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基金

西方制裁只是表象 俄羅斯經濟崩潰另有真相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1-11 10:01


大多人將俄羅斯經濟崩潰原因歸咎於西方制裁和國際油價的暴跌。國際觀察員角卜升認為,其實俄羅斯經濟走弱其實有其更深層更重要的原因,也是俄羅斯經濟面臨崩潰的最大真相,這個原因決定了俄羅斯經濟的走弱的必然性:人口資源。西方制裁和國際油價只不過是導火索。這一觀點值得關注。

29日,美國紐約、英國布倫特原油盤中暴跌3%,美油跌破53美元,布油跌破58美元,雙雙更新2009年5月來新低,為兩周來首次創近年新低。


當天,盧布也創下半月來最大跌幅,開盤報價為53.47,最高跌9.5%至58.91。今年以來,盧布兌美元已貶值近45%;俄羅斯外匯儲備現已降至4160億美元,與去年相比減少了21%。這還不算,俄羅斯經濟似乎面臨惡化的悲劇命運。

大多人將俄羅斯經濟崩潰原因歸咎於西方制裁和國際油價的暴跌。但其實俄羅斯經濟走弱其實有其更深層更重要的原因,也是俄羅斯經濟面臨崩潰的最大真相,這個原因決定了俄羅斯經濟的走弱的必然性:人口資源。西方制裁和國際油價只不過是導火索。

俄羅斯是個什么樣的國家呢?俄羅斯聯邦,通稱俄羅斯或俄國是由22個自治共和國、46個州、9個邊疆區、4個自治區、1個自治州、3個聯邦直轄市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

俄羅斯位於歐亞大陸北部,地跨歐亞兩大洲,國土面積為1707.54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

在自然資源上,俄羅斯有著得天獨厚的巨大優勢:羅斯是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自然資源最豐富的國家,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自然資源幾乎能夠完全自俄給的國家。俄羅斯已經探明的資源儲量約占世界資源總量的21%,高居世界首位。 這讓其他國家很羨慕,也包括美國在內。

而同時,俄羅斯也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國家之一。2013年俄羅斯預測其國家人口數為1.44億。

據2010年俄羅斯人口普查,俄羅斯人口的平均密度為每平方公里8.3人,不到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四分之一。不僅如此,俄羅斯人口的地域分布也極不平衡。 人口最密的莫斯科市和莫斯科州的平均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近400人,而在人口密度最小的楚克奇自治專區人口的平均密度僅為每平方公里0.01人。人口分布不均,致使人力資源的分布出現嚴重失衡,對俄羅斯地域經濟發展極為不利。

而世界卻發生著與俄羅斯“對著干”的事情。俄羅斯擁有優勢的資源在越來越便宜,俄羅斯缺少的人力卻越來越昂貴。

雖然本次,世界上演一路暴跌的好戲。但長期來看,油價走弱並非偶然事件。其實,背后根本因素是石油資源其實越來越豐富,而非人們想象的那樣面臨枯竭。

如果沒有新的儲量發現,按當前開采速度,石油會在54年后枯竭,但是這個數據完全不靠譜啊。在1980年的時候,有預言說石油資源會在32年后枯竭(也就是2012年),結果呢,石油產量還是很充足,連沙特等石油產油大國都舍不得減產。

雖然石油開采量不斷增加,但石油探明儲量的增加速度總體卻快於開采速度。而且,如“頁岩油氣、太陽能”等石油替代能源也在加速開發,未來會進一步打擊油價的上升。油價的趨勢是越來越便宜。

所以,真相是長期來看,全球自然資源的價格幾乎都是下降的。相比之下,隨著各國工資和收入水平的上漲,人力資源的價格則在不斷上升。未來,人力勞動力最值錢。

也就是說,全球自然資源越來越便宜,勞動力越來越珍貴。這才是俄羅斯經濟面臨的最大危機。

根據數據統計,2012年俄羅斯超過半數的成年人受過高等教育(也就是念過大學),這個比例居世界首位。所以俄羅斯的最大問題不是人口素質,而是人口規模不夠,人口密度太小。

自20世紀初至今,俄羅斯先后爆發過4次以數量急劇萎縮為標志的人口危機。第一次危機發生在1914—1922年,起因是“一戰”和國內戰爭,人口 損失超過200萬。第二次危機發生在1932—1933年的大饑荒時期,嚴重的自然災害和錯誤決策導致成千上萬人非正常死亡。第三次人口危發生在“二戰期 間”(1941—1945年),由蘇德戰爭引發的。蘇聯雖然贏得了戰爭,卻付出了2700萬人口的高昂代價。

目前正在發生的這場俄羅斯人口危機是俄羅斯第四次人口危機,發生在蘇聯解體以后,持續時間較上述三次危機都要長,到現在已經二十多年了。

這次俄羅斯人口危機最重要的表現就依然是人口銳減。20多年來,俄羅斯人口一直處於負增長狀態,總數從1992年的1.48億下降到2013年的1.43億,這其中還包括每年數十萬的外來移民。有人玩笑說,俄羅斯人口的減少速度相當於幾天就打一場“第二次車臣戰爭”。

近年來俄羅斯人口老齡化風險加劇。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02年超過勞動適齡階段的人口在俄羅斯國民總數的比例為21%,而到2010年這一數據上升到22%。到2013年,俄羅斯一些地區老年人口比例已經接近28%。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人力資本越來越稀缺和珍貴,自然資源反而相對越來越便宜。自然資源增加值占人類創造財富的比例在過去60年來持續下降,目前已經不到5%。

比如一個2000元的手機,里面的銅、鐵、硅等值不了多少;一輛價格20萬元的轎車,里面的鐵和橡膠值多少錢?一套價格500萬元的房子,其中的石塊、水泥、材料才值多少錢?至於房子所含的地價完全是因為人口在城市集聚所帶來的價值。

再考慮一下各種服務,比如去醫院做一次手術,去電影院看一場電影,去外地進行一次旅遊,耗費了多少自然資源?這個比例非常低,它甚至遠遠低於交易成本。

比如,一個手機2000元的最終售價中,交易成本,包括融資、零售等可能有好幾百元,這些人工價值遠遠高於手機所含的自然資源的價值。

正是由於人口聚集所帶來的交易成本節省,整體上會大於自然資源的價值。比如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一帶人口稠密地就是中國最發達地區。如果打破國界的屏障,富裕的國家也會是人口集中地,其人均資源也會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因為人口才是最重要的資源。

在1980年代,蘇聯總人口略多於美國,雖然科技水平較低,卻在軍事和政治上可與美國爭鋒。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繼承了前蘇聯76%的土地和51%的人口。盡管面積依然比美國加歐盟還大,但不到美國一半的人口讓俄羅斯國力遠遜於美國。

此外,烏克蘭的疏離對俄羅斯傷害最深的還是人口的損失。如果俄羅斯能增加相當於烏克蘭的4500萬人口,那近1.9億人口的俄羅斯會比現在的俄羅斯和烏克蘭相加更強,且內部還不存在語言和認同的差異。

為了增加俄羅斯人口,政府正想各種辦法鼓勵生育。

俄羅斯從2000年中期開始關注人口問題。“母親資本”法律在2007年生效。國家為第二個和以后孩子的出生提供相當大筆資金補助(現在它將近為 13500美元,用於改善住房條件,孩子的醫療教育方面或納入母親的養老金賬戶。

此外,生育三胎后,家庭將按當地的的人口稠密情況免費得到面積為 1000 -- 1500平米的土地。此外,孩子出生后三年內,媽媽可以留在家中照料,並保留自己的工作位置。值得一提的是,在俄羅斯也有稅務優待。對未成年兒女的父母實 行稅前扣除--部分工資不納稅。

所有這些措施都帶來到了良好成果。俄羅斯已兩年人口穩定增長,盡管幅度還不大。在上世紀90年代人口低谷之后,這是國家旨在增加出生率的政策的重要成果。

遺憾的是,其他國家夢寐以求的人口規模優勢卻在中國被當成劣勢來消減。現在俄羅斯的生育率為1.7左右,仍在大力鼓勵生育;而中國的生育率不到1.3,仍在嚴格限制生育。

這種優勢可以說是一個國家在自然發展的過程中幾乎是可望不可及的美夢,但中國的人口政策卻在竭力把這種優勢在短短幾代人中消滅殆盡。

中國即使2015年完全放開生育,如果鼓勵生育不成功,人口從2040年開始,中國的年均減少幅度為1%以上,衰減速度是每十多年就將減少一個俄羅斯。

所以,人口資源才是俄羅斯經濟面臨崩潰的“罪魁禍首”,未來,如果不增加人口資源,俄羅斯經濟發展難以實現絕地反擊。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