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台股

撤資?長和從香港公司變離岸公司 李嘉誠大動作引市場揣測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1-12 11:55


新年伊始,掌控兆元商業帝國的香港首富、長和系主席李嘉誠突然宣布對其資產實施「世紀重組」計劃。如果方案成功通過,港人耳熟能詳的兩大藍籌公司長江實業(0001-HK)與和記黃埔(0013-HK)將會成為歷史,取而代之的是兩間在開曼群島成立的新公司「長和」與「長地」,分別掌管集團的地產與非地產業務。雖然李嘉誠一再強調此舉純係為「做生意方便」,但一向被視為「股市明燈」的李嘉誠突然作出如此大動作,自然引起市場不少揣測。86歲的老超人,正面對前所未有的質疑。

據香港《文匯報》「特稿」分析,「長和」與「長地」選擇在開曼群島註冊成立,而非近年來政局動盪的香港,這無疑是整個重組方案中,最引人遐想的焦點。從法律層面看,相當於將兩間總市值逾6600億元的龐然大物,從純粹的香港公司轉變成離岸公司。「遷冊」之說頓時甚囂塵上,有不少分析甚至斷言,李嘉誠此舉是在部署「撤離香港」,認為他對香港的未來沒有信心。


對此,李嘉誠在上周五的記者會上回應稱,之所以在開曼群島成立,純係「做生意方便」,與「撤資」無關,也不是「變相遷冊」,並指過去十多年有75%的香港新上市公司,包括國企、民企都在開曼、處女島等地註冊。他的頭號大將、和黃董事總經理霍建寧也強調,企業在開曼註冊相當普遍,不應將之解讀為「撤資」甚或「走佬」,他並反問「阿里巴巴去美國上市,馬雲是不是『走佬』呢,當然不是啦!」

平心而論,阿里巴巴集團直接「投奔美帝」,港人想買其股票也無從入手。相比之下,長和仍選擇在香港上市,卻被扣上「撤資」的罪名,霍建寧的委屈可以理解。集團的眾多高管亦不認為是「遷冊」,在長實副董事總經理葉德銓看來,「Jardin(怡和)才是真正的遷冊,我們不是」。

曾是香港英資企業龍頭的怡和,在1983年3月宣布將公司註冊地由香港遷到百慕達,當時也曾令香港社會為之震驚。表面上看,這兩起事件似乎有相似之處,但實質卻大不相同。怡和不僅「遷冊」,還放棄香港上市地位,並改到倫敦及新加坡掛牌上市,在實質上完成「退出香港」的部署。而新成立的長和及長地,將繼續在香港上市,前者更會沿用長實在港交所的0001股票號碼,相信恒指公司也會維持長和及給予日後長地藍籌地位。這也是李嘉誠否認重組是「遷冊、撤資」的主要理據。

市場對重組方案的另一大不解,是李嘉誠大膽放棄長和系目前的「垂直控股」架構。李嘉誠家族現只需要持有長實43.42%股權,便可穩控系內所有公司。若海外金融大鱷想狙擊「超人」,需要收集近44%的股權,而市場上的「街貨」還不到57%,但完成重組方案後,李嘉誠家族變成平衡地持有兩家長和及長地各約30.15%股權,即市場上長和及長地的「街貨」變相近7成,雖然狙擊所需的資金可能一樣多,甚至更多,但收集31%的股權理論上較收集44%容易,反而令李嘉誠的控股地位更易受到威脅。

不過,改革往往是「若有一弊,必有一利」。有「超人」光環加持,重組後的長和與長地,總市值將會較今日的長實與和黃有增無減,保守估計也會達到8000億元以上水平。要對其進行敵意收購,需要動用的資金將會數以千億計,全世界有此實力的財團恐也寥寥無幾。何況根據上市規則,持股量達5%就要對外披露,若真有大鱷啟動收購計劃,李嘉誠家族也有足夠時間警覺並進行針對性的部署。

有關這次重組的好處,李嘉誠認為可以消除長實股價較資產淨值的折讓,然而重組後,所有地產業務會注入長地,由於目前長和系內的不少資產是大型商場,將會令長地類似於一間「半地產、半收租」的公司,股價則有可能更接近於收租公司的表現,資產折讓會否消失卻是疑問。翻查紀錄可發現,截至上周五,本地收租公司的折讓程度較地產公司有過之而無不及,會德豐(0020-HK)折讓54.32%,新世界發展(0017-HK)折讓49.47%,麗新發展(0488-HK)更高達82.62%。以此推斷,長地恐怕仍難逃資產折讓的宿命。

無論如何,李嘉誠宣布重組大計後,長實與和黃的外圍股價應聲暴漲,總市值一夜之間共計暴增至約7336億元,增加了約719億元。眾所周知,香港地產股的折讓一向較大,多數時間普遍在3-5成左右,若新成立的長和、長地果如「超人」所言,折讓大幅減少甚至出現溢價,其他地產公司或許也會在眼紅之下,紛紛追隨「超人」的步伐,帶來又一次改革的浪潮。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