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挺豪專欄】《趨勢高手》軍公教理財,四步驟自己做
朱挺豪 2016-08-25 13:31
從小到大,身邊有不少軍公教的親友,從唸書開始,家裡長輩就一直希望我找公職工作,畢竟有不錯的社會地位、有穩定的工作與收入、既不必煩惱溫飽,也不用擔心退休保障,但是最近面對年金改革,已讓一些朋友的危機感大增。
「看來不能仰賴年金了,我得自己想想辦法!」一位擔任國中主任的老同學在通訊群組裡這樣說,語氣裡透出一絲無奈。我告訴他,反正距離退休還有一段時間,現在開始規劃,也不算太晚!
但話說回來,軍公教人員到底該怎麼做理財規劃?我建議按照四個步驟進行:
一、 計算每月閒錢
大家應該都認同,「行有餘力再投資」,也就是說,「閒錢」才該是投資的主要來源,因此,第一個步驟是檢視每個月扣掉必要的生活支出後,可以進行投資的「閒錢」有多少。
舉例來說,一個月薪6萬餘元的公務員家庭,夫妻雙方薪水假設 12 萬,扣除每月房貸、餐飲、保險、孩子的學費、交通費等加總後固定支出 7 萬元,再扣除應急儲備金 1 萬元,可作投資金額約 4 萬元,就可以設定一個每月上限 4 萬的投資計劃,依此類推。
投資計劃最擔心的就是意志不堅而中止,數年心血可就功虧一籄。但如果因為不可抗力而急需用錢怎麼辦?事實上,股票與基金不像定存或房產,都是流動性相對更好的標的,如果真需要急用大筆資金,而得從投資部位抽回資金,短則三天,長則七八個工作天,資金就可以回到帳上,不必太過擔心。
二、 設定期望報酬
先以退休金規劃為例,假設除了政府給付的年金以外,你想額外為自己準備一筆退休金,便可以設定期望報酬率,例如每年成長 5%,或每年成長 8% 等。
要記住「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以及「高報酬、高風險」的道理,愈高的期望報酬代表規劃出投資組合裡高風險資產的比重也會拉高,意味著投資人承受的風險通常也會因此加高,因此,期望報酬的設定一定要結合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並不是愈高愈好。
三、 進行資產配置
台灣的投資人似乎很少做到資產配置,大家都希望一檔基金就能帶來餘生的財富。但還是讓我們面對事實吧,押注式的投資習慣一定得改,因為我們的退休金可承受不了某個黑天鵝事件。資產配置是執行理財規劃最重要的一步,依照理論,資產配置決定理財成敗的九成。但資產配置到底是什麼?用一句話講,就是將資金分散到各種不同的資產類別之中。以基金投資為例,就是股票、債券、黃金、(REITs)不動產證券化等不同種類的基金。
舉例來說,如果你第二步驟設定了較高的預期報酬率(例如 8%),那麼可能股票的比重就該高一點,相反的,你不希望承受太高的風險,投資級債的比重就可以高一點。
有一點很重要,建立投資組合的過程裡,至少應包含四種以上的基金資產,每類資產至少要佔 5% 以上,才能有效分散風險,但是同一類資產比重也不要超過 30%,風險才不會過度集中。
四、 定期恢復配置比重
按照資產配置開始進行投資以後,就要記得定期把配置比重調回原先設定的水準(再平衡),如果沒辦法每季做到再平衡,我會建議以「半年」為單位,把投資組合依原先配置比例重新調整一次。
我在之前文章有提過,再平衡之所以需要,是因為市場有波動,我們原本設定好的股債投資比例,在經歷一段時間的市場變動後,各資產會有不同的漲跌,投資比重也會因此偏離。這時,就有必要透過「再平衡」的機制,把比例調回來,這種作法不但有「逢高獲利、逢低加碼」的效果,也才能讓投資組合的配置比重回復與理財目標一致。
實務上的做法就是在每年 1 月初、7 月初,重新計算一下投資組合裡的各基金比重,然後透過買賣,或是轉申購的方式,將比例配置回來設定的水準。
總歸一句,投資不難,難的是有紀律、不間斷的投資,這不止考驗人性,能否有穩定的收入可以進行投資也是問題;而與其他族群相比,軍公教朋友每月現金流量較好預估,也不致因為收入不穩而造成扣款中斷;這是先天的優勢,也讓軍公教理財規劃的成功性有機會比其他族群更高!
而且看完上面的說明,你應該發現,自己動手規劃一個投資組合並不難,那不妨現在就動手做吧,10 年、20 年之後,也許你會感謝現在的自己!
更多資訊請參考鉅亨基金交易平台:https://www.fundsyes.com/Tool/SuggestionList.aspx
- 白宮變天!美股前景佳 惟須留意三大隱憂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