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三大壓力促使國企改革加速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8-08 08:30


本文由安邦咨詢授權和訊網智庫發布

國企改革是從90年代初開始的,可謂改革一直在路上,但為何最近推動力度又一次加大了呢?


海通證券(600837,股吧)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認為,這與國企當前正面臨的三大壓力有關,即虧損面擴大、債務膨脹和信用危機。

財政部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6月國有企業利潤總額11272.4億元,同比下降8.5%。在總資產規模不斷增加的同時,國企利潤繼續下降,意味着國企的虧損面在繼續擴大。

李迅雷估計國企虧損面超過25%。第二大壓力是債務規模不斷膨脹,上半年全國國企(非金融)負債余額達到83.55萬億,若按中長期貸款利率4.75%計,假設全年債務余額的中位數等於上半年的債務規模,李迅雷估計2016年的國企債務利息支出將為3.97萬億,這幾乎等於2015年新增的GDP。國企的債務規模如此之大,若按目前17%左右的增速,那麼,到今年年底,國企的債務總規模將追上美國所有非金融企業的債務總規模(13.4萬億美元)。

第三大壓力是債務到期不能兌付的信用壓力,截至2016年7月底國內信用債市場違約者近七成來自央企和地方國企,這只是顯性的違約,若考慮到國企在銀行的延期還貸或借新還舊方式掩蓋下的問題貸款,銀行的實際不良率會大幅提升。從數據上看,顯然存在投資資金與企業的錯配問題,即經營效益不好的國企大規模增加投資,經營效益相對好的民營企業則審慎投資。李迅雷估計國企創造的GDP估計只占所有企業的25%左右,但債務估計要占所有企業的70%左右。

之所以會出現三大危機,究其原因,是國企的融資成本低,增加投資既有政治任務,又不用太考慮投入產出比。而銀行也更願意把錢借給國企,因為銀行有利潤考核壓力,必須把錢貸出去,但貸給民企的道德風險更大。

民企不願增加投資,一方面是融資成本高,另一方面,在經濟下行階段,投資回報率降低,缺乏好項目。

正是由於國企、民企和銀行各有各的算盤,才導致了目前這樣一種惡性循環:低效的企業進,高效的企業退,銀行的不良資產增。這也成為當前國企改革必須推進,去庫存、去產能、去槓杆必須見成效的原因。

所以,當前的國企改革,就迫切性來說,與10年或20年前已經不能同日而語。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