,為政府新金融監管提供客觀、公正的技術手段,並為政府監管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和智能化體系。
合理、公平、公正地配置社會經濟資源,提高社會資源利用效率,是政府部門善於治理社會,以「善」為治理起點與終點的重要內容。
通過大數據理念和技術的實踐,金電聯行的兩大平台產品讓失信者沒有機會擠占誠信者的資源。首先,兩大平台能夠記錄、分析企業的經營數據,並給予評級,讓失信者「浮出水面」。其次,平台的大數據信用動態跟蹤功能和智能化數據分析機制能夠對企業活動進行實時監控,使失信行為無處遁形。再者,專業化的定制信用報告服務可以給用戶明確、權威的信用報告。如此,金電聯行的社會治理產品將極大地提高政府管理部門在社會經濟資源配置職能上的能力,彌補市場的不足,緩解資源配置失衡。
當今,社會治理不再以「治」為本,而是講究治理的柔性、成效和可持續性。這不僅須要與時俱進的治理理念,而且要求政府掌握智慧型的治理工具。作為社會治理的兩大新型應用,金電聯行的大數據社會化治理平台與數控金融監管服務平台,既順應着「大數據+」的時代浪潮,又開創了大數據智能化社會治理的新篇章,為化解當下社會治理的關鍵問題給予了一整套綜合性、機制化的解決方案。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