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的有緣人和無緣人的心理法則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8-16 07:50
書名:《金錢的有緣人和無緣人的心理法則》
作者:內藤誼人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7月
內容簡介
我們都會有這樣的困惑:明明可以正確地下判斷,可總是判斷失常呢。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你成了「與金錢無緣的人」。在本書中,作者一邊用實例介紹人們在購物、投資時的內心動向,一邊就「如何做才能正確地下判斷」這個問題展開深入思考。掌握本書介紹的這29個心理習慣,金錢就會如潮水般涌來!
作者簡介
內藤誼人,日本著名心理學家、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社會學研究科博士、安捷魯有限公司董事長。他在以說服交流為主的社會心理學和以精神分析為主的臨床心理學方面成就顯著,被稱為「日本最狡猾的心理學家」「心理學之神」。他著書幾十種,幾乎本本暢銷,在日本引起了狂熱的心理學浪潮。目前已引進出版的作品主要有《「蒙混」心理術》《百分百說服力》《攻心說話術》《攻心說服力》《不會被人怠慢的技巧》《排隊的收銀台:哪一隊走得快?》《黑禮儀,潛規則》《博弈心理學》等。
你的判斷永遠是錯誤的
總是不斷算計得失
以圖做出合理的判斷
然而這種想法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你屬於下面那個類型呢?
是買東西之前總要貨比三家、詳細調查,然後才敢掏錢下單?
還是常常沖動購物,買或是不買基本看心情?
其實與你到底屬於哪個類型,並沒有什麼關系。因為無論哪個類型的人,幾乎都一致認為貨比三家的基礎上做出的選擇才更合理,這是無疑是人們的共識。
反之,即使全憑一己之好惡、感情用事做出了判斷,只要自己能夠接受,那麼這次購物經歷就是足以令人滿意的。
即使花了大價錢,只要能從購物中獲得滿足感,那麼你就絕對沒有買虧。
因為比起金錢的盈損,優先個人情感才是最為合理的判斷。不管周圍的人說什麼,只要你自己有滿足感,就足夠了。
那麼接下來我們將討論的,是當我們將盈損得失放在第一位時的判斷方法。
也就是,當我們撇開個人好惡等情感因素,以「哪個更合算」「哪個更省錢」之類經濟上的觀點出發做出購買判斷的情況。例如給家里的電視更新換代,對比做晚餐時要用的肉類,研究錢該存進哪家銀行,該買哪種保險,哪家的旅行套餐性價比最高,等等等等。那麼在面對這些問題時,我們真的能做出「合理的」的判斷嗎?
我們總以為自己是在合理判斷的基礎上,精挑細選一番之後購入的,但如果告訴你,事實上這些判斷都是「不合理」的,你會作何感受呢?
不不,還是換個說法吧。
實際上,那些你自以為合理的判斷,其大多數都都是「不合理」的。
你做出的判斷合理嗎?
現在,讓我們做一個心理實驗。希望讀者們能和我一起思考一下。
「你打算賣掉現在開的汽車,換一輛新車,於是來到了車行。
第一家A車行的新車售價是295萬日元,舊車的收購價為80萬元。
汽車型號相同,且不考慮消費稅因素。
那麼,A車行和B車行,你將會選擇哪家以舊換新車呢?」
很多人應該已經注意到了,實際上,不管在哪家車行換新,總支出金額都是215萬日元。
B車行的新車售價雖然便宜10萬日元,但A車行的舊車收購價則要高出10萬日元,所以綜合考慮,無論選兩家中的那家,都是一樣的。
然而,大多數人卻會選擇新車售價較為便宜的B車行。
美國馬里蘭大學的喬伊迪普.斯里瓦斯塔瓦(Joydeep Srivastava)通過實驗證明了這點,他表示,想買新車的人是終究是立足於「買家」立場的,因此相較於「販賣」舊車,他們的眼光是優先「購買」的,所以便導致了這種結果。
實際數據顯示,選擇B車行的人占了73%,而選擇A車行的人僅占15%。
理性地思考一下就會明白,二者之間其實並沒有任何差異。支出的金額是完全相同的。
然而,只因自己站在買方立場上,就會想當然地認為選擇B車行更加便宜合算,進而產生極大的差異。
接下來讓我們再做個更加令人驚訝的實驗。
「想象一下,你打算購入一款音樂播放器,並在為此攢錢。然後很幸運的是,這款商品竟然開始了為期僅一周的半價促銷活動。當然,你肯定滿心歡喜,打算馬上買下它了。
然而,這時你正在用的另一樣電器(比如說電腦或者打印機之類的)出現了故障,可能要花錢修理。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是你的話,會做出怎樣的判斷呢?」
是不能錯過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買下音樂播放器呢,還是因為需要預留出修理費,就把購買音樂播放器的計劃延後,暫且放棄呢?
在這個心理實驗中,一開始打算趁半價促銷購入音樂播放器的人數達到了91%,占壓倒性多數。
不過,令人意外的是,一旦得知修理故障電器要花錢,就會有相當一部分人轉而優先手頭的電器,放棄半價促銷的機會了。
最終,不在乎修理費用堅持購買音樂播放器的人數驟降至了29%。
主持該實驗的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安東尼·巴斯塔迪(Anthony Bastardi)指出,我們往往會將原本毫無關聯性的情報納入自己的考量范圍,並以此為依據做出不合理的判斷。
也就是說,從合理性的角度進行思考的話就會發現,心儀的音樂播放器與待修電器,這二者是毫無關系的,完全可以分開來考慮,沒有理由只能選擇其中一個。
因此,優先僅為期一周的促銷,暫緩修理電器,等手頭寬裕了再修才是最為合理的判斷。
修理費掏得或早或晚,故障電器也總歸是要送去修理的。只有這點是不會動搖的,以此制定方針才是正確的選擇。
所以不考慮那些多余的事情,直接做出最合算的購物選擇就行了。
然而,受到「修理要花錢」這一情報的影響,很多人都會對這些合理的好處視而不見,放棄了半價促銷的機會。
你去逛廟會,來到了幾家炒面攤前,第一家炒面500日元一份,另一家賣550日元。理論上當然是在便宜50日元的那家買才既經濟又實惠。
可是比起在滿臉凶相的大爺家的攤子上買500日元一份的,你寧可轉投隔壁溫柔漂亮的大姐家的攤子,這樣心里也會舒坦些。哪怕貴上那麼一點,這時候我們還是會不由自主地將感情放在優先的位置。
不管怎麼努力進行理性的思考,無論怎樣努力回避損失以求獲利,「你的觀點」以及「無關的情報」,會很輕易地使我們的判斷被感情牽着鼻子走,一個不小心就做出了不合理的判斷。
「自以為自己是在進行理性的思考,卻沒有意識到這種自以為是的想法本身就是不理性的」。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