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帶「卡帶」何時休?
鉅亨網新聞中心
路由器版本過低、帶寬配置不夠靈活、物業潛規則以及運營商之間的互聯互通等問題,是阻礙寬帶暢通的「攔路虎」
相關報道報告顯示中國乘客對空中寬帶需求創新高 我國光纖寬帶用戶比例年底有望躍居世界第一 國際電信聯盟:2020年寬帶覆蓋90%農村人口 中移動318億收購鐵通 發力固網寬帶業務 寬帶接入業務試點開閘 蘇寧今日正式獲批 國辦:加快高速寬帶建設推進網絡提速降費 民營寬帶如何從壟斷運營商中「虎口奪食」 民營寬帶怎麼玩? 記者覃敏在央廣談中國電信寬帶殺到農村 中國電信寬帶殺到農村
【】/火線評論(記者 覃敏)近日工信部公布了一組數據,稱截至2016年5月底,中國固定寬帶平均接入速率從2015年底的20.5Mbps提升到29.5Mbps;光纖到戶的用戶數達到1.8億,占寬帶用戶比例的66.4%。工信部現在已經開始將光纖改造和寬帶戰略實施重點轉向廣大農村地區,一再強調國家對通信基礎設施的重視程度,重提五中全會將「通網絡」和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扶貧放到同等重要位置的精神。
這些方向和措施無疑都是正確的。但是寬帶建設非但要重規模、重覆蓋,還要重視質量和市場監管。多年來,中國寬帶市場在運營商和各地大大小小的接入商不斷競合的角力中前行。運營商擁有骨干網、掌握着國際出口資源,民營寬帶公司或一些個體則搞定物業、擁有「最後一公里」的接入網,兩者各據一端而相關政策又被無視時,網絡「卡帶」是居民的「家常便飯」。
近期,記者接到多樁關於寬帶卡帶的新聞線索。在北京天通苑、潘家園、望京等地居住或工作的人士向記者抱怨網絡差、網速慢:「8M寬帶,慢得打不開網頁,只能盯着屏幕看那個圈兒轉呀轉」「一天中有半天上不去網,只能用4G開網頁,那個流量嘩嘩地流呀,真心疼」「想換聯通寬帶,結果客服說網絡不覆蓋」......類似情況也在廣州、深圳、長沙等多地出現。某深圳寫字樓一位寬帶用戶說:每次看着網頁上的圈打轉,感覺自己都像在練坐禪。
我們的寬帶到底怎麼了?寬帶「卡帶」幾時休?
實際生活中,引發寬帶「卡帶」的原因五花八門:路由器版本太低、使用時間過長、發熱掛死甚至路由器放置的位置,都可能導致寬帶在某個時刻突然「卡帶」。一位地市級民營寬帶公司高管告訴記者,用戶寬帶故障報修,60%都是路由器有問題,還有一些是路由器密碼設置錯誤或記不清密碼造成。
用戶端問題容易解決,怕就怕一些問題不在用戶端的「卡帶」。
一方面,一些無資質的個人、團體與物業形成利益捆綁,壟斷小區接入網。在北京就有這樣的案例。在北京國貿、建國門等繁華的中心區,有幾處商用寫字樓就被民營寬帶壟斷,運營商只能與物業指定的民營寬帶公司簽協議,由其代理服務。民營公司敢於挑戰國有通訊運營商的壟斷性市場地位,本是市場樂見之好事,但問題在於後來者必須以更好的軟硬件服務來刺破壟斷者的痛點。然而事實恰恰相反,這幾個被民營公司「圈占」的寫字樓,用戶對寬帶服務怨聲載道,卻無法「用腳投票」,做其他選擇。
住建部、工信部、國家質檢總局等多部委曾多次發文規范小區寬帶,譬如《住宅區和住宅建築內光纖到戶通信設施工程設計規范》明確要求:住宅區內光纖到戶通信設施設計,必須滿足多家電信業務經營者公平接入、用戶可以自由選擇電信業務經營者的要求。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現在很多小區寬帶、寫字樓寬帶仍存在「局部壟斷」的問題。
另一方面,運營商壟斷上游寬帶資源,民營公司需要從運營商處批發帶寬。由於帶寬批發價格未形成良好的市場機制,有時甚至與市場嚴重倒掛,民營公司成本壓力大,要麼利用運營商管理漏洞購買黑市帶寬,要麼用有限的帶寬供給用戶。有限帶寬供給用戶,相當於原本流量只能是100輛車的馬路卻跑了1000輛車,網速自然變慢;黑市帶寬雖能救一時之急保證用戶網速,一旦被運營商查處,斷網的後果最終還是用戶買單。
在核心網絡側,考慮到電信行業的網絡安全、規模效應及布網成本,放開骨干網建設並不現實。在網絡接入側,破解物業與某些利益團體的「潛規則」同樣難上加難。最好的辦法是上游擁有若干家骨干網運營商互相競爭,下游放開,允許民營寬帶參與接入網市場,政府相關部門制定可行的規范切實促進上下游的緊密合作、無縫銜接,在市場的作用下優勝劣汰、良性循環。
顯然當前運營商和民營公司之間仍有許多環節需要改進。一個典型的環節是,用戶集中使用網絡、寬帶流量劇增時,運營商可以靈活調度帶寬資源,民營公司則基於購買帶寬限制處於被動地位。比如,小區平日帶寬使用量約為1G,周末帶寬使用量劇增到1.5G,而一般帶寬按月購買,民營公司為了節省成本可能只買1G帶寬,到了周末就會「卡帶」。若運營商與民營公司後台打通,民營公司可靈活購買帶寬,調劑峰谷,有助於緩解「卡帶」現象。
這樣的良性互動需要運營商放開上游壟斷,需要各相關部門合力促成。從各部委層面,埋入光纖需要在道路上開溝打洞,交通部是否願意以合適的價格提供給電信企業使用?小區物業現在對寬帶入戶收取少則十幾萬、多則幾百萬的買路費,住建部願不願意花大力氣進行監管以保證多家運營商或民營公司接入?運營商帶寬批發價格如何根據市場浮動調整以及如何保證對不同的民營公司價格公平,工信部、物價局能否有切實可行的監管措施?
現在,全球進入信息時代,信息即生產力。但目前中國的寬帶速率絕算不上世界前列。據全球CDN公司 Akamai數據,2015年第四季度,全球平均連接速度5.6M,平均峰值速度32.5M。中國平均連接速度4.1M,落後於韓國、日本、瑞典,排在全球89位。即便按寬帶發展聯盟最新發布的《中國寬帶速率狀況報告》,2016年第二季度,中國固定寬帶網絡平均下載速率為10.47M,較韓國26.7M、瑞典19.1M的平均連接速度仍有差距。
中國應切實將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戰略落到實處。「寬帶中國」戰略要求,到2020年,中國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達到70%,3G/LTE用戶普及率達到85%,行政村通寬帶比例超過98%。城市和農村家庭寬帶接入能力分別達到50Mbps和12Mbps,發達城市部分家庭用戶可達1吉比特每秒(Gbps)。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相關部門互相協同、積極配合,上到規劃、建設,下到寬帶入戶、投訴監督,每個環節都不能落下,而核心還是要用市場機制和手段來提升電信基礎的服務質量。
來源: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