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夏天改變了Uber的一切:中國、無人和未卜的前途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8-23 14:40
導語:美國科技博客 VentureBeat 今天撰文稱,在出售優步中國、拓展無人駕駛等新業務之後,Uber 的前景看似更加明朗,但實際上反而更加復雜,充滿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以下為文章全文:
過去 3 個星期,經過了一系列果斷的措施後,Uber 為未來的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這條路徑究竟會幫助這家專車巨頭邁向巔峰還是懸崖,現在還很難說。
由於並不知道 Uber 內部的財務細節、盈利能力和燒錢速度,所以我們可以對該公司做出兩個同樣符合邏輯的判斷。
第一:短短幾年內,Uber 便在其 CEO 特拉維斯 · 卡蘭尼克 (Travis Kalanick) 的領導下成為硅谷最具野心的創業公司,規模甚至超出多數人的想象。事實上,Uber 似乎一心一意想要改變交通出行的方方面面。
第二:Uber 卡蘭尼克已經失去了重點,該公司拓展了太多業務,但卻沒有證明其核心服務的可持續性。相反,該公司似乎在不遺余力地支撐其高企的估值。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種情節並不相互排斥。
有一件事情是確定的:無論碰到什麼困難,Uber 今後幾年仍將是最受關注的科技公司,並將給行業帶來巨大的影響。但在「高空走鋼絲」的過程中,該公司也將面臨巨大的風險,但由於風險和回報通常成正比,所以他們既有可能取得巨大的成功,也有可能遭遇重大的失敗。
從某種角度來看,Uber 對此並不陌生,這家公司經常登上各大媒體的頭條,有的因為監管障礙,有的因為司機訴訟,各種原因不一而足。即便是按照 Uber 自己的標准來看,該公司的風險也在過去 3 周急劇增加。
這一切都始於 7 月 31 日,Uber 當天宣布將中國業務出售給競爭對手滴滴出行,並因此退出了這個短短兩年就虧損 20 億美元的市場。此舉表明該公司撤出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市場。但此事還是引發了一些積極的評論,例如《與滴滴交易後,Uber 將放手挺進其他市場》。
按照這個邏輯,失敗就是勝利,因為 Uber 已經為 IPO 開辟了一條更好的道路。中國可能是全球最大的專車市場,但被屏蔽在這個市場之外似乎並沒有引發投資者的太大擔憂。最終結果如何,我們將會拭目以待。此舉或許將幫助 Uber 在財務上實現穩定。但也有可能限制該公司的長期增長前景。
但在形勢明朗之前,我們上周了解到,Uber 將於本月晚些時候在匹茲堡首次測試無人駕駛汽車。自從與卡內基梅隆大學展開合作後,Uber 便一直在開發無人駕駛汽車,甚至挖走了卡內基梅隆大學的整個研發團隊。卡蘭尼克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開發無人駕駛汽車對該公司的未來發展十分必要。
「很明顯,我們在山景城的朋友也希望進軍專車領域,我們需要確保還有另外的無人駕駛汽車。」卡蘭尼克對彭博社說,「因為如果沒有這樣的選項,我們就會失去所有業務。」他補充道,開發無人駕駛汽車「關系到我們的生死存亡」。
卡蘭尼克指的或許是谷歌的 Waze 應用提供的拼車功能?如果是,他似乎對這項功能的威脅夸大其詞,畢竟對方只是瞄准了 Uber 帝國的一個角落。
與此同時,Uber 還宣布收購 Otto,這家公司的重點是通過一套設備將現有的長途卡車變成自動駕駛卡車。Uber 還投資 3 億美元與沃爾沃共同開發無人駕駛汽車。實際上,匹茲堡測試中使用的汽車就來自沃爾沃。
卡蘭尼克和 Uber 顯然認為無人駕駛汽車和卡車對該公司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但在我看來,發展邏輯卻未必如此明確。
首先,Uber 當今最重要的資產似乎就是司機。總是大聲疾呼自己的最終目標就是讓所有司機失業,對於 Uber 來說似乎蘊含着巨大的風險。多數 Uber 司機或許都不會長期擔任 Uber 司機,但極力強調司機是被顛覆的對象,或許會在未來幾年吸引新的司機時,對該公司構成障礙。
Uber 真的計劃向長途卡車公司銷售無人駕駛工具嗎?卡車是個非常專業化的行業,這些工具可能會與沃爾沃形成利益沖突,後者正在開發自己的無人駕駛長途卡車——多數大型卡車公司也都在從事這類開發。所以,形勢似乎更加復雜了。
同樣令我感到困惑的是,誰將擁有這些無人駕駛汽車?Uber 表示,該公司不想親自生產這類產品,但它是否會從沃爾沃和其他公司購買這些車輛,然後上路運營呢?倘若如此,就要簽訂混亂且昂貴的車隊管理協議。沃爾沃或其他擁有或運營無人駕駛車隊的廠商是否會與 Uber 簽約?
第三種可能:消費者購買無人駕駛汽車,然後與 Uber 簽約,在閒置時由 Uber 調配。從本質上講,這就是 Uber 目前的運營模式,只是砍掉了司機。
在這些設想中,都存在傳統成本和新的成本。無論誰擁有汽車,都必須通過 Uber 的用車過程賺錢。沒人知道這些汽車的維護成本,也沒人知道理論上的安全性提升將如何抵消這些成本。砍掉司機所節約的人力成本,是否足以抵消由此產生的費用?
在我看來,這些對於無人駕駛汽車的關注似乎都給 Uber 的財務生存能力引入了異常變量。這甚至還沒有考慮最根本的問題:Uber 的無人駕駛汽車真的能夢想成真嗎?消費者會接受嗎?在使用 Uber 專車時,能否自主選擇是否使用無人駕駛汽車?這是否會影響保險定價?(最後一個問題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誰擁有汽車,以及誰在使用過程中負責。)
對於 Uber 而言,最明確的短期利益或許就是競爭對手 Lyft 正在主動謀求出售。隨着 Lyft 被收購或徹底退出市場,Uber 的核心業務面臨的競爭壓力將會降低。
這還將為 Uber 贏得更多時間來謀劃自己的宏偉野心。這些偉大想法自然會在硅谷贏得掌聲和喝彩。事實上,如果 Uber 最終主導了所有私人出行領域,就有可能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
但它未來的道路似乎越來越復雜,風險也越來越大。更何況,逐漸失去耐心的投資者或許會發現,這樣的時間表反而會導致該公司的確定性不升反降。
對於我們這些與之沒有利益關系的旁觀而言,這一過程卻令人興奮不已。請系緊安全帶,一起來體驗這趟硅谷歷史上最刺激的旅程吧。(書聿)
- 投資10至18歲孩子的最佳方案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