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磊:請注意 日本央行要瘋狂買股票了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8-02 11:30
日本央行要當藍籌企業「大股東」
今年2月16起,日本央行開始實施負利率(銀行間),成為亞洲市場首個實施負利率的國家,而後日本市場整個理財方式發生了重要的變化。由於更多的人擔憂「未來存款利率可能為負」,日本民眾着急把錢從銀行取出來,「保險櫃」的銷量大增。據日本產《產經新聞》報道,在2月15日至21日一周間,商家的保險櫃銷售量較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5倍。
另外,上半年日元的升值並沒有打消市場對負利率的顧慮(今年上半年日元對美元匯率升值了15%),日本民眾對黃金的避險需求重燃。 據日本最大黃金零售商田中貴金屬工業公司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黃金銷量同比增加30%,整個日本市場黃金交易量增幅明顯。
周五(7月29日),日本央行會議宣布維持利率-0.1%不變;維持量化質化寬松(QQE)規模在80萬億日元;擴大ETF購買規模到6萬億日元(現為3.3萬億日元);將美元貸款計劃規模擴大一倍,至240億美元。
這個看似非常平淡,且沒有超出市場預期的消息,並沒有給市場帶來多大的變化,日元匯率有所波動,但很快恢復了平靜。不過具有一定思考和辨識能力的投資者,應該知道日本央行在正在進行的舉動,其中隱含的重要信息,是足以顛覆全球投資者想象力的。
日本央行雖然維持負利率水平不變、維持量化寬松規模不變,但擴大了ETF購買規模,以及擴大了美元貸款。這意味着什麼呢?
此前,日本央行憑借其購買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已躋身日經225指數約90%成份股的前10大股東之列。假設其他大股東按兵不動,如果日本央行按目前的規模購買ETF,那麼到2017年底,日本央行將可能成為約40%的日經225家成份股公司的最大股東(看好了,是最大股東)。如果未來繼續加大購買規模,其可能成為其中約90%公司的最大股東。
投資者可以盡情的想象一下,這將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不過中國市場好像對此並不陌生,去年證金公司籌款救市一度把自己弄成了50余公司大股東。只是兩者所處的階段不同、主導者不同、背景不同、目的不同,邏輯也不同,形成的影響和退出的方法可能也有很大不同。
日本對出口的重視值得中國學習
至於美元貸款規模擴大,其目的依然是幫助日本企業的海外擴張,降低日本企業的海外融資成本,增加日本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也就是說,日本央行一方面在國內間接大規模購買諸多企業股票,一方面給金融機構放出美元,刺激和鼓勵金融機構將美元低息貸給日本企業(目前日本企業的融資成本本身就比中國企業的融資成本低至少1.5個百分點)。
日本央行的舉動,意味着日本刺激經濟的方式聚焦在了企業層面。
直接購買國債和持續擴大負利率水平來刺激國內消費的措施已無法起到很好的效果(這一點中國值得警惕),通脹目標遲遲難以實現,且面臨更大的輿論和市場壓力。
未來看,購買國債和下調利率已經不是日本央行的主要工具,購買股票和刺激企業海外擴張才是。近日跟譚雅玲錄制節目,譚老師的一個觀點是,出口才是中國經濟的本質。日本似乎比中國更明白這一點。
美國有一百個理由繼續推遲加息
在我的關注層面,全球央行的寬松貨幣政策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降准降息,第二個階段是大規模量化寬松,第三個階段是負利率,第四個階段是直接買企業債和股票。同時相互疊加。日本和歐洲已經走到了第四個階段,中國目前正經歷第二個階段。
除了日本,美聯儲作為全球唯一一個處在加息通道當中的大國央行,其政策也在發生着明顯的轉變。本輪美聯儲加息的謹慎程度前所未有,謹慎到什麼程度呢,自去年末加息至今,已經過去7個多月,這在美聯儲所有加息周期當中沒有出現過。
從以往來看,美聯儲一旦啟動加息周期,首次加息跟第二次加息之間最長不會超過3個月,這次是超過了7個月,如果今年9月再不加息(事實上加息的可能性非常低),就超過了9個月。假設美聯儲選擇在今年12月份加息,那麼完全可以算作是新的加息周期了,很多因素都已發生改變。
美國經濟增速一季度只有0.8%,上修之後也只不過1.1%。二季度剛剛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二季度GDP年化環比初值1.2%,遠差於預期的2.5%,美聯儲加息的依據進一步減少。
美元加息預期的降低,其對非美貨幣市場的推升將重新出現。上半年整個投資市場的亮點,除了黃金價格的大漲,另外一個就是日元的升值。幾個月前,我在《美元多頭的小船說翻就翻》一文中重點推薦過日元,目前看,日元的升值周期實際上還沒有結束。
在外匯理財方面,投資者還需要跳出一個誤區,匯率的波動,是相對價格的波動,利率狀況並不能決定價格波動趨勢。
目前看,日元雖然處在負利率區間,但日本市場有比較優勢,相比面臨「脫歐」不確定性,以及銀行業債務問題突出的區域貨幣英鎊和歐元,在非美主要貨幣當中,日元更招人「待見」。
黃金投資圈內保守、圈外激進
美國二季度GDP公布後,黃金上漲了超過1%。目前黃金市場出現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就是圈內的諸多分析師認為黃金投資需求占比過重,而實體消費需求下滑,牛市行情存疑。
相比來說,黃金行業之外的諸多分析師都明確開始看漲和推薦黃金,包括海通證券(600837,股吧)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林采宜,以及方正證券(601901,股吧)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等。
林采宜跟我認識多年,上周金價觸及1315美元的時候,林老師還跟我說金價是不是已經階段性觸底了,我當時說短期有跌破1300的風險,目前看林老師對黃金價格的樂觀是正確的,反而我們圈內人變得保守了。
記得2011年的時候,諸多黃金分析師非常樂觀,而圈外分析師開始警示黃金價格的風險,事實證明圈內黃金分析師的樂觀是不理智的,而其他市場分析師對黃金的風險警示是合情合理的。
從這一現象可以看出,僅僅站在黃金單一領域去看黃金,雖然有縱深優勢,但未必能看得懂市場方向。這也是我為什麼在分析黃金價格走勢方面,更加關注股市、外匯,以及宏觀經濟層面的邏輯。去年末我在《2016年黃金市場將強勢回歸》一文中曾詳細分析了黃金市場面臨的中長期機遇,真正的依據來自貨幣市場。
目前,黃金受到外圍資產市場的關注,其引導和激發出來的投資情緒,可能要比預期的更大。
下半年繼續關注避險資產鐵三角
下半年中國市場關於經濟增長的預期不會改變,對企業盈利狀況的預期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觀,風險資產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尤其是地方債和企業債問題,加劇了市場的不確定性風險。投資者除了追逐部分業績突出的股票之外,更多的應該是保護資產,從追逐高收益回歸到保守的保值層面。
說到保值,我的建議是下半年國內投資者要放棄幻想,如果持有的股市、樓市、人民幣現金資產占比過重,風險系數會增大,在逐步降低三者持有總額的同時,擴大對國債、日元和黃金的配置。
實體回報率下降對國債市場走牛提供了基礎,貨幣寬松預期存在,投資國債目前看幾乎沒有系統性風險;日元依然處在「升值」通道當中,持有日元可同時規避美元匯率走低和人民幣貶值風險;黃金則從中長期能夠對沖掉諸多國內外各種突發狀況帶來的不確定性。
財經專欄作者,黃金錢包首席研究員 肖磊
- 供應風險與需求疲軟拉鋸 油價短線震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