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廣宇:供給側改革重啟動力 資本與創新雙翼護航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7-10 10:00
和訊網消息 7月9日,新供給2016年第二季度宏觀經濟形勢分析會在上海舉行,會議由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主辦,和訊網作為特邀媒體全程報道。
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理事會副理事長、華軟資本董事長王廣宇在致辭中表示,中國經濟放慢有多重原因,當下不能片面注重實業和商品層面的改革,或是貨幣及經濟政策的改革,也應該思考包括社會發展目標如優化環境和改善民生,以及制度層面的改革。相比當下,目前財政收入占GDP的比例處於歷史高位,而居民家庭收入占GDP的比例全世界最低,內需不足以及民營經濟的發展空間受到擠壓,是經濟增長放緩的最重要原因。未來供給側改革重啟動力,有效率的資本和真正的技術創新,是經濟長期增長的雙翼。
以下為實錄:
《供給側改革重啟動力,資本與創新雙翼護航》
王廣宇:各位嘉賓,大家早上好!
非常高興參加《2016年第二季度宏觀經濟形勢分析會》,我是華軟資本的王廣宇。結合本次會議主題,簡單談兩點看法:
第一是應該結合環境變化,思考經濟增長放緩的深層次原因,思考有質量的經濟增長動力何在?二季度以來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發生了很多變化。一是商品價格波動幅度非常大,基本上漲價的商品都是由於供給層面出現了顯著的變化,這些問題一旦出現,在短期內不太容易解決。二是寬松貨幣政策的預期進一步增強,導致了這一輪從股市、債市到商品價格的普漲。這其實是一個悖論,寬松貨幣本來是想推動經濟增長,但是其實只會帶來價格上漲,而過去幾年漲得是金融資產價格,而今年漲的是實物商品價格。三是資本跨境流動和人民幣貶值問題。新興經濟體在資本流動上常常「先天不足」,容易受到發達經濟體政策外溢效果的沖擊,中國從2014年起資本項目出現逆差,資金流出壓力加大,外匯儲備由3.98萬億美元跌至3.2萬億美元。近期情況已經穩定下來,但人民幣匯率的貶值預期還是很強,目前的政策是在合理水平保持穩定,未來資本流動在加速,匯率會不會一步調整到位?
經濟放慢有很多原因,我們需要思考的是,不能片面的注重實業和商品層面的改革,或是貨幣及經濟政策的改革,也應該思考包括社會發展目標如優化環境和改善民生,以及制度層面的改革。相比當下,目前財政收入占GDP的比例處於歷史高位,而居民家庭收入占GDP的比例是全世界最低的,內需不足,民營經濟的發展空間受到擠壓,這是經濟增長放緩的最重要原因,值得深思。
第二是堅定推動資本市場改革,促進創新和創業的質量提升。
很多人都注意到,最近幾年,中國的投資效率非常低效,無論是基礎設施投資、企業項目投資,還是金融資本的回報,效率下降得非常厲害。近年來投資主導型的增長模式逐漸失去了動力,固定資本產出效率和企業回報率雙雙下滑。按照麥肯錫的預測,雖然現在官方公布的不良貸款率只有1.7%,但2019年可能升到15%。
一個重要問題是促進直接融資,推進資本市場改革。資本市場是一個系統工程,融資功能完備、基礎制度扎實、市場監管有效、投資者合法權益得到充分保護,這些目標要長期堅持做都。資本市場作為直接融資的重要載體,參與者眾多、影響面廣,並與其他金融領域交集越來越多,穩定運行直接關系到經濟金融發展全局。
要讓資本市場更好更穩定地服務實體經濟,首要任務就是要夯實基礎,支持和促進上市公司的發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優化信息披露,完善公司治理,推進並購重組市場化改革,強化市場的優勝劣汰功能。讓市場成為決定性力量,促進市場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理念的形成。
中國資本市場已經充分肯定了科技革命的前景,A股給予所有科技概念股以超高市盈率。一大波機遇已經襲來,共享經濟、大健康、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智慧城市、石墨烯、充電樁等,無數資本都瞄准了這些新興經濟。我們應該重視科技創新,但是不要迷失於技術概念炒作;提倡理性創業,但是不要沉迷於尋找風口和做豬。
台風會來,也會走。要飛的高飛得好,還是需要動力、需要翅膀、需要遠見。資本會趨於冷靜,創業要回歸理性,燒錢不應該被視為終極捷徑。期待更多優秀人才從事顛覆式創新,改變人們工作生活的方式,提供高效便捷的解決方案;為企業發展帶來活力,激發出巨大的生產力。有效率的資本,和真正的技術創新,是經濟長期增長的雙翼,讓我們為此而不斷努力。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在洪琦理事長和賈康院長的帶領下,在各位專家學者的支持下,從供給側提出了政策上、制度上、學術上的研究建議。再次預祝這次二季度宏觀經濟形勢分析會在上海舉辦圓滿成功,感謝各位的蒞臨,感謝付出努力的同事們。
謝謝!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