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央行貨幣寬松遭徹底封殺 債市大跌幾成定局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7-13 12:20


和訊網消息 日前,國家統計局公布經濟數據顯示,通脹微跌重回「1」時代,主流意見認為三季度將是「松貨幣」窗口期。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對此撰文稱,6月CPI超市場預期,疊加洪水因素,完全封殺了CPI降至1.5%以下的可能,也徹底封殺了央行的貨幣寬松空間,降息和下調逆回購利率幾乎不可能。此時穩增長將會通過「寬財政」和「中性信用」,債市將顯著回調,價格下跌、收益率上行也將成為必然。

鄧海清分析,雖然7-8月CPI可能繼續回落,低點或在1.8%,但不會出現趨勢性回落,而這一回落也是由於去年同的高基數,9月CPI重新快速上行至2%以上。中國經濟將企穩回升,房地產保持平穩增速,固定資產投資回升,服務業和新消費大發展。除非中國經濟發生危機,否則按照過去的線性外推預期經濟仍將下行的思路是錯誤的。


從美國次貸危機後美聯儲的一系列動作得出經驗,「寬貨幣、緊信用」並非美聯儲的意圖,相反,美國央行拼命放水,但是企業不願意要錢,銀行既貸不出去也不願意貸,才導致了被動的「緊信用」局面。這並非央行希望看到的,因為這實際上是貨幣政策傳導的失效,即央行貨幣寬松沒有真正進入實體經濟。

因此,鄧海清認為,中國在穩增長進程中,不會通過「寬貨幣」,政策組合應當是「中性貨幣、中性信用」。而「中性信用」意味着社融不會像5月那樣銳減,「資產荒」將不復存在,給債市帶來調整壓力。

事實上,通過行政手段實現「寬貨幣、緊信用」,結果必然是有加槓杆空間的民企拿不到錢,民間投資繼續惡化,債務率高企的國企繼續加槓杆。鄧海清表示,民企是2014年以來去槓杆最為積極的部門,其存在一定加槓杆的空間;相反,國企債務不降反升,如果廣義信貸規模嚴格限制,國企因其天然的信用優勢能夠優先拿到資金,結果是國企部門繼續加槓杆。這既與政策層希望刺激民間投資相違背,也與希望國企去槓杆相違背。

不過,鄧海清認為,由於外匯占款投放基礎貨幣已經趨於零,因此降准投放貨幣的可能性無法排除。但是,即使未來央行因對沖外匯占款而降准,只要沒有導致貨幣市場利率中樞下降,就意味着央行並無貨幣寬松的意圖,對於債券市場就只存在短期情緒利好,實質影響應當是中性的。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